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当前,奇幻小说研究方兴未艾。在当代奇幻小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梳理了奇幻小说的文体界定、创作现状与批评历史;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力图对奇幻小说作一统观全局的观照,认为“禁忌“与“架空“世界是理解其主要特征及意义的关健,并指出奇幻小说不仅是在文学史上有其独特的意义,而且在人类思想史上也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列异传》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处理巧妙:其故事主要通过叙事学的预叙和概述的手法来实现叙事时间的转换,同时故事中虚构的鬼怪、神仙对人类生活的介入又造成了叙事空间的混杂。这种对时空的独特处理造就了小说的奇幻之美,也影响了小说及其它叙事文学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3.
王松近年来创作了一系列情节丰富、想象奇特的小说.这些小说在传奇叙事中悬置了知青历史的意识形态性,体现出对人性的深刻审视.作者凭藉叙述视角转换和叙述标记设置,使故事在日常与奇幻的演进中彰显出"传奇性"的张力.  相似文献   

4.
英国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代表之一,被世界文学理论家赞誉为"惊世之作"。小说通过独具特色的叙事手法为读者展现了一段跨越时间、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在小说叙事过程中,作者突破性地运用了预叙、倒叙、重复、停顿、省略等手法,让故事情节在有限时间内得以发展及完成。事件环环相扣、情节跌宕起伏,充分体现出作者独特、大胆的创作手法。结合《呼啸山庄》的叙事时序、叙事时距、叙事频率及中间叙事等特征,探析作者在小说《呼啸山庄》中的叙事时间特色。  相似文献   

5.
新状态小说是以"小型叙事"取代"宏大叙事",其叙事对象主要是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人,他们追逐金钱与物质、感官刺激与身体享受,深深地打上了欲望化都市生活的烙印,理念沦落,享乐主义蔓延。分析新状态小说叙事的时段,大多数文本都是写"当下",他们很少追溯历史,甚至也很少挖掘自我历史中埋葬的旧梦,他们的叙事一味说当下生活、当下情怀,罕有对时间厚度和历史深度的努力寻求。  相似文献   

6.
由于托尔金本身的宗教身份,《圣经》和基督教文化对其小说《精灵宝钻》《哈比人》有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土世界"的起源与犹太教的关系、小说文本叙事结构与《圣经》中U型叙事模式的关系、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善恶主题的表现几个方面,表达了托尔金的宗教立场和思想,是《圣经》和基督教文化在20世纪奇幻文学上的一大传承。  相似文献   

7.
纵观世界各国奇幻小说的创作,英国的奇幻小说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最能体现奇幻小说的文类特征。通过对英国奇幻小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综合分析,以期对其传统和创新进行阐释。英国奇幻小说是促使中国当代奇幻小说形成的主要力量,对中国当代奇幻小说的创作和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当代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的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举问鼎当年英联邦文学最高奖项布克奖,在世界文坛激起广泛讨论。本文从"平行叙事"和"预叙"的角度,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该文本的叙事特点进行解读,藉此揭示小说的思想内涵,还原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以期深入认识小说中对人性的隐喻及对人性的解构。  相似文献   

9.
亚历山大·仲马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家当中最为杰出的以为,其作品主要以通俗历史叙述小说为主,在四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当中大仲马通过大量的优秀作品被大众熟知。大仲马的作品不仅为法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还奠定了世界通俗历史叙事小说的基础。在大仲马的小说当中应用重复叙事、戏剧化的叙事、偏离建构历史、制造悬念的表现形式赋予了大量精彩的小说情节,提高了小说的趣味性,吸引了大批读者。从当前世界各国的悬疑小说和侦探小说叙事形式上看,很多小说中都藏有大仲马叙事手法的影子,而在大仲马所有的作品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三个火枪手》,本文对其具体的叙事手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吕璀璨 《考试周刊》2012,(44):18-19
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充满了"迷宫"叙事的盘综错杂性。通过"迷宫"这个核心意象,他把奇幻体的迷宫故事嵌入侦探框架中,叙事中的不断分叉造成小说扑朔迷离的阅读效果;通过精心设置的魔幻叙述手段,消除了传统小说文本中真实和虚构的分明的界线。这篇小说对时间和永恒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博尔赫斯把玄学思想化为了小说形式,影射了一个形而上的、抽象的"时间"主题。  相似文献   

11.
J.K.罗林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新世纪奇幻小说最为成功的代表作,体现了奇幻小说发展的新趋势。这一系列小说产生于英国后工业社会背景下消费文化语境中,得益于英国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在作品中处处呈现消费社会的典型形态。消费逻辑导致罗林的奇幻小说违背了传统奇幻小说的美学原则,呈现出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整体趋同的特征,这种特征也反映在了文本的具体情节形象当中。  相似文献   

12.
《冥报记》是初唐写佛教灵验异事宣扬佛法的一部著名小说。作品中的梦境叙述较多,奇幻色彩明显,且大多具有隐性特征,蕴含着深刻的叙事主题。小说巧妙地运用了圆转型叙事结构、叙事空间虚实转换、以小说异延结尾深化主题的形式构建情节上的合理叙事逻辑,在梦境构造方面为后世小说提供了重要的叙事范例。  相似文献   

13.
有意味的叙事时间设置一直是毕飞宇小说叙事艺术的独特之处。在小说中,毕飞宇巧妙地以弱化的、超越的、对峙的时间姿态和空白、静述、闲笔三种叙事时间节奏生动有力地展示人物性格,凸显叙述者对历史的思考和生命的体验,由此形成了毕飞宇小说有意味的叙事时间设置。  相似文献   

14.
陈莹 《文教资料》2008,(25):21-25
本文以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对时限的透辟阐析为理论依据,对<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叙事时限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讨论了作品中历史时间与小说时间交融的现象,同时忽略作品中大部分倒叙,从宏观上重新建构了小说相对完整的故事时间,从而大致反映了作品的叙事节奏.根据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关系,本文还从微观上分别探讨了作品中的五种叙述速度:概述、等述、静述、扩述与省略.本文认为乔伊斯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有意偏离叙事传统,制造故事与叙事的非等时,让主人公的心理时钟来调度小说突兀的时空转换与叙事节奏.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的“三玉”在叙事中形成三重世界,进而构成叙事的三重结构,这种写法是借鉴和发展了前代佛道两家的分形故事、灵怪和传奇类小说里的“梦遇”“离魂”创作手法。即人物形象在叙事里分为虚实两体,各在敷演故事,在小说里形成“两重形象、两重叙事”的格局。小说的这种写法可称之为“分形叙事”。  相似文献   

16.
在以小说叙说历史的传统中,作家常以主体一客体的关系模式为前提,将小说主体意识的叙述身位设定成为超越叙述对象的“通古今之变”的理性主体,而《九月寓言》采用被述世界自在的“感觉器官”的叙述身位,为故事带来了物候时间的叙事视野及其对这一时间形式特殊的叙事处理。一方面,这一叙事视野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淡化了故事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意识形态内涵,走向了历史的神话化;另一方面,对物候时间特殊的叙事处理,更在总体时间效果上消除了历史现身的形式,向神话发出了召唤。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要素包括叙事人称、叙事时间、叙事聚焦和叙事方式,这四个叙事要素在小说里的应用既表现为相互交织又呈现不断变换的状态.文章通过对海明威小说所具有的四个叙述要素进行具体的分析解读,以期增加读者对"叙事艺术大师"海明威小说的叙事特点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小说潮流的更迭演变体现为叙事话语的历史变迁。寻根小说推动了新时期小说叙事话语的历史变革,使其由当前客观性的社会话语向虚幻的历史与文化话语发展演变。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小说叙事话语变革的原因、寻根小说对新时期小说叙事话语的变革,以及这种变革对新时期小说发展演变的影响。从而认为,寻根小说在新时期小说叙事话语变革的过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鬼童叙事与血腥叙事构成了莫言小说残酷叙事的两大支柱,前者让莫言在对令人毛骨悚然的魁魅世界讲述中完成了对成人——儿童秩序的拷问和质疑,后者则委婉地承继了批判国民性的传统,完成了对国民性格中嗜血的残酷本质的揭露与批判。  相似文献   

20.
在幻神的文体特征构成上,幻文成为神魔小说特色的根源之一,追求奇幻神异变换的叙事与文字,使神魔小说在幻文过程中形成了以幻生幻、以虚养幻和借事造幻模式,而作者在叙事中的权威和叙述的超越,则突出了幻文的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