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分析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遗存特点为基础,论证了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建档的范畴与信息采集方式,并结合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阐释了在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建档中档案收集工作需要处理与注意的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2.
王剑 《陕西档案》2022,(1):30-31
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所建的村落.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传统的村落文化不仅包括有形文化遗产,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具有很高的研究价...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在我国分布广泛,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其活化研究一直在推陈出新。声音资源在传统村落禀赋优厚,特别是在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背景下,在传统村落建设声音档案馆尤为重要。声音档案经过基本形态、功能面向和制播主体的演变,其馆藏建设选择在传统村落,有其成本、审美和注意力经济的优势。通过构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方式,针对性地制播声音文化产品,从而推动声音档案馆建设与传统村落活化共进,在传统村落声音的采录、制播和体制建设上逐渐形成规范,完善声音档案馆的建设,服务并融入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构建中,助力传统村落活化进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连湘  翟倩妮 《档案时空》2017,(10):12-13
新时期随着乡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等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新村庄逐渐崛起,传统村落日渐减少。在文化日益被社会所重视的环境中,保护传统村落的议题被提上日程。传统村落档案具有承载村落历史文化、记载村落文化发展脉络、促进和推动先进村落文化发展、丰富村落文化精神内涵的作用,是村落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的方式和手段。因此,理清传统村落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传统村落档案管理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任越 《兰台世界》2017,(7):10-13
文章从分析目前我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面临的困境入手,提出了文化自觉与传统村落文化建档工作的关系,并阐释传统村落文化建档对提升地区与民族文化自觉,及传承与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村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凝结着历史的记忆,是社会文明的直接见证者。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村落逐步消融在时代的印迹里。为促进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的焕发新生,文章借助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的记忆之场理论,指出传统村落在历史、时间、变迁中凝聚成具有象征意义的记忆场。在此基础上文章剖析了档案部门参与村落记忆场保护的意义,阐释了村落记忆场赓续乡村记忆、留住乡情乡愁、传承文化遗产的功能,并提出了档案部门就如何推动村落记忆场实现功能最大化的策略,以期使档案部门更好地承担起传承、保护、赓续传统村落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7.
王萍 《浙江档案》2022,(10):29-32
传统村落档案分类事关后续科学高效的传统村落档案管理及开发利用,是发挥传统村落档案价值的关键技术环节。遵循档案分类基本原则,评估研判建档阶段住建部门、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中心、档案部门、村民自治模式下传统村落档案类别划分方法。结合实地调研掌握的传统村落档案资源情况,尝试建构具有一定科学性、逻辑性及较强可操作性的传统村落档案信息分类体系,以此为基础形成各传统村落合乎自身需求的传统村落档案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集体记忆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当前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与相关政策,提出了为传统村落文化建档的保护方式,构建了传统村落文化建档式保护的模式,并阐释了建档式保护工作中需要处理的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9.
微传播时代正在显著影响和改变传统村落的传统价值和文化生态。借助新兴传播技术及微媒介平台,推动传统村落文化的现代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与微传播媒介以及现代文化进行协商、融合,进而实现传统村落文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成为保护传统村落、复兴乡村文化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0.
陈阳 《兰台世界》2017,(7):18-22
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鲜活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出现空心化现象,直至消失。本文从档案学的视角,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档保护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鲜活载体,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资源.目前,我国学界已逐渐重视对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研究,但仍有较大空白.本文从档案学的视角,提出对传统村落文化实施建档式保护的思路,运用文献计量研究的方法,以CiteSpace V为文献分析工具,绘制了知识图谱,勾勒出我国传统村落文化建档保护研究的概貌,指出现阶段传统村落文化建档保护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村落遗产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类型,其价值属性得到不断地阐释。从村落遗产的本体、类型和保护主体进行分析,村落遗产的价值涵盖了从历史价值到情感价值,从建筑遗产到活态遗产,从权威遗产到民间遗产等方面。村落遗产的价值认知得到不断丰富,并形成了基于价值的保护方式,包括了建筑景观空间的原真保护、民俗、非遗和村民生活的活态发展以及国家与地方的上下协同等保护路径。村落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发展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与升华,从而助力文化遗产体系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3.
徽州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的程度不高,非典型传统村落的保护程度相对更加滞后,已经慢慢不适应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传统文化所赋予它的差异特色业已消失殆尽。该文以歙县篁墩村为例对非典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延续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其发展滞后的主导因素及保护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顾军  于海霞 《文化遗产》2017,(2):137-144
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背靠九龙山,东临永定河,以烧制皇家琉璃闻名,是有着浓厚历史底蕴的"琉璃之乡",2007年琉璃渠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其琉璃烧造技艺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历史机遇造就了以琉璃烧造业为核心产业的琉璃渠古村落,围绕着这一产业,形成了琉璃渠古村独特的村落空间形态和琉璃烧造、农业、交通运输业组成的产业链,而不同的业态的存在又形成了不同的地缘文化圈(移民)和民俗信仰文化圈,这一切构成了琉璃渠古村落独特的文化生态。当前,琉璃烧造业的生存面临着困境,如何保护琉璃渠琉璃烧造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修复该村文化生态,保护古村传统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库”和“活化石”,在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下,建设数字形态的传统村落文化记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文章在对传统村落数字记忆建构及传统村落档案化保护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档案化保护的传统村落数字记忆建构路径,并以台州古村落数字记忆建设项目为例,对该路径的应用情况进行说明,以期深化对数字记忆建构方法的认识,为档案部门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开展传统村落档案资源建设和深度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闽东是我国畲族人口最多的重要集居地,当地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富浓郁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凝聚了该民族的劳动智慧与风土人情,为畲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记忆,但在村落文化的创新开发上有待加强.在当今文化环境中,闽东畲族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活态开发对当地畲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闽东畲族传统村落的调研考察,主要以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为例,聚焦当地生产生活、建筑空间以及民俗文化,梳理村落文化资源的类型及特征,从而探索现代化语境中闽东地区畲族文化资源的活态开发路径,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文化焕新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赵杰 《传媒》2024,(4):75-77
全媒体时代,在技术与平台的赋能下,传统村落文化正在形成一种极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传播图景,并对受众的乡土记忆、群体认知乃至社会价值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但由于思想、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村落文化传播在主体建设、内容优化、形式革新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境,需要相关主体及时转变思维,采取相应对策进行优化改进,以充分发挥村落文化传播优势效能,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深层落地。  相似文献   

18.
伴随城镇化进程,传统村落日渐消亡,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传统村落抢救活动迫在眉睫.建档式保护作为传统村落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基于不同保护主体形成了官方主控、精英主导和村民自治三种建档模式,文章以三种建档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建档范围、材料组织形式、建档成果三方面分析建档式保护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包括融合多元力量,发动集体智慧,推动传统村落档案建档标准建设以及发挥档案部门专业优势.  相似文献   

19.
"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其保护管理的压力逐渐增大。制定有效的措施要以对该遗产项目属性的确定为前提。"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中西合壁的碉楼与民居、村落附属建筑、竹林、池塘、稻田、河流等构成了和谐而又分层的景观。在这一"文化空间"里还包含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基于属性分析的保护管理,就应该针对遗产的不同属性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文化景观的保护要注意对碉楼本体和民居、村落环境的整治、控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任务繁重,要贯彻"抢救第一"的原则,展开摸底调查,进行多学科保护研究,来实施保护。只有如此,该项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才能够永续保存。  相似文献   

20.
毛红芳 《中国出版》2023,(S1):132-137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祖先的智慧和情感,是人类无形的文化遗产,是古老且鲜活的文化历史传统。近年来国家高度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非遗技艺便属其中之一,同时它也是文化传承不可缺少的部分,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在认识、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