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苏州市民的调查,本文梳理并总结了普通公众档案利用行为特点,分析了这些特点对档案馆建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满足公众需求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档案馆的发展建议: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服务大众放在新时期加强和创新档案馆工作的首位;构建合理的馆藏发展战略,形成多元化、社会化、个体化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模式;以网络为依托,创新档案服务方式,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加强档案馆大众教育的常态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注重法制建设,保障公众档案利用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效益性。  相似文献   

2.
公众参与是衡量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指标,公共机构与社会公众双方良性互动显得至关重要。从档案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上看,存在公众参与地域不均、公众参与程度不高、档案部门回应力度不够、微信公号吸引性不足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档案宣传教育,转变档案部门服务意识,提高公号内容质量和拓宽互动形式等建议,以期提高双方互动效率,实现档案服务质量和档案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影响公众参与数字人文项目的因素,总结其价值排序、具体维度和层次结构,为数字人文项目吸引公众参与和长远发展提供参考。基于问卷调查收集的原始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判断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构建公众参与数字人文项目影响因素模型,并对比讨论参与过项目和未参与过项目的两类公众对相关影响因素的价值取向。研究发现:公众参与数字人文项目影响因素构成主要包括项目平台与软实力、公众需求与能力、项目任务特征、项目自身条件4个维度的23个影响因素;两类公众对相关影响因素的价值判断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性;数字人文项目应重视平台和软实力建设,重点关注平台安全性、平台易用性、平台设计、培训机制、宣传效果等因素,并针对不同类别的公众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4.
国家综合档案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是保护与传承民族记忆的重要方式。论文以云南省国家综合档案馆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发展为研究切入点,在梳理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揭示存在问题,总结建设特色与有益经验。论文认为,云南省档案局(馆)实施的政策法规保障、资源规范性建设、管理人才培养、政府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数字化资源建设等方针政策符合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发展规律,并具有启示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共建共享理念是新形势下指导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志愿服务是广大社会公众参与档案事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对我国公众参与档案馆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当前公众参与档案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很少、参与比例很低,参与者主要是女性,年龄集中在21~40岁之间,参与人群主要是事业单位人员、学生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等;参与者整体文化程度较高,中东部地区人数较多,但总体参与次数较少,且主要集中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大多数志愿服务活动在档案馆或广场公园等公共场合进行,公众获取档案志愿服务活动信息的途径较为单一,主要通过文件通知、网络广播电视等渠道了解。最后以共建共享理念为指导提出:努力扩充志愿活动环节,不断丰富服务内容与项目;多平台、多渠道协同共建并加强联动宣传推介;构建面向公众需求的志愿服务机制,共享服务成果与效益等。  相似文献   

6.
档案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档案资料一旦受到破坏或损毁,将会对我国珍贵的社会记忆产生无法弥补的损失,正是基于此,我国档案界对档案安全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当前,我国社会处于突发事件高发期,自然灾害频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使档案馆的档案安全保存工作面临巨大的风险和威胁。  相似文献   

7.
李德昆 《北京档案》2016,(11):31-32
本文对综合档案馆微信平台公众关注度不高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天津市档案馆微信平台运营实际,提出了在提高公众关注度方面行之有效的做法,以及如何进一步做好微信平台运营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王丹 《兰台世界》2011,(S1):24-24
国家综合档案馆与城建档案馆都是集中统一地保管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档案资料的基地,是我国档案馆事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都是通过征集、接收档案进馆,并予以科学地管理,提供给社会利用,从而实现其为城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基本建设等方面服务的社会功能。然而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9.
丁雪琴 《档案》2013,(6):8-10
档案馆的服务能力与公众的档案需求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研究档案馆服务能力可及性的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等,有助于提升档案馆服务能力、满足公众档案利用需求和实现档案的价值,最终促进档案馆服务能力可及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从公众理解科学传播模型到公众参与模型,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越来越多的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人们期望更多地了解科学,科学也希望得到公众的支持.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发现公众与科学家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对话,如国内的转基因争论和国外壳牌公司放弃石油平台的争论,本文通过分析公众理解科学模型与公众参与科学模型中的问题,结合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并以期完善民主参与科学传播模型,使公众与科学家形成更具实质意义的对话.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档案馆公众教育的发展主线和内在动力始终是档案的文化价值的发现。本文以法国大革命为开端,从历史演进的视角回顾与梳理档案馆公众教育的发展简史及其在我国的传播。面对档案馆公众教育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与强化,档案工作者只有通过自身的提高与完善,才能真正使档案资源成为社会公众的"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   

12.
陈絮  周丽霞 《档案学研究》2022,36(3):122-129
本文探究档案馆和图书馆在微信公众号建设上的差距,总结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经验,为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建设发展提供参考。分别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微信公众号,结合清博指数分析样本传播效益及建设实况;通过翔实的数据对比分析档案馆与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建设现状,以揭示问题所在。基于图书馆的经验,档案馆可从用户服务、运营管理、内容建设三个方面优化微信公众号运营,以提升其微信公众号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鉴于公共档案馆逐渐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趋势,本文通过调研不同级别、不同地域的公共档案馆的微信公众平台,对公共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以期提高公共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历史视角梳理自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的演变历程。通过考察欧洲、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的档案馆公众教育活动简史,我们发现三个重要的历史节点:①18世纪末欧洲档案馆公众教育活动的缘起;②20世纪50年代前后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职业理念的确立;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体系的数字化重构。西方社会对于档案文化价值的发现、论证及达成广泛共识,始终是拉近档案馆与公众距离的原动力,而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与档案职业内部职能的演变交互作用,使得档案馆与公众的距离越来越近。西方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演变的过程,体现了西方近现代档案事业由"国家模式"转向"社会模式"以及由此导致的档案馆文化功能由"组织文化"向"社会文化"转型的内在变化。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媒何以参与公共决策?考察该问题首先要立足于两个结构性因素:决策转型以及新闻改革,这两个结构性因素在实质上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大众传媒对于公共决策的参与必须在政治正当性框架内行使其主观能动性。因此,大众传媒之能进入公共决策过程取决于以下四个条件:政治性质、政策问题、媒体作为以及政府回应,政治性质是媒体参与公共决策的基本前提;政策问题是媒体参与决策过程的基础条件,媒体作为为大众传媒参与公共决策提供可能;政府回应能力是实现大众传媒参与决策过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具有互动营销功能,微信可作为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选择之一.本文以《档案移动服务平台建设指南》为依据,采用网络调查法调查了我国省级综合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开展档案查询、档案展厅、档案资讯、互动交流等移动服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部分优秀微信公众号和移动服务平台为例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徐欣欣 《兰台世界》2017,(17):14-19
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工作越来越受到档案学界和业界的重视。相关APP的开发可让档案馆更方便地向人们提供服务。然而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APP开展的研究。文章梳理了国内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独立APP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层面、档案馆的理念层面和APP开发方式的选择层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当今国家综合档案馆不断成熟,公共档案馆是综合档案馆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对综合档案馆转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作了论述,由此提出了综合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转型的具体方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智慧城市的深入建设和推进,文章探索研究智慧档案馆的兴起、构建和未来发展。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从档案业务部门的实践探索和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理论研究两个层面概述智慧档案馆的建设情况和研究现状,分析智慧档案馆中"智慧"的内涵是综合各种数据、信息、情报和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认为智慧档案馆的"智慧服务"特征是网络化、感知化、系统化和智能化,提出智慧档案馆的未来发展应从新技术的应用、体系架构的搭建、资源发现与智能服务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从传播力、服务力、互动力三方面出发,构建全面覆盖多个维度的档案微信分析评估框架,并对综合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提出账号设计、信息发布、在线服务、交流互动等方面的转变建议,以期为提升综合档案馆微服务的成效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