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需要,是儿童行为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校通过探索,形成了一套对中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培养教育的模式和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是学生意识形成的初期,这时候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对于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来说,由于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其生活、学习各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明确文明行为习惯的界定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的文明行为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村小学生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出现了观念淡薄,意识不足,家庭教育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些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不仅有利于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还能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当前,家长和学校要及时沟通,纠正学生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文明行为知识,使学生自觉约束自身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成为一名有礼貌、懂文明的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5.
张振华 《中国德育》2007,2(5):54-56
一种有生命力的德育,必定植根于儿童生活、校本实践和地方文化传统。开辟“土德育”栏目,就是为了发现、宣传和培育更多新鲜的、有生命力的德育样式。土生土长的东西,或许粗糙,但其中包含的田园诗般的教育梦想和奋力前行的实践冲动,会让德育变得更有魅力,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道德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文明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育阶段,培养其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有利于中学生树立良好的文明形象,提高礼仪素养,同时对促进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优化学校生命教育的重要环节。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遵循序列化、主体性和持久性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网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程、全员教育。  相似文献   

8.
肖志红 《文教资料》2010,(27):123-124
优化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需要。本文从分析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化应遵循的原则入手.探讨了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化的具体途径,以期能促进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出“明理—立标—示范—训练—反馈”这样一个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模式。提出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按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做大量扎实的艰苦工作,方可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阶段是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根据这一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确定了“从小学会做人,从小学会学习,从小学会做事”的育人目标。 一、创造条件.启发学生执行行为规范的自觉性 我们千方百计地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我们组织全校师生动手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优化校园内环境,增强校园魅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把花、草、树木的管理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自浇水、施肥、除草,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和劳动习惯…  相似文献   

11.
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预备党员在表现先进性的同时存在诸多问题,通过调查问卷及座谈会的方式,作者探讨了预备党员培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端正入党动机、构建完备的预备党员培养教育的制度体系、开展多样的组织活动、增强预备党员的党性等方式,探索了医学院校大学生预备党员培养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性阶段,小学时期一定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行为教育、素质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本文以当前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情况为出发点,讨论问题应对思路,希望可以逐一解决学生行为习惯培养问题,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幼儿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奠基时期,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它关系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幼儿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及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在思想、品质、行为、心理诸方面极不成熟,可塑性极大,但自控力较差,如果不适时培养其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密切配合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事实证明,良好的文明行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扎实有效地开展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针对学生特点,制定养成目标;需要创设良好环境,优化育人氛围;需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育人水平;需要教师率先垂范,做好学生表率;需要系列活动到位,促进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几年来我国小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旨在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全人格,而培养健全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不是通过一、两次教育或一、两个教育活动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长期不懈地抓住这个德育工作重点,坚持从点滴做起,把修订后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各项要求渗透到全部教育活动中去,持之以恒,使各项要求逐步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扩招和完全学分制的全面实施,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任务日益繁重,实践工作中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党员责任区的建设、日常政治理论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实践教育的活化等方面,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探讨,旨在对解决工作矛盾、促进工作有效开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要培养高中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以及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要加强文明意识培养,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要增强健康意识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学生进取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阶段肩负着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重任。习惯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意义深远而重大。将德育故事进校园、德育故事进班级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内容。在学校班级的工作中,将德育故事校本课程作为活动的重点;在班级学生中做好诚实品质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诚实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