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世变木瓜     
小容 《八小时以外》2014,(10):117-117
读丰子恺,他说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是个活得最像人的人。近读《草枕》,深有同感。 许多人把夏目漱石的这部作品归于小说类,其实,它更像是一篇长随笔。他用小说家的笔法时时勾着你往下读,但你不舍得一气读完,你得慢慢消化俯拾即是的长短美文。  相似文献   

2.
如果有一天,你在阅读经典时偶遇一只猫——一只会对主人说三道四的"猫",那么,你将走进一个"与猫共舞"的文学天地。这只猫的主人,就是被日本誉为"国民作家"的夏目漱石。【作家简介】夏目漱石(1867—1916年)原名夏目金之助,笔名漱石,取自"漱石枕流"(《晋书·孙楚传》)。在文学创作上,夏目漱石属大器晚成,38岁才发表处女作《我是猫》。  相似文献   

3.
夏目漱石的文学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个现象:主人公都设定在父母亲缺失或者淡漠的亲情观里。这与夏目漱石自身缺少关爱的童年,以及对家庭的理解、对亲情的具体体验密不可分。通过解读这种亲情观,可以更好地把握夏目漱石文学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界的一座高峰,创造了众多优秀作品。《心》是夏目漱石后期的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其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个人主义思想,文中充满了对极端利己主义的批判。本文通过对《心》的解读,研究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梦十夜》是夏目漱石1908年在《朝日新闻》上连载的作品,也是夏目漱石少有的幻想性文学著作之一。其中《第一夜》《第五夜》《第九夜》以梦境的方式分别讲述了三个不同的爱情故事,在控诉社会环境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夏目漱石对爱情的诠释。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这三个梦境来展示夏目漱石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6.
研究夏目漱石与禅结缘以及他的两次参禅经历。重点分析《我是猫》《草枕》《门》等作品中的禅语与禅宗典故,解读其汉诗中的禅语与禅境。禅宗思想对夏目漱石的人生与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增加其作品的思想性。晚年的夏目漱石明确表示想要通过修行来得悟,可以说,夏目漱石是一个虔诚的禅修行者。  相似文献   

7.
深具野心的我,要让100年后的人们来解开这个谜。——夏目漱石100年前,41岁的夏目漱石写下绮想缤纷、诡异唯美的《梦十夜》,因内容的离奇诡异,而备受青  相似文献   

8.
写作特点包含着每位作家的创作倾向、写作的主题思想和他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是否突出和独特,是作品能否成功和作家能否成名的关键所在。夏目漱石是日本批判主义文学的开创者,也是世界著名的批判主义文学大师,他的批判文学的写作特点十分突出和独特。本文将首先简介夏目漱石及他的批判文学;然后从五个方面分析和论述夏目漱石批判文学写作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我是猫》与《狂人日记》表现手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与鲁迅的《狂人日记》这两部作品在艺术构思、批判现实主义、叙述者的选择三方面的相似比较,又通过对鲁迅对整个外国文学的态度进行历史性、概括性的考察,以及鲁迅在创作《狂人日记》前是否读过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的考察,从而提出鲁迅在写《狂人日记》时,在艺术构思、批判现实主义及叙述者的选择上是很有可能受到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的影响与启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梳理日本国语教科书中夏目漱石文学教材化的历史,考察战前战后日本国语教科书中收录的夏目漱石文学作品的变迁,探讨夏目漱石文学作品教材化的意义和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1.
雨霏 《中文自修》2006,(12):10-12
如同我们的人民币上会出现人像一样,在日元上,你也会发现一位日本人的头像。他不是国家元首,也不是金融巨子,但他的名字在日本却是家喻户晓。 他,夏目漱石,一位普普通通的作家,但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读过他的作品,他被公认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大器晚成的夏目漱石因为小说《我是猫》而崭露头角,就让我们化作他笔下的那只猫,走进他一部部美妙而深刻的作品,走进他盏名之下鲜为人知的冷暖人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留日时期(1902—1909)的鲁迅格外倾爱于夏目漱石。通过对夏目漱石早期作品的分析以及时他与鲁迅的思想和文艺观的比较,可以寻找到两者的共鸣点,即鲁迅对夏目漱石提出的现实主义文学观以及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深刻批判和对日本前途命运寄予的极大关注产生了共鸣。  相似文献   

13.
夏目漱石是日本著名作家,被日本人民称为"国民大作家"。在文明开化与自我苦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夏目漱石,就其思想变化历程而言,是十分痛苦的。绮想缤纷、诡异唯美的《梦十夜》便以一种看似不着边际的构思和精妙的语言反映了夏目漱石对本土文化的深沉热爱与绝不舍弃之情,以及对盲目全盘西化的批判。在彷徨与苦闷的文字中,寄托了作者期盼近代化的成功和对本土文化的坚守。  相似文献   

14.
夏目漱石是日本著名作家,被日本人民称为“国民大作家”。在文明开化与自我苦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夏目漱石,就其思想变化历程而言,是十分痛苦的。绮想缤纷、诡异唯美的《梦十夜》便以一种看似不着边际的构思和精妙的语言反映了夏目漱石对本土文化的深沉热爱与绝不舍弃之情,以及对盲目全盘西化的批判。在彷徨与苦闷的文字中,寄托了作者期盼近代化的成功和对本土文化的坚守。  相似文献   

15.
夏目漱石一生写有二百多首汉诗。他的汉诗受到许多中国古代诗人的影响,其中王维是对他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在王维和夏目漱石的诗中,“白云”的意象都很多,本文就试图从“白云”这个意象出发,来探讨夏目漱石对王维的接受。在王维的诗中“白云”是隐居生活的象征,进而也是一种宁静心境的象征,同样在夏目漱石的汉诗中,也有很多“白云”的意象,而且其中很多汉诗的意境与句法都与王维的诗相似,以此来表现一种宁静的心境或者对宁静心境的向往。  相似文献   

16.
《明暗》是夏目漱石去世前的未完成之作。作者运用现实主义手法 ,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独立意识和鲜明个性的女性阿廷 ,而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对个人的不幸、社会的不公感到不满的男主人公小林的艺术形象。作品结构的巧妙和描写的致密程度都是无与伦比的 ,可谓夏目漱石创作的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吕铎 《黑河学院学报》2022,(12):101-103+134
日本夏目漱石的作品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深远,其早期短篇小说《梦十夜》,标志着其作品开始由初期的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战后日本学界掀起了对于《梦十夜》的研究热潮,随后中国学术界也开始了对《梦十夜》的相关研究。其中,第三夜以明治时期为创作背景,表达了夏目漱石对日本盲目西化的批判,同时也体现了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矛盾心理。以吴鸿春译本、张秋明译本和李正伦、李华合译本为例,评价夏目漱石《梦十夜》第三夜的中文译本。  相似文献   

18.
由于大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满铁成立后,总部迁至大连,并在大连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殖民体系。为了向日本本土大力宣传"满铁"的功绩,时任"满铁"总裁的中村是公邀请夏目漱石参观满洲,夏目漱石的第一站就来到了大连。回国后夏目漱石将此次满铁之行写成游记《满韩漫游》,本文跟随《满韩漫游》中夏目漱石的目光与感受来还原满铁时期的大连。  相似文献   

19.
老舍与夏目漱石在中国和日本都是有着不可替代位置的文学巨匠,同时二人又都是深谙笑的艺术的幽默大师,通过对老舍和夏目漱石经历、创作及文艺理论的平行比较,找出二人幽默艺术的相通之处,重点在于审视异中之同,同中之异亦有论及。  相似文献   

20.
鲁迅和夏目漱石是20世纪中国和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学家,他们分别是中日两国现代文学象征性的存在,尽管两位身处异国,并素未谋面,但他们借助文学表达国民性改造、启蒙民众的理想与初衷是一致的. 以鲁迅的《阿Q正传》和夏目漱石的《哥儿》为代表性文本,通过对二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文本细致研析,挖掘出其隐匿的丰富思想内涵,找寻出两位文学巨匠在创作上的异同,从而完成鲁迅和夏目漱石在跨越国界基础上的精神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