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几年前,在公共汽车上曾发生过一件惨案。 众乘客在拥挤中上车,有人不慎踩到了另一个人的脚背,于是发生口角,到汽车开动还在争吵不休。这时其中一人举起手中的雨伞,指着对方不停责骂,不料汽车一个颠簸,金属的伞尖不偏不倚地戳进了对方的太阳穴,  相似文献   

2.
好几年前,在公共汽车上曾发生过一件惨案。众乘客在拥挤中上车。有人不慎踩到了另一个人的脚背,于是发生口角,到汽车开动还在争吵不休。这时其中一人举起手中的雨伞,指着对方不停责骂,不料汽车一个颠簸。金属的伞尖不偏不倚地戳进了对方的太阳穴.致其当场身亡。一个小小的纠纷.却酿成一桩刑事案件,  相似文献   

3.
好几年前,在公共汽车上曾发生过一件惨案。众乘客在拥挤中上车,有人不慎踩到了另一个人的脚背,于是发生口角,到汽车开动还在争吵不休。这时其中一人举起  相似文献   

4.
有位作家感慨:“人生啊,如果赏过一回痛快淋漓的风景,写过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与一个让人赏心悦目的人错肩,也就够了!”于是常常于不经意间在人群里寻找让人赏心悦目的人。让人赏心悦目的人温润平和。他们就像波澜不惊的河流,一年四季无论风云变幻还是世事变迁,  相似文献   

5.
我在美国的3个月,从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回到家里,路上常常要碰到的事情是,每到一个路口,一旦有车,它们必定让人先行。这是什么道理呢?一般人都说,这是西方人比较"以人为本"。一开始我也这样想,但是后来才知道,其实在他们的交通规则里,有一个"路权"的观念。路权,就是眼前这条路,人人有权,而且这个权利是平等的。  相似文献   

6.
委内瑞拉的奥古斯托·菲格罗亚在访问中国后,通过前后对比,发表了一篇观感。40多年前,我应中国共青团的邀请访问了中国,在5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访问了北京、武汉、大寨和上海。当时,首都北京街头汽车很少,餐馆和娱乐场所也不多。在我们访问过的城市和农村,人们都穿着深蓝色的衣服。那时给我们的解释是国家还很穷,如果要让每个人都穿上不同花色的衣服,代价太大了。1999年,我又重赴中国,访问了北京、西安、杭州和上海。这一次的经历和以前比起来真可以用“天上地下”来形容。现在的北京是个雄伟的大都会,有现代化的公共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饮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  相似文献   

8.
一天,我去某文化单位参加一个活动,竟然发现了两个错别字。一个出现在大楼门口挂着的一块牌子上:“XX市4421工程蓝球基地”,“篮”错成了“蓝”。另一个出现在会议室的墙壁挂着的宣传报上,那里有一句陶行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的话,但这里把陶行知写成“陶行之”,让人哭笑不得!我想:一个“文化单位”...  相似文献   

9.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坐在8路公共汽车上,准备到儿童乐园去玩玩。开车的是一位长得很漂亮的女司机,驾车技术也很好。一路上,每上来一位客人,她都要问一声好。坐过她车的人,都连连称赞她。我想:不就是为了多赚点儿钱吗?可是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看到了她确实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相似文献   

10.
万迅 《成长》2006,(9):56-57
刚来英国,就听说在英国看病是不要钱的,如果患上什么急病重症,就连药费也不用出,而且这项福利无论英国本地人,还是在这里合法居住半年以上的外国人都可以享受。我对这样的医疗制度很是雀跃,一直等着哪天可以体验一番。但很多朋友又抱怨,说想看英国的免费医生得预约很久,如果有大病的话,人都拖死了也未必来得及见上医生的尊容。而且药费奇高,一个小感冒动不动就开20多英镑(折合人民币近300元)的药,所以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这一席话有点像冷水,我的热惰也减退了大半。但后来我亲身感受了一下英国的GP surgery(医疗福利),总体感觉还不算太差。  相似文献   

11.
汪琳 《农村教育》2006,(7):105-105
当一个被人们称为信息化的社会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时,电子计算机这位现代社会的“天之骄子”也随之走进了千家万户。即便是偏僻的山村学校。由于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开通,也享用到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与此同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也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师生们的新“宠儿”。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改中许多新名词泛滥,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了,把明白的事情说糊涂了;而且,过分强调理论的引用。例如,我们学校进行说课大赛。评分标准有一条:要有理论支撑。我是评委,我就注意听选手们的理论,他们用的比较多的是“建构主义理论”,我看了书,看了很多遍,也许是我太笨,我就不明白,到现在也说不出来。曾经有一个实习生来找我,说是要应聘,要说课,我看材料,竟然也有“建构主义”,我问:“什么是建构主义?”她说不知道,但是现在说课都在用!这样搞下去,实在是教育的悲哀!  相似文献   

13.
我在广州遇到一个年轻的创业家,他用最简单的组织精简之法,提高了战斗力,也提升了士气。那个创业家得意地告诉我,他公司创造高绩效的秘诀是“五人工,三人做,四人薪”。他要求每个人全力以赴,但也给大家比较高的薪水,把五人的工作,让三人来做,但是给大家四个人的薪水,每个人都多了约30%的所得,所以大家都努力工作,而公司也少发了一个人的薪资。我问他:“员工知道公司赚了一个人的薪资吗?”他说:“不知道。这是我心中的盘算,我没有向员工宣布。”  相似文献   

14.
邓睿 《上海教育》2014,(12):68-69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人不接受教育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教育:让人成为人”这一命题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而如何论证这一命题?德国教育哲学家博尔诺夫在《教育人类学》一书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时下,网络已成为时尚的代名词,越来越炙手可热。青少年也不甘落后,纷纷加入上网的大军中,他们利用网络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结交新朋友……网络正日益改变着他们的生活,网络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舞台。然而,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网络传递的信息中时常裹挟着不良的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很多青少年因此荒废学业,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严重损害了身心健康。网络犹如天使与魔鬼的统一体,让人欢喜让人忧!那么,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如何…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读书的功用,很多人都有论述。宋真宗著有《劝学文》,言尽读书的妙处。在古代,学而优则仕一直是文人学子追求的目标。一朝科场扬名,富贵荣华如探囊取物,只有不敢想,没有不能拥有的。所以许多人皓首穷经,也是理所当然的事。现在人们的读书观在悄然发生变  相似文献   

17.
说话、发言、到人前发言,站到讲台上发言,随着环境和位置的变化,人的感觉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人的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小学生从原座位上发言到走上讲台发言,就路程来说,是几步之远,就他的人生来说,却是一大步,就地点来说,一个小小的讲台就像是他人生的一个大舞台;对小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购买汽车。如今汽车似乎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一些人认为离开汽车就不能生存。然而,我认为汽车对我们而言与其说是交通工具,不如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试想,在中国,如果每个人都有一辆汽车,那么会怎么样呢?事实上,这不是一个难以想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艺谋的每一部影片都有新的引入之处,然而,其艺术创作过分追求外在的功利目的,回避了内在目的性,这就导致了他的影片的华而不实,其形式的创新固然有关不容忽视的价值,其内容的单薄也是极为严重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购买汽车。如今汽车似乎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一些人认为离开汽车就不能生存。然而,我认为汽车对我们而言与其说是交通工具,不如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试想,在中国,如果每个人都有一辆汽车,那么会怎么样呢?事实上,这不是一个难以想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