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建云 《文教资料》2015,(2):19-20,35
《智血》解读了主人公黑兹尔从反叛到皈依宗教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渗透信仰与救赎的宗教问题。作者在作品中运用的象征手法贯穿始终,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本文从小说中主要人物名字、汽车埃塞克斯和托金汉姆城等三方面的象征意义入手,探讨作者真正所要表达的宗教寓意与宗教情节。  相似文献   

2.
《恋情的终结》是格雷厄姆·格林最具代表性且宗教色彩最为浓厚的一部作品,其中贯穿了信仰与救赎的重大主题.莫里斯、亨利与萨拉三人复杂纠葛的恋情陷入到人性爱欲与宗教信仰的冲突困境,而萨拉在信仰与情爱之间矛盾挣扎最终牺牲生命归属天主,以达成和解,获得最终的救赎.小说展现了格林对传统宗教与现代人思想之间的矛盾问题的思考,以及对现...  相似文献   

3.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中的主人公都是小人物,他们却有不同的命运。整篇论文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比较了两位主人公的命运遭遇,阐释了《许三观卖血记》与《活着》中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4.
5.
林莹 《教师》2013,(29):118-119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部伟大且极具影响力的电影,它阐述了银行家安迪如何在自由意志的支配和鼓舞下,用了十九年的时间逃脱囚禁他的牢笼.如他所说:“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相似文献   

6.
奥康纳的长篇作品和短篇作品通常被认为分剐采用不同的戏剧性意象来表现作者的宗教精神。在她的长篇小说《智血》中人物与上帝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主人公与上帝的积极抗争关系,一种是其他人物与上帝的消极关系,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共存于作者依靠宗教救赎人类灵魂的价值追求之中的。这两种意向的同时存在使现实的怪诞和信仰的终极意义都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7.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励志影片,它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精神食粮,而且可以净化我们的内心世界。它闪耀着信念的高贵、生命的价值和希望的力量。求生还是等死?怯懦使你永作囚徒,希望让你自由高飞。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相似文献   

8.
对小说《重返巴比伦》所蕴含的《圣经》"再生神话"这一原型及"U"型叙事结构进行剖析,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揭示了小说的精巧构思、寓言式的笔调以及作者自身经历在小说构思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佩君 《英语辅导》2008,(2):150-153
毛姆小说《面纱》探讨了"冷漠"所导致的"背叛"与"赎罪"主题。讲述一则无爱的婚姻和一段婚外情,最后以悲剧收尾。毛姆用人性的冷漠来设置和揭开一张"人性"的面纱,并且把主题升华到人性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10.
70后经历了两个社会阶段的转换,这使得他们普遍有着不同于前后两代人的性格特征,他们矛盾、焦虑,在对外部世界的怀疑中,转而关注和探索精神世界。本文是以徐则臣的《耶路撒冷》为文本,来解读70后们如何解决信仰危机、重建精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而人性异化中的"异化"指的就是在异己力量的作用下,人的主体性受压制导致人的本真自我同现实自我发生分离的现象,主体性与自我实现自由的缺失是人性异化的重要特征。本文对小说《芳华》中主要人物产生异化的原因与其人性异化的表现进行揭示和剖析,同时对人性异化后尚未泯灭的人性产生的自我救赎作进一步的思考与追问。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观点认为罪会带来苦难与死亡,苦难是罪的必然结果,苦难带来痛苦的同时也带来救赎的可能。在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霍桑《红字》一书中苦难与救赎是其重要的主题思想之一,也是延伸人物命运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站在基督教伦理观的角度对此加以探讨,通过分析海斯特所遭受的苦难,面对苦难时的态度以及带来的救赎结果三个方面来理解和体悟对霍桑《红字》中宗教主题思想,并以此更深刻地认知霍桑作品中的人文理念与宗教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13.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与《圣经》互文指涉,影片的故事情节架构与《旧约·出埃及记》的神话模式相似,而且,影片运用了圣经U型叙事结构来刻画人物命运并实现主题寓意;不仅如此,影片还采用了不可靠叙述及反讽叙事策略,使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需要进行双重解码。后现代派叙事策略的运用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性,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狗包弟》原载于巴金的《随想录》第二集《探索集》,《语文建设》曾在2004年进行推荐,今全文收录在人教版、苏教版等语文教材中,成为高中必修课文之一。谢冕先生在推荐意见中说:“《小狗包弟》是一篇真诚忏悔自己的文字。巴金先生通过小狗包弟的命运,讲述一个残酷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中一段心灵苦难的经历。  相似文献   

15.
杨昭老师的《蜘蛛丝》以冷静的笔调讲述了三个女人在面对困境时自我救赎的故事,揭示出人性深处的丑恶,传达出作者想要救赎被扭曲了的人性本能和灵魂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6.
在《传染病屋》中,吉姆·克雷斯作为拥有深切生态关怀的当代作家,为当今世界描摹出的一种末日寓言,给人类社会敲响了生态警钟。他极力铺陈后现代生态危机中人类的异化和生态失衡,以及他独有的后现代生态哲思。至此,"克雷斯幻境"中的现实生态关怀及救赎主题亦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7.
《厨房》一书是由日本当代文坛的代表女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处女作和成名作,其出版在日本乃至世界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厨房》一书中围绕厨房这一家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地点,以死亡下的精神救赎为主线,极富忧郁与孤独特色。而吉本芭娜娜的其他作品,如《哀愁的预感》《雏菊的人生》《阿根延婆婆》等都无一例外都在死亡之后的精神救赎这条线上不偏不倚。吉本芭娜娜的作品魅力大抵在此。  相似文献   

18.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典型的环境与性格悲剧,女主人公的悲惨结局是其所处环境与自身性格共同作用所致。小说通过"发现"与"突转","偶然"与"巧合"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安娜所经历的"苦难"更能引发读者的怜悯与恐惧之情,进而使郁积已久的不快情绪得到宣泄,达到"净化"心灵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与《圣经》互文指涉,影片的故事情节架构与《旧约·出埃及记》的神话模式相似,而且,影片运用了圣经u型叙事结构来刻画人物命运并实现主题寓意;不仅如此,影片还采用了不可靠叙述及反讽叙事策略,使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需要进行双重解码。后现代派叙事策略的运用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性,深化了影片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宗教中的末世论思想奸俄罗斯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家的创作都曾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艾特玛托夫在其长篇小说<断头台>中,通过对不同主人公的不同悲剧命运的描写,将末世论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小说表现了作家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也体现了作家试图通过"末日的审判"创建美好世界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