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钟书的《围城》,描写了抗战时期从上海到西南后方的一群受过洋化教育的上层知识分子,在感情和名利场中互相倾轧的灰色生活,展示了他们内心的彷徨无助、精神的空虚无聊和爱情的虚伪无奈。小说展示的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实质隐喻着整个人类的宿命。而小说最吸引人的是其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它机智俏皮、尖锐深刻、幽默诙谐,让人常常拍案叫绝。其中,比喻又是最显眼的亮点,  相似文献   

2.
《围城》比喻艺术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城”是一个大比喻。小说《围城》又是一个比喻的大世界。情感,接通了本体与喻体;思想,蕴藏在比喻的深层;设喻新颖独特,别出机杼;博喻联珠,曲尽幽微:是《围城》比喻艺术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详细统计和分析了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中所使用的500多处比喻,运用语境理论,指出其中有80多个比喻的使用是不恰当的。通过对部分典型比喻的深入分析,揭示出不恰当的具体表现是比喻的俗化、雅化和泛化倾向,阐明了这些比喻所带来的消极后果。进一步剖析了比喻俗化、雅化和泛化的深层原因;钱钟书先生的类化意识。从而消解了笼罩在《围城》比喻上的神秘面纱,还《围城》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比喻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修辞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文章试着从比喻喻体选择的独特性、喻材的广泛性、比喻形式的多样性三个方面,来分析钱钟书《围城》中这些个性化的比喻,特别分析了钱先生对比喻这种修辞格创新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围城》的比喻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文学史家曾说:“综览五四以来的小说作品,若论文字的精彩、生动,《围城》恐怕要数第一。”而正象钱钟书先生自己所讲的“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围城》的语言特色中最为成功突出的又当推其比喻艺术。其比喻的诡奇新鲜、丰富多彩、妙语连珠已达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本文试从三个方面稍作论述。  相似文献   

6.
小说《围城》能如此生动形象地塑造了抗日战争时期知识分子“一类人物”,这与它语言表达上的独到之处不无关联。本文就小说《围城》中精彩纷呈的比喻,谈一些粗浅的感受。(一)一语破的式比喻文学作品语言要生动形象,要讲究文采,而比喻可以说是较能体现生动形象和讲究文  相似文献   

7.
一位文学史家曾说:“综览五四以来的小说作品,若论文字的精彩、生动,《围城》恐怕要数第一。”而正像钱钟书先生自己所讲的“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围城》的语言特色中最为成功突出的又当推其比喻艺术,其比喻的诡奇新鲜、丰富多彩、妙语连珠已达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本文试从三个方面稍作论述。  相似文献   

8.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品,是我国长篇小说的经典之作,其中的比喻修辞艺术处处都体现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功底和语言艺术修为。详细、透彻的研究本书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对于今后的写作方式和写作手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围城》是大学者钱钟书先生写于20世纪40年代反映知识分子情态的长篇小说。而这部书最为突出的当推其比喻艺术。《围城》的比喻数量繁多,全书有将近五百个比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界泰斗钱钟书先生的著名长篇《围城》一书中,贯通中西的新譬妙喻共计700多个,形成钱钟书艺术风格一大特色。文章就书中的比喻从艺术功能、修辞方法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高度评价钱先生在运用比喻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杰出贡献。真可以说,如果没有“围城”的比喻,就不会有《围城》杰作,如果没有那许许多多机趣横生的妙喻,也很难作出“新《儒林外史》”的断语。  相似文献   

11.
一位文学史家曾说 :“综览五四以来的小说作品 ,若论文字的精彩、生动 ,《围城》恐怕要数第一。”而正像钱钟书先生自己所讲的“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 ,《围城》的语言特色中最为成功突出的又当推其比喻艺术 ,其比喻的诡奇新鲜、丰富多彩、妙语连珠已达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本文试从三个方面稍作论述。知识性钱钟书学贯中西、知识渊博。《围城》是比喻的喻体融入科学、文学、哲学、历史、宗教、艺术、民俗、掌故等诸方面的知识。阅读此书 ,象进入一个繁茂的花园 ,令人目不暇接。作者以非凡的想像力和广博的知识把喻体和本…  相似文献   

12.
比喻是一种历史最悠久,运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因其具有清新自然、生动形象、新颖奇特的特点.因而历来为人们所喜爱.钱钟书先生对她更是情有独钟.《围城》中的比喻融聚智慧、饱含哲理、活泼生动、幽默风趣.作者把内心深处的深刻感受、人生体验和对时世的态度不露痕迹地用比喻外化成文学语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钱钟书式的比喻".《围城》这部作品历来都脍炙人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里面的比喻生动形象、巧夺天工,极大地满足了读者们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3.
设喻新奇、寓新精辟,成串使用、妙语联珠,幽默辛辣、耐人回味的比喻风格,给《围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本文拟对《围城》的比喻艺术做一下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钱钟书先生说:“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其《围城》语言幽默风趣,遣比设喻常常出人意外,“解颐趣语能撮和茫无联系之观念,使千里来相会,得成配偶”,读来使人愈觉趣味盎然。纵观《围城》全书,行文中间,议论之处,妙语珠联,富有哲理的比喻府首即拾,层出不穷。这些像珍珠一般的比喻,幽默诙谐,新颖奇特,多姿多彩,耐人回味,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何文斌 《考试周刊》2012,(66):16-16
本文通过分析《围城》中人物形象的描写特征,说明钱钟书小说的描写手法独树一帜,以饱含激情的言词和形象的比喻,使人物的刻画惟妙惟肖,生动逼真,从而达到反映社会、揭示现实之功效。  相似文献   

16.
“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引自杨绛《钱钟书与(围城)》)这是钱钟书在拒绝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如今,这句幽默、机智,而又语气委婉的比喻句,已成为钱先生一句名言而流传甚广。而作为其代表作之一的长篇小说《围城》中类似这样的比喻句更是琳琅满目,精彩纷呈,钱钟书先生在此书中比喻句的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相似文献   

17.
钱钟书在其《围城》中大量引用比喻以加深讽刺力度,随之产生机智的幽默效果。结合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即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源语读者对源语的反应基本相同,通过考虑特定文化语境来分析译例的方法,并提出一些改善译法,以求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围城》运用了许多奇特的比喻,本文着重论述这一小说所用比喻的情感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简直是比喻之城。该书创制的比喻,多达七八百条,有些“条”里又包含好几“个”比喻,而且大多数比喻幽默机智,出神入化。《围城》倾倒众生,连批评和攻击也令人叫绝:“《围城》是一幅有美皆臻、无美不备的春宫图,是一剂外包糖衣、内含毒素的滋阴补肾丸……钱钟书是穿了裙子的男人。”  相似文献   

20.
《围城》的书名本身就是比喻;《围城》中充满了比喻,就像山坡开满了鲜花。《围城》通过比喻来描绘士林世相,揭示人生忧欢,引发沧桑慨叹。比喻之于《围城》,正如眼睛之于龙、领带之于西装、硕果之于青枝、金苹果之于银盘餐具,有点睛添花之功,出神显韵之效,漾情溢趣之用,增厚加深之妙。研究《围城》必须研究《围城》的比喻。而研究《围城》的比喻,又必须研究《围城》的比喻的学者视野。因为,钱钟书是一个学者小说家,《围城》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唯一的一部学者小说。离开了这两个前提,是难以真正深得《围城》比喻的堂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