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诗的国度,除在文学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经典诗歌之外,还有一类不为文学史家 所注目、名不见经传的通俗诗。唐代通俗诗可以从社会阶层属性、意识形态特征和语言 形式三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歌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唐代的"送别诗"继承并发展了前代的诗风,而又独具自己本时代的特点.题材广泛,手法多样,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顶峰时期,进入诗人艺术视野的意象林林总总,许多生活中的寻常之物成为诗人情感的触发物、寄托对象和载体,这其中就包括蝉。本文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分期对唐代咏蝉诗的概貌和特征进行简要评介,在文本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唐代咏蝉诗托物言志、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4.
怀乡诗是诗歌的重要主题,很多诗人都吟唱过对家乡的怀恋之情,诗人杜甫更是如此,怀乡题材在他的诗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有其显著的个人特色。对杜甫怀乡诗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形成原因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唐代僧诗是整个唐诗中特殊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是唐佛教兴盛、诗歌繁荣,并相互影响的结果。作为其主要创作的诗僧主要出现于中晚唐的江南地区,有着士和僧人的双重人格。唐代僧诗以其独特的学品格对唐诗的繁荣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云豁友议》作为主要记载中晚唐诗人诗歌唱和与逸闻轶事的笔记小说,受到研究唐诗者重视。其中保存了初唐诗人王梵志和其他一些中晚唐诗人的通俗诗歌,这些通俗诗中有相当多的佛教词汇和唐代口语俗语词汇,为研究唐代词汇乃至整个词汇发展史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语料。《云黔友议》中的通俗诗还表明,汉语语法在唐代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产生了一些新的语法形式。  相似文献   

7.
唐代送别诗的手法是多变的,有用典抒情;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在送别时,诗人表达的思想内容也是丰富的,有劝勉安慰;激励鼓舞;揭露批判等。这样蕴藉深厚的送别诗,颇能触及人的心灵,极耐品味。  相似文献   

8.
诗、乐、舞的交融缔造了中国诗歌这朵奇葩。无论是《诗经》还是《九歌》,无论是《乐府诗集》还是唐诗,无一不打上了乐舞诗的烙印。乐舞诗的发展渐渐走出祭祀的束缚,奔向更广阔的天地,因之,娱乐性得以更多的彰显。  相似文献   

9.
梅尧臣被喻为宋诗的"开山之祖",一生共存诗2800余首,其中山水纪游诗占将近六分之一。将这些山水纪游诗整合在一起,构成了梅尧臣一生完整的行旅历程。梅尧臣多山水纪游诗,一方面和他奔波一生的仕途生涯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和梅尧臣追求平淡的性情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唐人题壁诗诸问题探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人喜欢将诗歌题写在墙壁上。这种诗发达的原因是唐人出行的机会多,集中在寺观和官衙的人多。要判断诗歌是否题过壁,关键得看题写对象的特点和性质。题写的笔墨或自己携带,或由所在地提供。题写方式或直接题写上壁,或写好底稿再上壁,写好后也可能被修改,总之,过程复杂。  相似文献   

11.
唐代宫怨诗数量之多,居历代封建王朝之首,把它放在大文化背景下考察,它的兴盛主要表现在:创作数量众多、作者层面广泛、传播迅速、社会接受程度高、后世反响巨大,其地位不亚于当时以山水、田园、边塞为题材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登临诗发展到唐代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其原因除唐帝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诸方面的兴盛外,是有其自身深广的缘由的.漫游风气的盛行;积淀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诗歌体裁齐备、丰富多样;最高统治者重视、倡导和广大人民的爱好;文人天性中喜欢登高的爱好及文人相亲的风气都是登临诗繁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唐代西域诗是唐代诗苑中一束独具情韵的异域奇葩,其描写对象丰富独特(包括胡地风光,胡汉战争,胡人、胡马、胡酒、胡食、胡服、胡妆、胡乐、胡舞等),诗中充满浓郁的异域情调、民族风味、文化色彩。西域诗显示了唐人以昂扬奋发为基调的主体精神的高扬与心灵世界的扩展,体现出了唐人审美趣味的多元化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唐诗刚健开放、自由爽朗的气质,拓展了唐诗的境界。但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唐代西域诗研究并未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论文对唐代西域诗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其有待进一步开掘之处,并期待唐代西域诗研究新局面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唐代,达到国家规模的空前统一,从贞观到开元,“遍观百家”、“好语王霸大略”、“喜纵横任侠”成为文人的共同风尚,“济苍生”、“安社稷”、“致君尧舜”建功报国成为文人的政治理想。别家离亲,拓疆开边,志在千里。“安史之乱”后,帝国日危,社会动荡,离愁别恨,情何以堪。  相似文献   

15.
清代诗人厉鹗是浙派的中坚与巨匠,在清代诗坛独树一帜,影响甚大。他的诗取源于宋,而别有一股清气,拂拂然出于字里行间,洗净尘俗疏芜之弊。厉鹗关于寺院、禅庵之类的诗歌独多,他的佛寺诗有别于前人和浙派其他诗人,充满野逸趣味,具有清幽、孤寒、空灵的艺术特点,这与他幽独孤峤、不谐于俗的个性,"清思呦冥,松寒水洁"的诗歌清寒论,以及当时风雨晦冥的时世氛围无不相关。  相似文献   

16.
史玉凤 《文教资料》2009,(19):11-13
唐代诗人嗜酒及唐诗之咏酒是唐代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反映出唐代诗人浓厚的诗酒情结.本文从酒文化对唐代诗人的诗歌创作影响入手,剖析了唐代诗人诗酒交融的生命图景,并从美学角度对唐诗中诗和酒交融现象的审美精神进行了探析,认为在唐代诗歌中,酒与诗交融一体,酒是唐代诗人生命的表现形态,而诗是其生命的内核,诗与酒交融现象呈现为醉的状态,醉是心灵的自远,也是唐代诗歌创作的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17.
唐代以前的诗歌,不乏以送别为题材的作品,但这些诗作大都带有悲哀感伤情绪,其情调一般都是低沉的。真正使送别诗以刚健高昂的格调、动人的情致和全新的美感出现于诗坛,是从初唐、盛唐开始的。本文仅以几首唐代送别诗为例作一些分析探究,以突出唐代送别诗的显著特点,进而彰显唐代送别诗独特的风格和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18.
唐代进士试诗是唐代科举常考之体,在科举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内容的角度对唐代进士试诗中的咏事诗进行论述,分析其特点,探讨历史事件与此类咏事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唐代西域诗是对西域生活的真实写照,尤其对唐代西域民俗有着比较全面的反映。这种风俗的反映,不仅创造了唐代西域诗的独特魅力,也创造了唐代西域诗的独特风格。通过对唐代西域诗中所反映的西域音乐、舞蹈、人群生活方式等的研究,探讨了唐代西域诗中民俗特征的丰富性与典型性。  相似文献   

20.
在唐代众多咏叹东吴历史人物的诗作中,诗人对东吴集团人物的崇拜与向往较之蜀汉集团人物要少得多。但在唐代诗人的眼中,周瑜却被赋予了英武豪迈文武双全的勇力,而且还具有俊逸儒雅的外形;而雄霸一方伟业的孙权,轻财重义、力主抗操的鲁肃,战功赫赫的甘宁,大智大勇的陆逊也成为了士人们争相歌颂的人物。而这些咏东吴诗对后世的诗歌、小说、戏曲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