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女儿同行     
当女儿能用那稚气的眼神观察周围的人或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诸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晚上为什么会有星星”“为什么会有好人和坏人”等问不完的“为什么”。女儿初入小学时,涉及的“为什么”更是让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于用“是好人还是坏人”来评价一个人,小小说《好人坏人》中的“儿子”便是这样。一个人在面对具体生活情境时的应付方式,就成为我们评价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的事实依据。就一件事来说,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就是一件好事;就一个人来说,能够时时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就是一个好人。这看起来似乎只是个人所共知的常识,但一遇到具体情况,它就会变得很复杂。所谓的好人未必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好事,而所谓的坏人未必就没做过一件好事。于是,好与坏之间看似泾渭分明的界限就变得模糊暧昧起来。小说中“爸爸”的朋友,时而…  相似文献   

3.
我上常识课“认识燕子”,当我讲了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以后总结说:“燕子会捉害虫,保护庄稼,它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喜爱小燕子,更要爱护小燕子。“老师,坏人也喜欢燕子吗?”突然,一个叫森辉的男孩子这样问。我愣了一下,随即反问他一句:“你说呢?”他回答说:“不喜欢!我又问他为什么,他答得头头是道:“因为燕子会捉害虫,保护庄稼,没有燕子,庄稼就会被害虫糟踏了,我们就会饿死。坏人整天想害好人,巴不得好人都饿死,所以坏人一定不喜欢燕子。”显然,孩子的思维是幼稚的。但是一个6岁的幼  相似文献   

4.
“50后”小时候看电影老是缠问大人:“好人?坏人?”那个时候强调阶级斗争,银幕上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这一代人小时候以为全世界只分这两类人。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回答是喝止:“介烦的!…‘什么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相似文献   

5.
日出日落,潮涨潮退,物物不灭,生生不息…… 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结束。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生命的倒计时;人活在当下,要惜秒如金,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每一秒都是下一秒的“过去”;产房、墓地是人生最平等的两个地方,不论是富人和穷人、好人和坏人,在这两个地方都是一样。  相似文献   

6.
红脸和白脸     
有个县官,最怕动脑筋审案子。来了打官司的,他就问人家:“你们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你说这有多可笑呀。有一天,这县官审案审得烦了,就叫师爷陪他去看戏。戏台上有涂红脸的,有涂白脸的,县官又不耐烦地嚷起来:“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师爷就解释说:“老爷,红脸是好人,白脸是坏人。”“原来如此!”县官忽然灵机一动,“那么,师爷,你快帮我写个告示:凡是好人,一律涂成红脸;凡是坏人,一律涂成白脸。这样我审案子的时候就不会搞糊涂啦。”师爷当然不敢不照办。告示刚贴出去,就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一帮盗贼到染坊里去抢红颜料了。当时附近的一个戏…  相似文献   

7.
郭兰英很早就提出了入党申请,而且一直为之努力了几十年。但是,每次在党组织审批新党员时,她都因为群众意见太多而不能如愿。 又一次新党员评审会开始了。一贯以仗义执言著称的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老院长、著名词作家乔羽,此时照样心直口快:“我说郭兰英是有100条缺点的好人!”如此一句开场白顿时让人惊异了。“因为郭兰英的大节太好!那年胡宗南包围延安,我们队伍往外撤,革命呈现的是低潮之势嘛!郭兰英那时唱山西梆子刚成名,人家不去挣名角大钱,却跟着我们的队伍走,才16岁呀!就这么着参加了革命。你们说这是不是大节?文化大革命中,有的人想叫‘江青同志’注意到自己,可郭兰英怎么拉也拉不去,偏偏不跟你‘四人帮’合作。这样的大节,让不让人敬佩?”这时会场上的气氛活跃了,有的人听得甚至眼圈也红了。只听老院长继续说:“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我希望我们的党宁可收有缺点的好人,也不能接纳仅仅表面上存在所谓‘优点’的坏人!”  相似文献   

8.
最好的态度     
马德 《学习之友》2014,(2):60-61
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这都很正常。刻意去讨人喜欢,折损的只能是自我的尊严。不要用无数次的折腰,去换得一个漠然的低眉。纡尊降贵换来的,只会是对方愈发的居高临下和颐指气使。也不能借用“喜欢”这种情绪,分出好人和坏人来,否则有失偏狭。  相似文献   

9.
小的时候,我们常常喜欢用好人或者坏人来定义一个人。看电影的时候,总是先要分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然后对好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而用憎恨去对待那些坏人,觉得他们简直死有余辜!我也是这样长大的。但在日渐长大的过程中,我慢慢知道,其实,我们身边的人是不可能被简单地分成好和坏两类的。因为一个人本身是很复杂的,而且又在不断变化。随着我们的观察力和阅历不断丰富,我们对人的认识才开始走向客观。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初衷。祝老师可以说是一个典型。他的原型曾经就生活在我的身边!我那时上初中,开始按自己的标准来划分…  相似文献   

10.
<正>好人比坏人好的地方是,让人轻松。在好人那里,你可以城门四开,你可以卸下伪装,你可以露出破绽。一句话,你可以活到足够真实。跟坏人在一起就不一样了。你未必会跟着变坏,但一定会变质。不自觉地,就会多了心眼,多了腔调,多了机巧,多了诡诈。其实,这已经是变坏了。——可怕的地方就在这里。也就是说,有时候,坏人  相似文献   

11.
父亲不是个受人尊.重的人,一直不是。这跟他目不识丁无关,七十岁往上的乡下老头儿,认得字的可以用"罕见"来形容。父亲一辈子跟文化沾边的事只有两样。一是大集体时每年年底在超支单上签上自己名字,为这个不算长脸的事,父亲花了三天时间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一个字花一天工夫。把那些横撇竖捺绑架到一个方块里,对父亲来说,比耕田耙地轻松不到哪儿,父亲弄出了一身冷  相似文献   

12.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长大以后,有的自信是好人,有的自许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他们从少到老,从老到咽气,一直如此自信、自许或自命,从来不疑有他,但是,好人、好人,他们真是好人吗?深究起来,可不见得。事实上,世间所谓的好人,其实他们坏得真够瞧的。好人怎么会坏呢?会坏,我举出三点主要的,证明给你——好人——看:好人的第一坏——不敢与坏人争。好人的第一坏处是,他们怕坏人,因为怕,所以不敢与坏人争。1965年,吴相湘因反对黑暗势力辞去台大教授的时候,他对我说:“我这回‘退让贤路’了!”我回答他说:“吴老师,你错了,你退…  相似文献   

13.
敬畏小人     
憨佗  嘉卉 《课外阅读》2006,(5):19-19
好人一生注定会遇到坏人的。 从古到今,没有一个武将能像关羽一样,被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甚至草寇强盗共同顶礼膜拜。唐朝礼部尚书虞世南称颂关羽:“利不动,爵不絷,害不折;心耿耿,义烈烈;伟丈夫,真豪杰:纲常备,古今绝。”  相似文献   

14.
练字纪事     
紧张的学习告一阶段,我们又迎来了多彩的寒假生活,可是,考试完的第二天,妈妈就给我安排了一项“重要任务”———练硬笔字。我想:哼!不就是练字吗?有什么难的!于是,找到笔、纸,便马马虎虎地写了起来。写完一看,呀,这根本不像自己写的字:横不平竖不直,每一个字都无精打采、歪七竖八地“躺”在方格里。我想:人们都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我的第二张脸搞得这么难看,那多没面子呀!不行,我一定要练好字,我相信我一定能够练好它。之后,我认认真真地练了起来,只要一看见不满意的字,我便会立马喂它“后悔药”,让它赶快消失,…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戏曲有一种脸谱艺术:红脸忠贞,白脸奸诈,各种角色,泾渭分明,一目了然。因此,便省却了台下观众辨识推理之繁事,观众(或读者)只须爱憎分明地闲坐着为“好人”呐喊助威,洒同情之泪;因“坏人”而义愤填膺,啐一口唾沫。由此,便养成了“观众”(读者)一种简单的审美心理:一部文学作品,读之如果不能很快辨出好人坏蛋,如果不能很快理清故事线索脉络,如果结尾不是阳光灿灿,坏人遭到惩罚,好人胜利团圆,便茫茫然,如坠五里云雾之中。这种懒惰的审美习惯,势必影响鉴赏水平。中学语文教参给《雷雨》中的周朴园下的“品行鉴定”:他残忍、冷酷、自私、贪…  相似文献   

16.
一半一半     
世界很奇妙,凡事总是“一半一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好人一半,坏人一半;白天一半,夜晚一半……在这个“一半一半”的世界里,想求得百分之百的圆满,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有用这一半的人生,来影响另外的一半,用好的一半去影响坏的一半。  相似文献   

17.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好人,训练做好人,长大以后,有的自信是好人,有的自许是好人,有的自命是好人,他们从少到老、从老到咽气,一直如此自信、自许或自命,从来不疑有他,但是,好人、好人,他们真是好人吗?深究起来,可不见得。事实上,世间所谓的好人,其实他们坏得真够瞧的。好人怎么会坏呢?会坏,我举出三点主要的,证明给你——好人——看:好人的第一坏——不敢与坏人争。天下坏事的造成,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坏人做坏事;另外一个是好人容忍、坐视、甚至默许坏人做坏事。结果呢?有能力或可能有能力的好人,在有机会或可能有机会的时候,放弃了打击坏人、…  相似文献   

18.
注意限速     
《课外生活》2009,(6):33-33
一个偶然的机会,撇遇见了捺,它俩走到一起,相互依靠,便成了“人”字。打那以后,不管男人、女人。白人、黑人,好人、坏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统统称为人,而且简单得只有一撇一捺。撇和捺形影不离,相依为命,与世无争。  相似文献   

19.
马伯庸 《教师博览》2012,(11):31-31
央视主播张泉灵前几天在微博上讲了这么一件事:“给儿子讲的《三国》终于到了斩颜良诛文丑的段落。儿子问:颜良、文丑是好人还是坏人?我答:不算好人也不算坏人。儿子又问:曹操杀了吕伯奢之后就算坏人了对吧?我答:是。于是儿子的终极问题出现了:关羽一好人为什么要帮一个坏人杀不算好人也不算坏人的人呢?”网友在下头就这个话题众说纷纭,由此引卅一个话题——我们该怎么给小孩子们讲历史。  相似文献   

20.
江苏今年的作文采用命题作文,题为“人与路”。作文要求:鲁迅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但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有了路。……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不允许写成诗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