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5年,冼星海出生在澳门的一个贫苦渔民家庭。1938年到延安,担任鲁迅美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他创作了《人民交响乐》、《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等著名音乐作品。这些作品曾激励千百万人民为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而英勇奋斗。  相似文献   

2.
于冼星海的母亲叫黄苏英,是海学习音的启蒙老师黄苏英原一位农村女,在冼星出生之前,夭去世了 ②夜晚.母亲怀抱儿子,拍着,摇着,轻声唱起摇篮曲《杨树叶儿》这是冼星海来到人间听到的第一支歌 ④冼星海13岁时,母亲带他来到广州,靠给人家洗衣服挣几个钱,供儿子到半工半读学校学习冼星海参加了学校乐队,很快显露出他的音乐天赋二③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才,母亲支持儿子读书,学习英 ⑥冼星海从小受到母亲的良好教育,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他终于成了人民音乐家,创作了亥黄河大合唱》等优秀作品 ③‘哎嗬哟嗬,铁打肝铜打肺,立实心肠去挨世!亲用这首搬运工人…  相似文献   

3.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听着这激昂奋发的音调 ,人们的思绪又回到那炮声隆隆的战斗岁月 ,不禁想起了这首战歌的曲作者、我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先驱———聂耳。聂耳 ,原名聂守信 ,1912年2月14日出生在云南的一个中医家庭。4岁时丧父 ,全家的生活全靠母亲来维持。聂耳上小学时 ,学习十分刻苦 ,成绩很突出。由于家里生活拮据 ,买不起课本 ,他就用自己手抄的课本来学习。初中毕业后 ,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省立师范学校。求学期间 ,他不仅是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 ,而且是文艺、体育活动的积极分子。他…  相似文献   

4.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聂耳作曲的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唱走了黑暗,唱来了希望;在歌声中,一个旧世界走向死亡,迎来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 聂耳,原名聂守信,1912年2月15日出生于昆明甬道街一个叫“成春堂”的小中药铺里。 聂耳在童年时代就受到云南丰富而优美的民间音乐和地方戏剧的熏陶。聂耳的母亲是一位擅唱民间歌曲的傣族劳动妇女。她常给聂耳唱一些优美动听的曲调。这些曲调,就像种子一样深深地印在了聂耳幼小的心灵里。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现代音乐史上享有显赫声誉的聂耳,是位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被称为“人民音乐家”。  相似文献   

6.
“人民性”是艺术的最高追求,冼星海和施光南是近代音乐史上仅有的两位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作曲家,他们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创作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音乐作品的“人民性”表现出一定差异。冼星海生活在抗战时代,他的作品的“人民性”主要体现为“救国救亡,反抗侵略”;施光南是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位作曲家,浓浓的“乡国之爱”成为其作品“人民性”的核心主题。冼星海与施光南音乐作品“人民性”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他们都牢牢把握时代主题,把滚烫、赤诚的爱国热情融入音乐创作,把民族音乐的灵魂贯穿于创作生涯,奏响时代的最强音符。文章试通过比较冼星海和施光南音乐创作的“人民性”,探索他们成为“人民音乐家”的原因,力图为现代中国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音乐始终是战斗的武器。歌手的声音,可以唤起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近来,《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相继推出共产党员冼星海、聂耳、麦新等音乐战线的丰碑人物,缅怀他们以激昂  相似文献   

8.
陈琪 《中学科技》2011,(2):23-23
自然界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音乐家,其中植物“音乐家”占据着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我家养了几条小金鱼。后来我慢慢地发现,它们不只是鱼,而是“音乐家”。小金鱼们的眼睛鼓鼓的、大大的,像黑珍珠似的直盯着你,嘴里还不时地吐着泡泡,仿佛是个吐泡泡机。它们长着胖乎乎的身体和一条不长不短的尾巴。我给它们安了个家,放在钢琴上。  相似文献   

10.
椿桃 《音乐世界》2021,(1):42-45
在与祖国分离的日与夜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对《黄河大合唱》重新进行整理加工,最终完成了他音乐生涯中最重要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电影《音乐家》根据冼星海在阿拉木图的经历改编,讲述了那段不为人知的岁月与故事。  相似文献   

11.
12.
《学子》2004,(8):42-42
“冼星海(中国现代作曲家,1905—1945),你收罗这么些玩艺儿干啥?是打算开饭铺,还是留着将来冒充假古董?”一位同志指着冼星海床底下的一堆碗碟盆罐开玩笑说。冼星海笑而未答。  相似文献   

13.
于爱青 《山东教育》2002,(34):34-34
《小音乐家扬科》是根据波兰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亨利克·显克微支的短篇小说《音乐迷扬科》的主要内容改写而成的。课文记叙了一个酷爱音乐的波兰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遭受毒打、含恨死去的悲惨故事。这个典型的事例正是那种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丑恶社会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制度的憎恨和对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全文以扬科对音乐的“爱”和其命运的“惨”为线索,将具体、形象、生动的内容连缀成一篇令人悲泣、感人至深的文章。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从酷爱音乐的扬科的悲惨命运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乡下一家并不豪华而且有些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楼上传来的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如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相似文献   

15.
话说唐朝初年.洛阳一古庙的和尚正在佛堂诵经念佛,忽闻身旁一石磬不敲自鸣,吓得他大声疾呼:“不好了,妖怪作乱了!”惊惶失措地逃出殿外。  相似文献   

16.
读前猜想在zài雨yǔ点diǎn落luò下xià、彩cǎi虹hón变biàn幻huàn、群qún星xīn闪shǎn烁shuò、植zhí物wù生shēn长zhǎng、树shù叶yè飘piāo零lín、冰bīn雪xuě融rón化huà之zhī时shí,你nǐ会huì有yǒu什shén么m e奇qí妙m iào的de感ǎn受shòu。在zài大dà洋yán洲zhōu的de树shù林lín里lǐ有yǒu一yì种zhǒn鸟niǎo,它tā那nà长chán长chán的de尾wěi巴b上shàn羽yǔ毛máo朝cháo天tiān竖shù起qǐ,就jiù像xiàn是shì希xī腊là的de七qī弦xián竖shù琴qín。它tā有yǒu个è好hǎo听tīn的de名mín字zi,…  相似文献   

17.
傅雷的家中当年时常高朋满座,来客大都是社会名流贤达,他们聚在一起论人生哲理、谈文学艺术。那时,傅雷的两个儿子傅聪和傅敏还年幼,傅雷认为小孩子不懂事,不让他们在家里打扰大人谈话,更不允许他们随便插嘴。但是两个小孩天性好奇,总想在大人中间表现自己。父母越是不让听,小孩就越是想听。  相似文献   

18.
冼星海     
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禹,出身于澳门贫苦船工家庭。1918年考入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小提琴。在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半工半读时,就参加乐队并担任小提琴、单簧管演奏员,还担任指挥。1926年,先后就读干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选修小提琴。1928年入上海音乐专科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钢琴。  相似文献   

19.
神秘的动物王国是一个美妙动人的音乐世界,那么,动物"音乐家"是怎样发出种种动听多变的声音呢?鸟儿的发声器叫"鸣管",也是长在喉咙里头。鸣管里有像薄膜一样的韧带,当它们啼叫的时候,气流通过鸣管振动韧带,歌儿就唱出来了。  相似文献   

20.
冼星海     
正(1905~1945)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名言解说】在抗日战争中,冼星海创作的音乐,曾鼓舞着无数八路军战士英勇杀敌。这时,他的音乐是战鼓,是号角,给人们带来无比的勇气。同事,它也是甘甜的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给人们带来最大的快乐。【名人简介】冼星海,中国作曲家。广东番禺(今广州)人,生于澳门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