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常生活展示已经成为博物馆展览的重要类别。贝拉·迪克斯所讨论的遗产与参观者-自我的关系为我们理解民俗展品与观众差异性的心理模式提供了参考。从观众体验的视角看,其与民俗展览的传记性关系的建立可能通过任何一件民俗展品与个人记忆的连接得以实现。民俗展品通过公共展览空间和私人传记空间的交错,体现了一类特别的游客注视——寻求把自我想象成"他者"的一种手段。由此推进了观众对日常生活的反思,增加了其认知世界与发展自我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参观博物馆可以为您带来动力及特别体验。当参观者在展览区域走动时,他们能连续享受到直接的视觉体验。从这种角度出发,博物馆就是一个能让参观者在给定的建筑空间内与展品沟通和互动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Bataille认为,在一个博物馆内,建筑物甚至展品仅仅只是一个容器,博物馆真正的内容应该是参观者。这是因为参观者会主动寻找展品,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采光照明生态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博物馆展示设计是一种空间组合的过程,是根据参观者的视线将展览物信息及研究成果重新构建成一个展示剧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光将人-展览物联系起来,光是标定展览物存在状态的唯一视觉要素,只有借助光线,展览物才能展示给参观者,才能实现博物馆展示的目的.因此,采光设计成为整个博物馆展示设计中最基本的设计内容,是展示设计成败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技馆在展示内容上往往以传播科学原理及结论为主,而忽略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深层次内涵,从而容易使展览虽然充斥着展品和知识,却难以支撑和诠释展览主题。如何挖掘展品的深层次内涵以更好地表达主题,进而提升科技馆的展教功能并深化科学教育效果?笔者认为引入和展示科学史内容是一种有效途径。科学史内容将科学与人文联系起来,增强了科技馆展览的故事性、思想性和人文性,对深化展览主题和创新展示内容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的建筑和展览设计,必须建立在对藏品的理解之上,进而形成充分体现展品自身特色的设计风格,这样才能避免博物馆和展览出现"千馆一面"的现象。德国科隆罗马日耳曼博物馆从博物馆建设之初,即确立了以"物"为中心的设计策略,以核心藏品的展示确立博物馆建筑形式,以大型展品为纽带确立展览流线和分隔空间区域,以展品特性定制光源设计,这些做法对于中国博物馆界都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西方学界以"参观者导向"为核心的博物馆展览研究发端较早,1933年美国开展了第一项在博物馆展览领域的参观者行为调研。自此,参观者行为研究逐渐成为西方各类博物馆进行展厅规划、展品展陈,甚至建筑物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选取首都博物馆北京民俗展为样本,主要调研参观者在观展时的行为选择与行为变化。引入了美国史密森学会在上个世纪80年代调研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参观者时采用的观察法,即观察记录参观者的主要行为及各类行为在参观过程中的比例数据。这些数据将用以分析首都博物馆北京民俗展的不同展厅中参观者的行为变化规律,另外也会用以各展厅的传播效果比较。最后,基于参观者行为调研结果对各展厅展陈给出提升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参观博物馆,观众是依靠灯光来欣赏展品的,通常人们只对陈列的内容是否丰富、展示的形式是否新颖以及展示道具的制作是否业精良予以品评,鲜少有人关注陈列的照明问题,对陈列照明的设计理念更是知之甚微。疏不知,它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是一门蕴涵丰富的学科,是整个展览设计中一个弥足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大汉楚王—徐州西汉楚王陵墓文物精品展》自主实施陈列照明设计施工的具体实践,对展览中用光的艺术构思及彰显展览主题的技法作了些许探索。  相似文献   

8.
地方历史文化类陈列展览,是以地方史脉、文脉、人脉为展示内容,以展示地方历史传承与人文特色为传播目的的展览。地方历史文化类展览生命力的关键在于其“个性”。为此,首先要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地方历史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其次要围绕地方历史文化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展品形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第三要在前面两大学术支撑的基础上提炼主题和确定展示的基本内容,并按主题信息定位型的故事性逻辑结构安排展示内容,采用生动有趣的展示手段阐释地方历史文化,进而达到突出地方特点、彰显地方个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举办馆藏档案资料及各种实物的展览,具有扩大档案馆影响和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功能.由于展览是公开的,作为展品的档案资料会长时间暴露在外面,因此档案展览中的档案保护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1月,中国图书馆年会在东莞举行.年会首次设立了超过1万平方米的展览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深圳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等省市图书馆都在展览区内建立了自己的展区.这些图书馆展区的内容和风格各异,但所展示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之先进、展品之精美,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三天的展出中,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展区以展板形式展出了35个优秀服务案例,以舞台演示形式展出了12场服务活动,并设立6个服务体验区展示了6种不同的服务内容."阅读与成长@我的图书馆"展区的色彩明快,布局合理,动静结合;活动有馆员展示,有未成年人读者参与,有专家点评.丰富的展出内容,一个接一个的服务演示高潮,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参观者驻足、陶醉、思考.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是邓小平同志故居陈列馆的基本陈列,于2004年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开放,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和业界关注。本文作者作为该展览的参与者,从内容构思、展品研究选择、展览语言运用、展示手段运用等方面对该展览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一、提高职业素质,熟悉馆藏内容 档案讲解是对档案展览内容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综合性口语表达方式.展览要想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讲解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否则,客观上易造成人们对展览印象不深,产生一种"到此一游"、"走马观花"的效果.长此下去观众将会对档案展览失去兴趣,档案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也难以持久有效地发挥.因此,讲解人员应首先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提高业务素质,热爱讲解工作,遵守着干准则,保持高度的工作积极性,这是讲解工作的基础.其次,举办任何一种展览,展示的内容都是纲领性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把大小事情依次推出排开.它描述的只是事物的"点".讲解工作就是要将背景材料补充完整,将"点"连接起来串成线,织成面,完整地讲授给观众.花大力气熟悉和理解与展览内容有关的知识,明白每件展品和事件的来龙去脉,才能在讲解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材料,而不至于被禁锢于讲解词的范围内,遇有观众提出问题时才能对答如流,避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3.
区县动态     
正东城区档案馆精心筹备馆藏档案陈列展为办好"馆藏档案陈列展"东城区档案馆加强前期展览策划,精心筛选馆藏档案精品充实展品、丰富展线,同时与兄弟区县学习交流办展经验,开阔了思路,为办好展览打下了良好基础。(赵屾屾)西城区135名档案人员接受上岗培训前不久,西城区档案局举办档案人员岗位培训班。此次陪安排上更  相似文献   

14.
科技馆是以科普展教为主要功能的科普场馆,展览展品是科技知识的载体,是引导公众通往科普知识殿堂的桥梁,没有展览展品就没有科技馆,由于展览展品的互动性、参与性从而促使观众同展览展品融为一体,体现了展览展品的亲和性和意义所在。科技馆最重要的功能是展览和教育,其中展览展品是科技馆的灵魂,教育和提升科学素质是目的。展览展品是科技馆实施展览教育的主要载体。科技馆展品的展示形式,决定了科技馆教育活动的效果。本文从科技馆展览展品本体出发,尝试对科技馆教育形式进行剖析,对科技馆教育活动与展览展品关系现状进行梳理,并对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代博物馆需要建立用展品讲故事的脉络,使展品与参观者之间产生联系,引导参观者的思考,使其收获共鸣和感动。本文列举了欧洲科技类博物馆中较为常见的三类“故事式陈列”典型案例并加以分析,尝试展现它们背后的展览策划思路,即重新诠释展品、重新诠释科技史人物、以及运用“小人物”“小故事”展现“大时代”“大主题”这三种编排故事的模式,以期为中国的博物馆展览设计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全媒体时代,在线科普展览得到发展,本文基于数字互动服务“2-3-6”模型对在线科普展览的应用模式进行研究,主要由2条路径、3个阶段、6大模块共同组成。2条路径为“内容链”和“网络设施链”,综合考虑2条路径和3个阶段而形成的6大模块为:在线科普展品内容创作、内容包装及IP转化、公共传播、传输、云服务以及智能终端设备。在线科普展览的应用,能够打破传统科普展览的时空界限,实现线上和线下结合,将无法用物理手段在线下展示的展品进行数字化,丰富了科普展品的展示形式,提升科技馆的教育属性。在线科普展览未来的方向是内容为王、媒介的跨界融合,并被纳入多元的科技馆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博物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以"抗战与文艺"为主题,通过"文艺与抗战展"、"延安电影团史料展"、"抗战木刻展"、"抗战摄影展"、"梁又铭抗战美术作品展"五个展览,利用馆藏1100多件历史文物和美术摄影作品以及历史照片、历史资料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再现了抗战中文艺和文艺家为抗战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五个具体展览相互关联以及各自的特色,都再现了抗战中不同地区、不同时段、不同艺术形式的历史。展览的整体设计相互辉映,将丰富性的特质用展陈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体现了"历史与艺术并重"的精彩。这一展览展示了国家博物馆在研究利用馆藏文物方面的不懈努力,还表现了国家博物馆在"历史与艺术并重"这一新的发展定位下,在展览策划方面的长足之进。  相似文献   

18.
观众通过展览凝视展品,从而在博物馆空间所建构的物与人的秩序中彰显自我凝视器物的身份与地位。博物馆空间作用中的展览建构,既是对观众身份建构的过程,亦是对器物表征的建构过程,更是对展览文化的书写过程。观众通过凝视展品与建构展览彰显着自我在博物馆空间中的能动性。在博物馆人类学视域中,观众不再是被动参观博物馆的参观者,而是主动参与书写展览文化的能动者。从博物馆民族志的书写到书写博物馆的展览文化,博物馆人类学的视域也从展品扩展至观众,进而反思由博物馆空间所建构的展品与观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纪念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纪念馆出于展览陈列的需要,需要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各类展品,这就造成了档案载体的多样化,尤其是实物档案,已经成为纪念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纪念馆实物档案管理总体状况良好,但存在一些有待规范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在档案展览中,利用档案仿真复制品取代档案原件做展品是目前陈列布展的一种手段.这样既显示了档案内容;又展示档案载体和装潢风貌;还是极好的保护档案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档案仿真复制品在展览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