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英语学习中,口语能力的训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为主的活动,训练成效主要决定于练习者的主观努力.在这样的训练和提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交流中,学生能否针对某一话题进行逻辑性强,语言丰富,且有深度的表达,取决于学生口语思辨能力的水平.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使用来培养和提高思辨能力,成为训练学生口语能力达到有效交流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思辨能力在大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缺乏对思辨能力的关注,课程设计及评价体系没有体现语言学习的"目的"和"手段"的辩证关系,高校英语教师自身缺乏思辨能力。本文在思辨能力及内容依托式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试图构建大学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模式,即以某一单元或主题为载体,采用"读议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思辨能力的训练贯穿始终,以达到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论文调查了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对思辨能力训练的关注,以及大学英语教师思辨教学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和教学方法上的特点.调查发现,大学英语改革班与非改革班教师在关注思辨训练中理解 、 分析和创造能力的训练对比差异较为显著,这说明大学英语改革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更倾向于关注学生高层次思辨能力训练,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训练,而非改革班教师倾向于关注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训练.改革班的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思辨训练中不仅关注学生对概念 、 事实和理论进行识记 、 理解,而且也会关注学生应用 、 分析 、 反思 、 创造的思辨能力训练.因此,思辨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发展的过程,必须运用思辨的标准持之以恒地训练思维的各要素,使良好的思维习惯成为第二本能.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夯实学生英语语言能力,而且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思辨教学训练培养学生思辨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英语思辨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是新常态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本文着重探讨英语学习中思辨缺席的现象及原因,并提出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法和对策,有利于视听说教学的开展,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这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东坤 《考试周刊》2011,(4):122-12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面临的一个课题。学生应该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引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学习策略培训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各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意识,训练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本教学模式立足于帮助学生获得策略意识,灵活选择和运用优良的英语学习策略,积极监控、反馈、调节英语学习活动,提高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视听说是一门特殊的英语技能综合课程,是目前高等学校英语拓展系列教程之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由"原材料视听、自选课题研究、小组研讨陈述、情景模拟表演"等组成的"四位一体"的实践型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也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综合文化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学习策略培训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各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意识,训练学生的情感调控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本教学模式立足于帮助学生获得策略意识,灵活选择和运用优良的英语学习策略,积极监控、反馈、调节英语学习活动,提高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推进低效、单调的大学英语读写课改革,从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师自身的素养等方面探究大学英语读写课思辨能力的培养路径,着重以批判性阅读、评估方式的改革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等三个视角来阐释大学英语读写课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把大学英语读写课与思辨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将来顺利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生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利用《大学英语学习系统》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通过对问卷调查、听力和口语测试、网上学习记录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种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7,(22):151-152
"对分课堂"是最新提出的一种课堂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获得思辨和自主学习机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当前高校大学英语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对分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显然具有实效性。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课后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更多教师在不同的课型上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党军  刘峤 《考试周刊》2015,(45):109-110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长期难以走出"费时"、"低效"的怪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有效促进自主学习的实现,是高校英语教师面临的共同挑战。大学英语课,一方面在做好帮助学生补基础和打基础的同时,另一方面必须探索有效途径,通过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和异域文化的兴趣,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探讨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13.
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理论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具体实施策略,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苏雪梅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82-83,87
通过讨论英语教学的语言技能训练与思辨能力培养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指出整合学生语言技能训练与思辨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探索了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整合学生语言技能训练与思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卢桂冬 《海外英语》2022,(3):163-165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是提高学生英语产出能力的有效方法。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构建自主探究学习、课堂学习、线上互动协作学习三者有机结合的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能够发挥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教学步骤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统一和多种教学手段的融合,促进学生英语产出能力、思辨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思辨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可以让人们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剖析和反思,进而优化自身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思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英语专业的培养中,思辨能力的训练相对缺少。鉴于此,本研究针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Paul和Elder提出的思维元素和评价标准基础上,提出通过SEDW写作训练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一学期写作训练成绩、多次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式,笔者了解到SEDW写作训练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精读课在大学课程体系中所占课时量大,受益学生最多。以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内容为依托,以多媒体手段为表现形式的思辨能力训练,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民主性原则和参与性原则,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创新能力。通过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取得同时实现语言课堂教学基本目标和思辨能力训练目标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18.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将改变传统的大学英语学习方式,提高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效果。本文在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贵州大学开展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新模式并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这一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仍然有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为此,本文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探讨一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高中英语高效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文化素质,为将来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思辨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可以让人们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剖析和反思,进而优化自身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思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英语专业的培养中,思辨能力的训练相对缺少。鉴于此,本研究针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Paul和Elder提出的思维元素和评价标准基础上,提出通过SEDW写作训练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一学期写作训练成绩、多次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式,笔者了解到SEDW写作训练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