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大学生就业体制的改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复合型和多元化的趋势,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但是在这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环境下,每年大学生违约数量却在逐年增加。我们通过对浙江大学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发现,大学生违约率每年上升5~8%,有些毕业生甚至违约2次以上。违约对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自己都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就用人单位而言,违约造成了人力、精力、时间和岗位配置的浪费;对毕业生来说,违约使得他们付出了时间和经济上的损失,有些毕业生更是错过了择业的最佳时期,同时过多的违约又会使毕业生的择业心态变得浮躁。如何会出现违…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等级评价问题,提出基于模糊综合模型的评价方法。描述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等级评价问题,针对高校科研创新平台评估的需求、特征与要求,从等级评估的概念与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划分标准,并进一步给出指标隶属函数,提出科技创新平台评估模型与等级评估方法,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评价法构造模糊综合模型对五个科技创新平台进行等级评定。  相似文献   

3.
《公约》的三种风险负担模式都是建立在双方均无违约的情况下的,但在实践中风险损失往往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交合在一起,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损失分配即为违约之际的风险负担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由于学界对《公约》第70条的理解不一致而存在很大的分歧。文章在公约框架内,从违约责任与风险负担的一般关系出发,通过对《公约》第70条及其它条文的分析,指出一般性违约不影响风险转移,卖方的根本性违约是否影响风险转移则取决于买方所采取的违约救济措施,而买方的根本性违约则直接导致风险的提前转移。  相似文献   

4.
预期违约制度中违约方利益保护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合同法规定了预期违约制度,授权受害方选择救济方法,但没有明确受害方是否应同时承担防止损失扩大的义务,即如何保护预期违约方的利益。探讨了预期违约制度的由来、实际违约时非违约方承担减轻损失义务的问题,通过分析英美法中的有关判例,从法理和实践的角度得出我国合同法应明确规定预期违约中的受害方承担减轻损失义务才能合理地保护违约方利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文中针对图像间质量差别微小而需评价的难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偏微分方程放大模型的全参考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算法利用偏微分方程在图像放大过程中能够较好地保持图像的边缘特征和细节信息的优点,通过比较放大后的图像加权峰值信噪比变化的情况,得出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指标-M_HPSNR.实验结果为类似的需要区分质量近似图像的需求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当依照合同规定履约时的损失大于等于履约的利益时,其违约便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了。如果违约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甚至在承担了违约赔偿责任之后仍有剩余,那么经济人的违约便成为了必然。西方经济分析学派认为,如果违约能够给社会带来新增财富,那么这种违约便应当得到法律的认可。在我国,为了追求相对利润、避免更大的损失而违约的情况时有发生,我国法律对此均以普通违约来对待,理论界也依据"契约必须遵守"的法律观念,对此也没有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由违约赔偿的法律规定可以推演出赔偿公式:违约赔偿额=信赖利益损失赔偿额+期待利益损失赔偿额。对于不同形式的合同,在遵循违约赔偿公式的前提下,可以适用不同的赔偿方法,比如:损失盈余法、价值减少法、替代价格法、预算外支出法、机会成本法、期待利益损失固定赔偿额度法。  相似文献   

8.
供应链融资是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及融资需求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但在我国目前难以快速推广。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现有的信用评价体系并不适应供应链融资信用评价的需求。本文针对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评级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9.
“啤酒游戏”是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色教学手段之一。通过介绍“啤酒游戏”的产生与原理,阐述“啤酒游戏”的假设条件、操作流程及实训目标,制定应用于教学的优化设计后的“啤酒游戏”。以某班某成功小组的学生成绩为例,通过角色扮演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刻理解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了解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需求放大和信息扭曲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启发学生探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物细胞弹性理论建立了供应链弹性模型,研究了制造商与不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在需求中断事件的冲击下如何影响供应链的弹性。研究结果表明:加强与自身弹性更强的供应商的合作更能够提高供应链弹性,降低供应链的损失;当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较低时,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能够迅速提高供应链弹性,而当上下游之间的合作程度较高时,继续加强合作对供应链弹性的影响较小,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增强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关系是提高供应链弹性相对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