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功能梯度材料(FGM)框架结构的裂纹识别。创新点:1.可接收多裂纹FGM结构在任意高频带中的精确模态。2.提出了一种使用稳定小波转换(SWT)模态和神经网络识别FGM框架结构裂纹的一体化程序。方法:使用动态刚度方法并结合与频率相关的形状函数,填补有限元方法的空白。这些形状函数被认为是频域内振动问题的精确解。结论:1.神经网络与SWT模态振型方法相结合,即使在测得的模态噪声很大的情况下,也能准确评估FGM结构的裂纹深度。2.本项研究中提出的FGM框架多裂纹识别一体化程序也适用于有限测量数据的情况,且这些数据不仅局限于模态,还包括结构的静态或动态挠度。  相似文献   

2.
以高速磁浮交通导轨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高速磁浮导轨结构模型与实测结构模态参数不一致的情况,依托600 km时速高速磁浮车辆及高速磁浮试验线,对12.384 m长的混凝土导轨直道段进行测点布置和振动加速度数据采集.在响应信号中利用小波变换识别导轨结构模态参数,并采用最大坡度法提取小波脊线,分析高速磁浮导轨结构与时速600 km/h磁悬浮车辆相互作用振动特性的频率参数和振动模态.建立导轨结构模型来更新目标函数,采用反复迭代法更新和修正初始导轨模型,获得与实际结构相符合的高速磁浮导轨模型结构.结合18自由度的高速磁浮列车车轨耦合动力学模型,验证了更新后导轨模型在动力响应计算方面的精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与最大坡度法的模型更新方法具有识别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可有效获得符合实测结构模型参数的精确导轨模型,确保车轨耦合动力分析计算的正确性,该方法同样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其他结构的模型更新.  相似文献   

3.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建立汽车扰流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预应力模态分析.采用子空间法提取预应力模态分析结果,获得各种不同车速下的汽车扰流板各阶固有频率和主振型,与不考虑预应力的模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预应力提高了扰流板的各阶固有频率.随着车速的提高,各阶模态频率也不断增大,但低阶模态频率的变化比高阶模态频率变化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悬索桥运行模态识别(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联合应用峰值法和互谱法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新的主梁振型优化方法.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润扬大桥悬索桥的运行模态识别系统中,利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采集的振动响应数据获取结构的模态参数.作为应用实例,对台风麦莎作用下的主梁、主缆和桥塔振动响应数据进行了模态参数识别.结果表明:主梁部分振型的模态频率不仅能从主梁的振动响应识别出来,而且能够从主缆和桥塔振动响应中识别,主粱、主缆和桥塔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振动.此外,将运行模态的识别结果和成桥之初的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二者识别结果整体上吻合较好,但运行模态系统识别的部分振型模态频率,如L1和L2,发生了较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了发展宏应变模态识别技术并提高其在土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适用能力,提出了运行宏应变形状的概念及相应的获取方法,并进一步识别了宏应变模态,以适用结构处于不断变化的未知激励环境.所提新技术的核心是基于宏应变传递率函数在系统极值点独立于激励源并收敛的独特性质.通过对一个三跨连续梁结构模型进行力锤激励,对所提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同时将识别结果与未知激励条件下最常用的峰值拾取法(PP)和随机子空间法(SSI)以及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联合了多次测试数据,在不同加载工况下,其识别结果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也表明分布式应变传感系统在运行结构宏应变模态识别及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6.
车身结构模态分析是车身NVH特性研究的重要内容,识别车身系统模态对避免车身结构与声腔共振、降低车内噪声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某轿车车身为例,利用有限元法建立车身结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计算,从而获得车身结构的模态频率和变形部位.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音频和视频载体中的情感识别准确率,采用混合卷积神经网络和递归神经网络编码和集成视频与音频信息来源.通过智能的音频技术,从音频信号提取底层特征,然后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抽象出高级特征,最后送入递归神经网络捕捉时间维度上的语调变化.作为对比,使用二维卷积神经网络和一个类似的卷积神经网络捕捉动态面部外观变化.该方法在2016年度中国模式识别会议提供的中国视觉与听觉情感数据库上达到了41.15%的平均精确度,相比会议基准算法的准确率提升了16.62%.证明所采用方法在情感信息识别中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挖掘天线平行T形薄壁件结构焊接装配特性之间的关联映射关系,考虑焊接方向、焊接夹具夹持和释放时间、固定约束和焊接顺序等因素,采用有限元仿真进行焊接特性分析,揭示焊接特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同时,采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小波神经网络(WNN)和模糊神经网络(FNN)等机器学习算法,预测薄壁件焊接的多重特性,以反映其变化趋势和映射关系的正确性.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和小波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相比,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所预测的焊接变形、温度和残余应力值的相对误差最大的均值分别小于4.8%、1.4%和4.4%.结果表明,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的焊接特性结果优于其他2种方法.此外,针对不同焊接工况下的变化分析结果亦表明,焊接变形、温度和残余应力之间在某一时间段确实存在相应的关联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9.
商用车驾驶室声腔声学模态试验与计算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声学模态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与声学模态的求解方法;以某商用车驾驶室内声腔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声腔有限元简化模型的建模方法,以及多参考最小二乘复频域模态参数识别(Poly Max)方法的原理;论述了驾驶室内声腔声学模态试验的方法和步骤.结果显示,与试验模态频率相比,计算模态频率的误差率在6%以内,试验与计算的模态振型基本一致.这表明文中驾驶室声腔有限元简化模型的建模方法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温度对大跨度桥梁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针对大跨度钢箱梁悬索桥,本文采用数值方法分析日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静力响应,对比设计车荷载,以评估温度静力效应的影响。创新点:1.基于数值方法对比大跨度悬索桥温度静力效应与设计车荷载效应,评估温度效应的影响;2.阐明悬索桥主要构件温度效应对总体温度效应的贡献及相互之间的影响。方法:1.建立现场环境和结构响应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并进行长期监测;2.通过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方法实现桥梁温度荷载和温度效应的精准数值计算。结论:1.温度对大跨度悬索桥跨中位移的影响明显,其一天的变化约是设计车荷载位移的10%;箱型主梁横向温差是导致桥面横向倾斜的主要因素。2.箱梁温度应力显著大于车荷载引起的应力;部分次要构件的温度应力成为主要荷载效应。3.主缆竖向倾角越大,温度应力越大;吊杆温度效应主要受其长度和两端相对变形的影响。4.桥塔温度效应不仅受其自身温度的影响,也会受到来自主缆温度响应的较大影响。5.本文结论是基于一天温度变化的影响,而温度效应在更大时间尺度上的影响会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结构损伤识别的准确率,将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引入到结构损伤诊断中.在介绍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理论、功能模型、级别分类和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将2种或多种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提取的损伤特征向量进行特征级融合,建立了基于信息融合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在钢筋混凝土板损伤试验中测试其模态信息,利用基于信息融合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进行裂缝位置识别,并与单独使用模态应变能法和柔度法进行损伤识别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基于特征级信息融合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单一损伤识别方法无法识别的结构损伤,对于多位置损伤识别亦有效果.基于信息融合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损伤敏感性.不同的信息融合算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在实际结构健康监测中,要通过详细分析选择合适的多源信息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实测动响应和桥梁健康状况的实质性联系,提出用双层模型修正方法修正叠合梁斜拉桥理论计算模型.以实测固有频率为第1层修正目标,采用人工调节方法,在可靠范围内变化桥面板质量、网格划分密度、混凝土模量及边跨压重等参数修正模型的动力特性;然后以GPS实测动响应为第2层修正目标,通过逐步减小结构各向刚度EI模拟桥梁整体刚度损伤,采用有限元迭代的方法修正模型的挠度值.以南浦大桥为例,对其进行有限元建模,并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模型修正.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第1层模型修正,频率误差的标准偏差小于7%,比初始误差有明显改善;经过第2层模型修正,桥梁跨中挠度误差小于10%,桥梁结构各向刚度EI下降约20%.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针对钛合金损伤在役监测需要,提出了采用声发射实时动态监测技术.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建立钛合金板结构模型,并对其中不同类型、不同上升时间与不同传导距离的裂纹源开展研究,利用小波方法和频散曲线分析声发射源的特征频率与模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设定适当的上升时间与传导距离时,不同类型的声发射源有着不同的特征频率与模态,根...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 1 The safety and security of bridges have come to be a particular concern by engineers and managers in the recent decades. With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a number of highway bridges are expected to be monitored automatically in a monitoring center far from the field. But it is difficult to accomplish the remote monitoring process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in which the state information of bridge have to be collected manually and the data processing done…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的润扬悬索桥有限元模型修正与验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润扬悬索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自振特性分析,同时计算了各种工况下大桥的应力及位移响应.基于灵敏度的物理意义以及罚函数的思想,提出了一种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的新方法.该方法仍以自振特性为目标函数,以结构设计参数为待修正参数,但设计参数的上下限根据测试所得静力响应值和理论值的对比以及工程经验来确定,因此静力响应可用于验证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数据及提出的方法对大桥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与验证,得到了能够较好地反映大桥整体动静力性能的有限元基准模型,为润扬悬索桥的健康监测和损伤预警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频率的结构损伤识别结果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引入计量经济学中处理非平稳信息的协整概念来消除温度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将结构正常运营状态下采集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计算得到协整余量,再根据统计方法选取协整余量的控制线。监测中若频率的协整余量超过该控制线,即认为结构发生损伤。采用上述方法对某实际悬索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有效识别悬索桥主梁、主缆和吊索的损伤,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A three-step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tructure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and avoid serious accident. In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frequency and difference of modal curvature (DMC) are used as damage indexes. Firstly, the detection of the occurrence of damage is addressed by the frequency or the square of frequency change. Then the damage location inside the structure is measured by the DMC. Finally, with the stiffness reduction rate as a damage factor, the amount of damage is estimated by th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he three-step damage identification method has been validated by conducting the simulation on a cantilever beam and the shaking table test on a submerged brid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damage identification problem in theory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为超大跨度斜拉桥抗风设计与抖振控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ANSYS建立了苏通大桥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MATLAB平台模拟了苏通大桥三维脉动风场。考虑主梁断面气动自激力,进行了苏通大桥抖振时域分析。根据苏通大桥动力特性和抖振时域分析结果,重点分析了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用于抖振控制的参数敏感性。考虑MTMD的控制效果、建造费用、施工难度及鲁棒性等因素建立了关于MTMD设计参数的目标函数,并基于一阶优化算法进行目标函数最优解的非线性搜索,据此获得了MTMD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设计参数。重要结论:1.苏通大桥侧向抖振位移主要由第一阶侧弯振型控制,竖向抖振位移主要由第一阶竖弯振型控制;2.MTMD的控制效果对设计参数的变化十分敏感,其中质量比和频带宽敏感性更强;3.MTMD的最优设计参数可以通过一阶优化算法获得,并可通过零阶优化算法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4.采用优化后的MTMD设计参数,苏通大桥的抖振响应可以得到明显抑制,且侧向抖振控制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供热管网泄漏检测策略,利用图论理论构建了一个基于空间管网的泄漏工况水力计算数学模型,得出节点泄漏和管段泄漏工况下管网各点的压力变化情况.然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一个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热管网泄漏诊断系统.该诊断系统可根据管网中压力监测点的压力变化定位泄漏管段,实现对泄漏点位置的初步估计.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诊断系统对泄漏管段的预测准确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0.
唐义静 《海外英语》2012,(10):257-260
Business letter with friendly modality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represent the best advantage of one’s self and firm. The paper in vestigates modality in business letter according to Halliday’s view on modality. The modal devices mainly cover modal operator, modal ad junct, and modal cohesion. By means of binary approach modal logic is tentative divided into: perfective and imperfective; positive and neg ativ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or explicit and implicit; high, median and low value. Modal devices or modal logic has formal and semantic level. Modality is regarded as a potential analyzing method to business text in this pape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is for understanding modal expression in business letter, meanwhile, this is a way to better understand modal logic, and to better use modal device in business let 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