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英语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写作的内容,而且能刺激写作兴趣,读得越多,写作灵感也就越强。因此,本文作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对"以读促写"在艺术类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并对具体的教学技巧和策略做了举例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运用。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写得好是读得好的体现。因为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识记、书写、积累,会逐渐提高写作能力。正如扬雄所说:"读千赋而后能赋。"  相似文献   

3.
<正>阅读教学的根本在于一个"读"字。只有读得好读得透才能感受到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自古以来就有"声为至清者"一说。从而可见读的重要性。学生要想在阅读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首先要从读上下功夫,要充分地研读,读出感知、读出语韵、读出情感。因为朗读的根本就是用嘹亮的声音将文字赋予一种表达艺术。所以,"读"是文本和语文教学的桥梁。"读"一直伴随在中学语文教学,因此,要想提升中学语文阅读教  相似文献   

4.
正常言道:善读者写得好,善写者读得好。阅读多了可以促进写,耳濡目染嘛。因此我认为外语阅读对外语写作也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阅读应该是学习写作的基础和源泉。写好一篇文章需要运用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来表达思想、感情。要运用词汇、语法和修辞知识就必须先获得这些知识。要想用外语表达思想、感情,就必须有足够的外语表达和外语信息量。这需要外语学习者进行广泛的阅读才能获得。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词语、句型  相似文献   

5.
长篇文学作品,要"让"学生阅读,"让"学生鉴赏。"导读单"设计要求"刚性与弹性"相结合,使其成为学生阅读长篇文学的向导,让学生乐读。"导读单"设计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问题,不断提升阅读效率;从文学角度出发,围绕背景设计,让学生走近文学大师;从赏析人物和景物描写入手,提高审美情趣,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导读单设计,读写结合,拓展延伸,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让学生活读。导之得法,才能读得有效,长篇文学作品《呼兰河传》导读单,让学生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让阅读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6.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语文教学课堂上悄然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教学方法。简单来说,"群文阅读"所描述的就是老师和学生根据一个或者多个话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融合整理,然后进行讨论研究,最后达成共识的过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的积累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所以,要从基础抓起,从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和写作整合出发,提高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写作有着紧密的关系,这是大家都有共识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应用。换言之,只有读得通,才能写得通;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鲁迅先生指出,要想写好文章,最要紧的,就是“多看和练习”。又进一步指出写好作文的方法:“……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作”。由此可知,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18):43-45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写作,让写作成为生活的真实需要,让生活通过写作。"这是生活作文的指导理念,"以阅读为先导,以生活为源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通过阅读夯实作文的基础,丰富作文的素材,缩短"由仿到创"的过程,从生活中取得源源不断的活水,激发兴趣,才能使作文不断增添亮点,学生才能时不时产生写作文章的快感,甚至是得意之感。  相似文献   

9.
"善疑"是指能够提出问题。"多思"是指反复思考。"善疑"与"多思"是阅读的两种必备的能力,是否具备这两种能力也就成为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志。只有当学生具备了善疑多思这两种能力,在自己阅读时,才能读得深,读得透。要善疑,又要多思,这是深入阅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不能只停留在字、词、句的意义上,也要从作文的意图上思考,这样更能准确深入地理解文字。写作也只有从阅读材料中汲取精华,才能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阅读是对作家作文的分析理解,写作是对作家作品的深层次的感悟。读是基础,是为写作准备;写是运用,是更深入地阅读。  相似文献   

11.
"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一贯的主张。让学生爱上读书,读得轻松,读得入味,"方法"之中有学问。毕竟读一本书不同于读一篇文章,"读整本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读整本书"使学生的阅读心理更加专一,"读整本书"可以培养各种读书方法如精读、略读……  相似文献   

12.
<正>有专家言:"语文教学要有效弥补教材阅读与单元习作严重割裂的缺陷,巧妙地架设起课内外读写的桥梁。"[1]的确,读与写是相互促进的,读是由外到内的理解和吸收,写是由内到外的理解和表达,读是写的基础。离开了扎扎实实的读,就谈不到"货真价实"的写;离开了有滋有味的读,"写"也就变成空中楼阁;离开了真正意义上的读得熟,读得深,读得透,也就谈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吾手写吾心"。因而,要从"语言、技法、素  相似文献   

13.
低年级写话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学生写话兴趣,指导学生写话方法,重视学生阅读积累,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在生活中积累,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细心,对写话更有兴趣,为学生将来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他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写作的根基,指明了阅读对于提高写作的重要作用。《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对积累的运用。可见,阅读和写作是紧密联系的。但是,从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看,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存在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花开两枝,各显一处"的读写分离状态,而造成的后果却是,读不一定读得好,而写更是写不好。所以,只有让阅读与写作和鸣,才能奏响高中作文的华章。  相似文献   

15.
<正>现在的中学生名著读得越来越少。我们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才能把学生引领进阅读世界。学生"悦"读了,才能真正受益。一、与课文结合,从兴趣出发学生阅读得最多的就是课本,而课本的有些内容是从名著名篇中选出来的。这些节选就是一把把开启名著阅读的钥匙。我尝试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名著的阅读教学,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丽平 《学子》2013,(4):2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的朗读却收效甚微,学生读得盲目,读得无味,读得"有口无心"。语文老师到底该如何把朗读真正落到实处?一、轻拢慢捻抹复挑——重在指导1.静思默想,酝酿情感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静思默想"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在阅读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写作的灵魂,写作是阅读的升华与表现。在实际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弃阅读而求写作则"纸上谈兵",弃写作而求阅读则"无的放矢"。只有切实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才能真正落实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真谛,才能让语文教学更有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整合十分必要且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果说阅读教学是一次旅游观光的活动,那么教师就是导游,"导游"适时巧妙地讲解、启发,能诱导"游客"充分发掘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使"旅游活动"成为获取、创造、审美的历程。怎样让阅读教学更高效呢?本人想从指导策略上进行探讨。一、初读指导,感知课文崔峦老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一文中提到:"课文的朗读教学,要体现这样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读"是基础,"写"是目的。只有"读"这个基础打好了,才能厚积而薄发,但只"读"不写,就如过眼云烟。只有读写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环节: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1,(41):27-28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写作和阅读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彼此间相辅相成,不可分科。因此,"以读促写"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并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好评。可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仍然对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作用理解得不够透彻,将写作和阅读变成两个不相关的部分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上遇到问题,只能留着等到作文课上才能得到解答,这很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大体上说,要想写出出色的文章,必须要以一定的阅读量作为基础,而阅读量的多少,可以直接决定学生能写出什么水平的文章。在"以读促写"理念当中,"读"是途径,而"写"才是最终目标。因此,教师要想切实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就要首先从"写"入手,找寻自身教学模式中的局限性,并就其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探究。文章主要就学生的观察力、语言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深刻对初中语文"以读促写"的策略进行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