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5年中国、美国相继发生了两起轰动性案件,从对案件发生、社会反应到司法处理等各个环节的比较,可以发现中美宪法文化思维方式存在着显著不同,而当事人的命运与宪法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有着重要的关系,这为我国宪政制度、宪法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1787年《关利坚合众国宪法》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两部宪法在各自的国家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宪法文本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重要因素。中关宪法文本的概况、明细和特征等三方面的比较说明,尽管中关宪法在宪法的目标、宪法的功能、宪法的语言、宪法的完善和宪法的实践方面存有一些共同点,但在文本字数、条文数目、框架设计、修改频率、理念追求和实际运用等方面存有较大的差异。当前我国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宪法文本的修饰质量及其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3.
王冬燕 《考试周刊》2012,(28):191-192
跨文化商务沟通中言语的使用,沟通方式的选择和决策的制定都是文化的一种反映,都跟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了解文化这一深层次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国际商务合作。本文主要研究中美商务沟通中的文化因素及两国在三方面之间的差别,即谈判目的、合约内容和决策主体三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思维方式是一定文化的特质,是一定文化之所以成为该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和谐价值的追求,就应该了解为什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于和谐价值的追求是那么恒久。决定这一点的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整体思维方式,即讲求一元、天人合一、注重整体、追求和谐的独特思想;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尤为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家、人与国之间关系的和谐,由此衍生出独特的中华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中国人的英语写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句子结构、篇章结构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只有全方位地提高英语水平,才能养成英语的思维习惯,摆脱汉语思维方式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文化对管理者决策行为的影响 中国的管理决策方式受传统的君臣关系的影响。传统的君臣关系的总原则是“惠忠”,就是说做君主的要实行仁政,要有恩惠加于辅臣,同时做辅臣的一定要忠诚,要以诚心奉事君主。这种传统的等级制度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西思维方式的比较分析,认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实现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并对现代化思维方式提出了作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中日文化体系的特征、伦理价值的取向和自然观念的认知等方面各有特点:中国文化的稳定性、封闭性与日本文化的流动性、实用性;中国“孝道至上”与日本“忠德优先”;中国的“天人合一”与日本的人、神、自然一体化。中日两国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之一.在于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只有理解异文化中的“异”,己文化中的“已”,才有利于我们对日本语的学习和跨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中美会计文化的差异源于两国社会文化的差异,文章利用Hofstede-Gray框架比较分析了中美会计文化在四个维度的差异,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会计文化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地域、技术和风格等方面的影响,目前世界篮球主要有美洲派、欧洲派和亚洲派三大主流,其中美州派的代表就是美国队,亚洲派的主要代表则是中国队,中国篮球和美国篮球相比,在战术、风格、技巧甚至体格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因素也造就了中美篮球文化的巨大差异.值得探索和研究,以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娟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3):110-112,115
随着国际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大,各国之间的文化冲突不断发生。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和中西文化习俗的差异,导致了标准英语与中国本土文化“嫁接”而形成的一种英语变体——中式英语,它已成为国人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影响中美儿童教育模式的因素如思想渊源、价值观、社会各方面基础进行了简要分析,对中美两国儿童教育模式进行了比较,从比较中得到两国儿童教育模式融合的一些思考,意在吸纳各自的优点,克服其弊端,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相似文献   

13.
中美权力距离差异的文化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文化常被视为中西文化的代表,中美权力距离一高一低,差异明显。从四个维度分析此差异的原因:农业文明与商业文明、官文化与平民文化、礼治与法治以及儒家伦理与基督新教伦理,以期对相关的跨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荀况的《劝学》和培根的《论求知》为例探讨了议论文中的中英文思维方式差异。认为中文议论文中的思维方式倾向于综合型、具体型、主体型和崇尚集体主义,而英文议论文中的思维方式倾向于分析型、抽象型、客体型和崇尚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15.
翻译中的不同思维与文化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异大于同。翻译时要充分认识到造成这一差异的各具特点的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通过大量的分析比较,深入研究这两种语言在遣词造句方面各自的规律,以便寻求切实可行的互译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从汉英语法结构差异看中西方文化与思维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思维方式不同,英汉句子的结构与思维方式也存在一些差异。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词汇的文化内涵、言语风格、语言的语用研究、非言语交际以及篇章结构等,对语法结构体现的文化特性讨论较少。文章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法和句法上的差异,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英语语言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英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环式与线性"、"整体与分析"、"感性与理性"的差异,这种差异源自中英文化形态、民族心理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不同,这种差异也导致中英语言在语句、结构、词义上的不同。为此,要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在英语语言认知中应注意其文化性、本源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布朗和吉尔曼的“权势”和“同等”理论角度讨论美国英语和当代汉语称谓在第二人称代词和社会称谓上的差异。汉语的称谓系统也遵循“权势”和“同等”原则,“权势”比“同等”的分量重,“权势”中地位和年龄都不可跨越。美语中“同等”已逐渐成为替代“权势”的主要因素,“权势”因素中地位比年龄更重要。与美语的社会称谓相比,汉语的社会称谓特点是借用亲属称谓,缺乏通用称谓。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国宪法的急剧变迁与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近30年来中国宪法学理论体系构建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基于基本范畴构建宪法学理论体系,出现了宪法过程论、人民主权起点论、法权起点论等代表性观点;第二阶段(本世纪初)基于科学功能构建中国宪法学理论体系,出现了宪法解释学、规范宪法学、历史宪法学等有影响力的流派。笔者以为,随着认识的深入与各种视角的整合,未来宪法学将基于系统功能重构宪法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