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稳固支撑的重要性 在器械出手时,人体通过手臂给器械以作用力,器械也同时会给手一个反作用力,器械反作用力顺着手臂传到人体上,如果此时人体支撑在地面上,地面会因器械的反作用力而同时产生一个等大反向的反作用力,它们可以相互抵消,不会影响器械飞行的远度。如果在器械出手时人体失去支撑,那么器械的反作用力会使人体向后向下运动,使标枪的出手速度减慢,这必然影响投掷远度,所以器械出手前人体稳固支撑对投掷技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左腿支撑用力的作用 (一)能够充分利用助跑速度 最后用力的左侧支撑技术是反映助跑与最后用力衔接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否把助跑速度更多地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双动力”起跳技术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法,分析了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和垂直速度的变化规律,认为背越式跳高起跳身体重心由低向高不断加速上升,垂直速度是由小到大不断加速增大,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的“两步”中完成的,起跳垂直速度是摆动腿支撑和起跳腿支撑下的“双动力”起跳中获得。弧线助跑起跳最大的优越性是经济实效地降低和升高身体重心,为身体重心运动方向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提早积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跳远是人体通过快速的助跑和积极的起跳,采用合理的姿势和动作,以最大远度为目标的斜抛运动。本文将对跳远助跑速度及最后两步节奏、助跑速度利用率和损失率、助跑距离、起跳时的两个角度、着板瞬间技术、支撑阶段技术、起跳踏跳缓冲、摆动技术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吴劲松  潘华山 《体育学刊》2003,10(2):112-114
运用影片拍摄及解析的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摆动腿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支撑过程中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重心速度,位移等运动变化情况,同时证明,在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支撑技术对身体重心的运动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结构 田径跳跃技术一般被划分为助跑、起跳、过杆(腾空)和落地四个技术阶段。起跳技术阶段是指人体由水平运动转变为向前上运动阶段,人体直线助跑起跳产生起跳腾起初速度的动力是在起跳腿单腿支撑阶段跳获得的,而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的动力,不仅是在起跳腿单支撑阶段由起跳腿工作肌完成退让和克制工作所获得的。  相似文献   

6.
一、现代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特征 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从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垂直支撑开始到起跳腿蹬离地面结束,经历了两次支撑、两次摆动和一次短暂腾空的“两步”中完成的,是两条腿共同参与完成的“双动力”起跳。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蹬伸阶段是起跳的开始和发动部分,是起跳的(原动力)第一动力源;  相似文献   

7.
杨浩荣 《中华武术》2010,(12):48-49
跳远是人体通过快速助跑和有力的起跳采用合理的空中姿势,使身体腾越水平距离的运动项目。跳远助跑的任务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水平速度,并为准确踏板起跳创造条件。跳远成绩主要是由助跑决定的,特别是助跑最后几米的速度。在运动实践中助跑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从哪几个方面去练习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呢?下面针对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女子三级跳远助跑速度损失的技术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三级跳远运动是典型的速度一力量型项目,它是以速度为核心,以力量为基础的多级“跑跳型”运动。从三级跳远多级“跑跳型”技术特点知道,助跑速度损失,特别是水平速度的损失,是影响三级跳远成绩的关键。而作为无论是速度素质,还是腿部支撑负荷能力(力量素质)都较男子三级跳远选手有较大差距的女子三级跳远选手来说,如何保持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减小每跳间水平速度的损失,使助跑速度尽量保持到最后一跳,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女子三级跳远速度损失的技术因素,是改进女子三级跳远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课题,是当…  相似文献   

9.
三级跳远是人体经过快速助跑后,由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所组成的连续三次腾越水平距离的运动项目,由于其技术复杂,对人体支撑器官要求较高,因此长期以来只是在男子中普遍开展的运动项目。1991年国际业  相似文献   

10.
跳远助跑最后几步速度的快慢,是对运动成绩起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国外学者曾提出,短距离速度训练是所有跳跃项目达到优异成绩的基础——这是一条“定理”。苏联学者研究表明,助跑最后几步的速度,对腾起初速和运动成绩起决定性作用。跳远成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三维摄影对我国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在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阶段摆动腿的支撑与摆动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助跑最后一步和起跳阶段摆动腿的支撑与摆动技术对身体重心的运动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最后用力的技术前世界纪录创造者德国铁饼运动员沃.施密特说:“不管是什么技术,都必须符合力学原理,……而且要非常重视利用两腿的力量。两腿的作用能占投掷距离的70%。”因此最后用力的技术,必须必须有利于充分发挥和利用腿部的巨大的力量。在投掷过程中,助跑(或滑步、或旋转——后同)与最后用力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助跑是最后用力的准备和前奏,最后用力则是助跑的继续和延伸。最后用力要解决好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保持和运用助跑时所取得速度和运动惯性,使之能完全转化到最后用力的过程中去,转化到器械上去:二是如何才能发挥爆发力,把最后用力进行得快速积极主动、完整充分有力,使器械能获得最大的出手速度。在一些教材文章对投掷技术的分析和有的对运动员、学生的投掷技术教学中,要求在保持两脚支撑的情况下完成最后用力,限制了腿部力量充分发挥作用,不能保持和运用助跑所产生的速度和运动惯性,使之完全转化到最后用力上去,转化到器械上去;不能充分发挥爆发力,把最后用力进行得  相似文献   

13.
标枪运动的助跑主要任务是使人体与器械在最后用力前获得一定的预先速度,形成有利的最后用力姿势,为掷出好成绩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对最后两步的研究是标枪运动的关键环节之一。为达到最后用力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和跳远水平的提高,人们加深了对跳远运动的理论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理论,这无疑对促进跳远运动的发展是有益的。跳远助跑最后两步步长的变化是助跑向起跳过渡的关键,直接影响着起跳的效果,影响着跳跃的远度。因此,助跑最后两步步长的变化特征,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重点。前苏联的阿·斯特里日阿科认为:助跑最后的步伐应使身体总重心做适度的降低,倒数第二步要比倒数第一步长20——30厘米。这样有利于踏跳腿伸直触板和由脚跟快速过渡到全脚掌支撑动作,给起跳踏地角所需要的最适宜角度77°—80°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同时还有利于提高起跳高度。而美国的P·帕尔科尔认为:助跑最后  相似文献   

15.
跳高起跳准备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明  闫洁 《体育学刊》2007,14(4):90-93
对索托马约尔等4名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的比赛技术录像和技术图片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背越式跳高的整个助跑过程所表现出的技术动作都是为完成良好的起跳做准备,所有的技术环节都直接影响运动员起跳效果。结合运动训练实践从运动员助跑节奏、倒三步起跳腿支撑、倒二步摆动腿支撑以及最后一步的起跳支撑4个方面对背越式跳高运动的起跳准备技术特点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总结出运动员采用步频型和步幅型、倾斜支撑型和屈腿支撑型等不同准备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从支撑跳跃练习的整个技术环节看,助跑是支撑跳跃的动力基础,它要求运动员在较短的距离内发挥出最大的速度,并对最后的单脚起跳上板、双脚踏跳技术有决定性影响。因此,从开始训练时就要训练跑的基本技术,动作要正确、协调有节奏。按照体操规则规定,助跑的距离不超过25米,但每个人的助跑距离应根据所跳动作的形式、难易程度和发挥速度的能力来决定。助跑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开始逐渐加速,最后发挥出最大的速度;一种是一开始就全力助跑,以较大的速度保持到上板。按照人体进入工作状态的规律,一般采用有节奏的逐渐加速,以保证…  相似文献   

17.
“摆莲腿”是绕纵轴旋转的武术跳跃动作。它的完整技术包括弧形助跑、蹬地起跳、空中动作和落地四部分。要使“摆莲腿”腾得高、旋得快,技术关键在于弧形助跑的最后一步和蹬地起跳。“摆莲腿”弧形助跑最后一步的技术要求是助跑最后一步必须沿着助跑的弧形上步,脚尖外展,脚跟先着地;膝伸直、挺  相似文献   

18.
标枪运动的助跑主要任务是使人体与器械在最后用力前获得一定的预先速度,形成有利的最后用力姿势,为掷出好成绩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对最后两步的研究是标枪运动的关键环节之一。为达到最后用力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取得最佳效果在整个标枪技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9.
助跑的水平速度,尤其是最后几步的助跑速度将对跳远成绩起主要的作用,这一点已成定论。步频和步长是制约速度的两个因素。国内外专家都强调跳远助跑最后几步要加快节奏,或者要以高频率的跑法来进入起跳。他们从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等基础理论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丰富了跳远的技术理论。运动实践也证明,优秀跳远运动员最后几步助跑的频率是很高的。例如美国运动员刘易斯跳8米56时,后  相似文献   

20.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影像解析法,对武术套路中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踏跳阶段技术进行三维立体分析。指标为:助跑最后一步的步长,最后一步右脚的放脚角度,着地角与起蹬角,踏跳阶段髋关节转动角度及肩髋夹角。结果显示:踏跳阶段支撑腿具有“早”、“拧”的技术特点。即:“早”———起蹬早,使踝、膝、髋关节在蹬伸时所产生的蹬伸力垂直通过身体重心;“拧”———支撑腿在蹬离地面过程中,支撑脚与地面有拧转蹬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