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密切。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和信息交流方式,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为了让外国人更好地通过电影来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近年来,华语电影中加入了很多本土元素,如,地区方言等。以电影《老炮儿》为例,探讨对北京方言部分的翻译理论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72):13-14
本文使用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电影《老炮儿》中的一段对白,借用语言学的独特视角对人物性格和剧情进行独特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电影《老炮儿》作为威尼斯电影节的闭幕影片,受到国际主流媒体的好评,其中字幕的成功英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译者充分适应字幕的翻译生态环境,从语言、文化、交际等三个维度进行适应性转换,尤其对其中大量出现的粗俗语,做出了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翻译,向国外的电影受众准确地传递了影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等信息。  相似文献   

4.
电影《老炮儿》对主人公六爷形象的塑造是不够鲜明的,性格中存在许多矛盾之处。具体体现在他对传统思想观念的留恋,却回不到过去,他对现代秩序质疑,又无法走出当下;他仗义疏财,蔑视金钱,重视友情、爱情、亲情,却处境窘迫,处处需要金钱来维系情感;他看起来成熟老练,却并不适应当今社会,始终是一个"未成年人"。电影杂糅了动作片、商业片、青春片、文化片的许多元素,显得表达含混,主题模糊。  相似文献   

5.
李馥言 《英语广场》2023,(17):21-24
《长津湖》自上映以来深受中外观众的喜爱。该电影在西方电影市场的成功与优秀的字幕翻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中西方文化以及语言的差异,外国观众可能会在欣赏中国影片时产生理解上的偏差。本文以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为视角,从层次转换和范围转换出发,研究电影《长津湖》的英译字幕,以期为国产电影字幕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的蔓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变化,也给电影内容带来了革新。在电影《老炮儿》中,全球化成了一种文化断裂的诱因。这种断裂是一种新老规矩的冲突,更是一种钱权与仁义的对立。影片紧紧植根于中国当下普通民众的生存,讲述了老炮儿们在面对全球化这一棘手问题所作出的选择和反应,真实地还原了老北京人骨子里的"侠义"精神。  相似文献   

7.
《老炮儿》作为近年来少有的关于北京题材的电影,可以称得上是2015年华语电影的良心之作,无论是在口碑上还是在票房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炮儿》是一部具有"北京情怀"与"大众记忆"的影片。试图回归电影本身,从电影的影片结构以及电影叙事学中的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孙胜难 《海外英语》2016,(4):194-196
采用Culpeper提出的不礼貌言语理论框架为基础,认为不礼貌也是一种交际策略,以电影《老炮儿》中主人公使用的不礼貌话语为语料,分析影片中不礼貌话语的体现及其语用含义,同时通过不礼貌言语的选择探讨其对人物塑造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卡特福德在1965年的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首次提出了翻译转换理论,他将翻译转换分为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本文以翻译转换理论为视角,对英剧《南方与北方》的字幕翻译进行深入分析,以探讨翻译转换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影视作品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传播媒介,承载着文化传播的重任,因此字幕翻译也成了保障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以卡氏翻译转换理论中的范畴转换为依据,从结构、类别、单位和内部体系四个方面分析电影《长津湖》字幕翻译中的难题,探索卡氏翻译转换理论在字幕翻译领域中的指导作用,以期为未来电影字幕翻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华谊兄弟出品、管虎导演的最新力作《老炮儿》2014年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首次发布会,导演管虎,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影片主演冯小刚、张涵予、许睛、梁静、刘桦及吴亦凡和李易峰超豪华全阵容亮相,正式宣布影片定档2015年12月24日上映。  相似文献   

12.
人物是故事的生命力,虽说这两年中国电影票房飞速增长,但让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电影人物不多。刚刚上映的电影《老炮儿》以其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成熟的银幕人物形象获得票房口碑双赢,尤其影片中冯小刚对"六爷"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为本片锦上添花。电影主要从人物性格塑造、人笺形象塑造、人物情境塑造、人物动作塑造四方面深度刻画了艺术人物,创造了"六爷"这一形象塑造中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3.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作家与诗人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本文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选取周绍丰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文学作品汉译中的应用。本文旨在探究如何从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个方面更好地呈现文学译本,以更好地借鉴和欣赏世界优秀文学作品和推动世界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牟桂英 《海外英语》2022,(15):25-26
《三体》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在国外大获成功的科幻小说,因此其本身和译本存在极高的研究价值,但鉴于其研究发展不足,尤其缺少对其进行翻译转换理论层面的基础分析与研究,由此以刘宇昆译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翻译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方言常见于文学作品中,方言翻译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文章立足于语言的文化交际功能,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指导,探讨方言的汉译英问题,分析翻译适应选择论对文学作品中方言翻译的实际指导意义和评价作用。  相似文献   

16.
越剧是中国五大传统戏曲之一,其对外传播需要借助翻译来实现。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注重从微观层面分析翻译,而戏曲剧本以短对话为主,因此两者适配度较高。本文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从层次转换、范畴转换两个方面分析石逸莉的《梁祝》译本,探寻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戏曲翻译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希望借此为戏曲和越剧翻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日《北京日报》刊登刘一达先生文章指出,由冯小刚主演的电影《老炮儿》单就片名来说,他认为"老炮儿"这个词有商榷之处。"老炮儿"是北京土话。影片简介中说:"‘老炮儿’在北京话中,专指提笼架鸟、无所事事的老混混。"他认为这是误解,根据影片塑造的六爷形象来看,"老炮儿"应该是"老泡儿"。在北京土话里,压根儿就没有"老炮儿"这个词儿,只有"老泡  相似文献   

18.
《老炮儿》围绕"六爷救子"的戏剧情节,通过老炮儿、新炮儿一系列的摩擦与较量,揭示了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与缠斗.这也构成了《老炮儿》的内在隐形结构,展现了一种文化和信仰的时代精神,大大拓展了民间文化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时代会造就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引发不同的回忆.本文通过分析影片《老炮儿》中的人物,对两个时代两个阶层的矛盾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