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也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提倡学科综合也是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音乐剧是集戏剧、音乐、歌舞于一炉,音乐通俗易解、富于幽默情趣及喜剧色彩的综合艺术.它是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实现学科综合的理想载体.音乐剧是中学音乐课程实施学科综合的理想载体之一,它走进基础音乐课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一门艺术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把音乐与有关学科综合起来,不仅能丰富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而且对促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其他知识,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使我们的课更生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多元化的发展,音乐创作,音乐演绎以及音乐欣赏等已经成为愉悦人们生活的重要伴侣,在实际生活中,音乐以另一种形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一门独具特色又与其他艺术共通的音乐学科。而在实际生活中,音乐的表现形式种类多样,个性化地去表现自己对音乐的认知与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更能阐释音乐的独特魅力。每个人对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在欣赏同一首曲子时也不可能体会出同样的味道,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重点探讨个性展现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从而了解到个性对音乐艺术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对个性展现形成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学科竞赛对于高等教学方式的作用和改变,围绕艺术设计类的学科竞赛对于实践教学中模式的改变的意义。众所周知,艺术设计系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并行的综合课程。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可以利用社会上所组织的一些学科竞赛,把它们引入课程中来,通过和课程和专业相关的教学竞赛来带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使得课程和专业中加入更多的实践性。通过定期举行的优质学科竞赛,可以达到提升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更好的接收理论知识以及优化理论知识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强化艺术设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所以,本文围绕着艺术设计系学科竞赛融入教学课堂实践中的作用探究,通过阐述学科竞赛和实践教学课堂结合的一些方法、作用和意义,来探究学科竞赛融入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适应当前社会教育发展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它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宏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目前小学音乐教育中引入了电子琴教学,这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之一.  相似文献   

6.
高晓月 《阅读》2014,(Z7):66-68
<正>音乐课程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音乐学科评价研究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音乐课堂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音乐教师显得更为重要。教师要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评价方法追求多元化,加强  相似文献   

7.
着眼于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究,阐述了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总结出的几种教学模式及实教内容,具体为:1.音乐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搜集身边音乐,引发兴趣;利用电视传媒,激发兴趣;2.音乐网络化的教学模式:创设网络环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依托网络平台,加快音乐课程开发;3.音乐综合性的教学模式:音乐教学各领域的综合;音乐教学与姊妹艺术之间的综合;音乐教学与非艺术学科的综合。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历史演进的过程中,科学发展与人文艺术绝非对立,而是有所对话、相互关联,甚至相互影响的。通识教育的目的便是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并拓展其视野,使之兼备人文艺术与科学素养,进而培养较宏观的知识基础与独立思辨的能力,以落实全人教育之理想。"音乐与X:倾听生命的回响"课程基于跨学科视角,围绕音乐与自然、文学、数学、哲学等多门学科(以X指代)的密切关系,探讨中西方音乐现象、声音现象、音乐创作和音乐思想等问题,呈现音乐文化之"奇妙景观"。该课程力图为后续进一步调整课程结构和章节设计开拓思路,也期望为音乐类通识课程解决"专"与"通"的平衡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进入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大力发展音乐教育,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高尚的音乐品格。本文针对我国地方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于音乐教育发展前景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发展有别于音乐院校、艺术院校的高师音乐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一流的音乐师资,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必须进行学科课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旨在克服条块分割、知识内容散乱的弊端,摒弃课程本位观念。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上加强横向联系,有机结合其他相关课程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得以深化、扩展,建立多元化的音乐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11.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几年前 ,我们大胆地引进了美国“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 ,经过研究实践 ,我们认识到 ,“数码钢琴集体课”不仅是单一的钢琴课的课堂 ,而且是科学地探讨“数码钢琴集体课” ,包括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课程的综合课堂。“数码钢琴集体课”向师范院校音乐专业 ,如乐理、和声、作曲、配器甚至是合奏课等不同性质课程的教学打开大门。  相似文献   

12.
高校艺术教育专业是跨艺术学中的音乐、美术和舞蹈等三个二级学科的艺术综合类专业,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必将涉及到音乐、美术和舞蹈等艺术学的三个二级学科,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包含吹、拉、弹、唱、说、写、舞及绘画等诸多专业技能,鉴于艺术教育专业面广、范围大,意在抛砖引玉,从功能、现状、定位以及问题等方面对高校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探究与分析,以期为地方本科高校办好艺术教育专业、培养好艺术教育人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宋艳艳 《美育学刊》2023,(3):114-120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结束了义务教育“音乐”“美术”“艺术”3个课程标准并存的局面,开启了艺术教育全国统一标准的新时代。新版艺术课程标准将艺术课程内容规定为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5个学科的一体化体系,采取“一科切入,兼及数科”和“分段式”教学模式。新标准在3~9年级艺术课程的音乐学科设置了6项教学任务,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新要求,同时也对培养中小学艺术课程教师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艺术教育专业提出了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而语言的美更能突出音乐学科的美。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美是现代教育对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发出的号召,那么如何结合音乐教育的特点培养教师的课堂语言美呢?本文从课堂语言要做到普通话标准,流利、课堂语言富有激情和艺术魅力、音乐教师运用温和、亲切、机智、灵活的语言组织课堂教学等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在音乐教学中提高教师课堂语言美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5.
高师公共教育类课程的综合改革是高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命题和必由之路。教材的编写与课程实施是改革的两个主要问题。教材编排的基本思路有二:一是以教育问题为中心,开发综合教材;二是在单科基础上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芭蕾舞课堂伴奏在我国钢琴演奏领域中还没有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然而随着我国舞蹈事业的不断发展,对课堂伴奏音乐有了更高的要求.芭蕾舞课堂训练的特点决定了钢琴伴奏老师特有的素质结构,而钢琴伴奏教师作为艺术指导老师,其演奏的伴奏音乐将直接影响着芭蕾舞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探讨和研究芭蕾舞钢琴伴奏教师的素质结构,以提高钢琴伴奏教师(以下简称伴奏教师)的业务水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那些有志于在音乐艺术上要有所作为的学生来说 ,创造性思维能力必不可少 ;和声学是每个音乐学生的必修课 ,它是音乐理论课程中最富“创造意味”的学科之一。教师理当充分应用这种“创造意味”之优势 ,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应当自觉调动自身的创造思维“学活”和声学。  相似文献   

18.
通过深入分析中小学音乐创新教育的内涵和特点,总结创新教育对教师、学生和社会所提出的要求,积极探索能够完成创造力培养根本目的的创新教育方法。通过深入挖掘和学科综合,探索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音乐教学内容,尝试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形成活跃融洽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出音乐在国民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音乐学科赛教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全面推进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笔者就自己参加评委过程发现的不足提出见解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对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全新亮点,也是推进实施的重大难点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实施进程来审视,教师有效指导自始而终都内在地牵系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铺开与生发 时下,教师有效指导理念存在着学科本位思想浓厚与课程开发意识淡薄的双重枷锁,即存在着以课堂时空为局限,以系统知识获得为目的,以教师讲解为主,以"书本"为中心,以书面作业为主等缺憾 探索解决教师有效指导理念缺憾的应对策略,已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胜利实施的先导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