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探井压裂后间喷时间长,影响压裂返排一体化工艺下泵时机的问题,从分析工艺实施步骤入手,设计了带压转抽工艺方案,进行了油管封堵、联作泵投放、连续杆动密封等关键技术研究,结合室内和现场试验,形成了探井有杆泵带压转抽技术,有效提高了压裂井间喷阶段排液速度,降低了储层污染,缩短了试油周期。  相似文献   

2.
井下作业过程中油层保护技术研究和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层保护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并贯穿干整个油气生产过程中的系统工程.从钻井到完井中每道工序都会使油层受到损害,井下作业过程中的试油、压裂、酸化、大修都可能造成油层的二次污染,如果后一项作业没有搞好油层保护,就可能使前面各项作业中的油层保护工作所获得的成效部分或全部丧失.因此,井下作业施工中油层保护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路雷 《内江科技》2012,(3):120-121
OMNI循环阀通过周期性的环空加压、放压来实现不动管柱多次开关井作业。本文介绍了四种使用OMNIN的APR测试工艺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工艺特点。使用带有OMNINN/APRON试管柱,能一次完成射孔、酸化、气举、测试等多项作业。能够大大的提高测试成功率,有效地缩短测试时间,降低试油成本,减少试油对地层的污染。针对不同的井况及试油方案,合理的应用OMNIN能有效地解决完井测试中的实际问题。在印尼MaduraN块的第一口探井Dolang-dolang-1井的测试过程中,采用OMNI阀与LPR—N阀联合进行地层测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油田加大油田井下作业清洁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力度,自行研制了地膜隔离技术以及二合一液压锚定泄油器、井口油管刮油器、抽油杆刮蜡器、试油抽汲环保井口装置、移动式作业废水集中处理装置等一系列新型综合防治落地油和控制作业污水排放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这些技术在井下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油田井下检泵作业过程中真正实现了清洁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国内试油作业一般是先射孔,再进行试油工序。在苏丹1/2/4现场应用的射孔—测试联作工艺,只下入一次管柱就可进行射孔、抽汲作业,节省了时间和作业成本。抽汲时所用的进口抽汲工具,操作简单,尤其是在检查及更换抽子、皮碗时,更快捷、方便。措施井在钻桥塞、灰塞时,使用动力水龙头,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易于搬迁。  相似文献   

6.
防止井下作业污染的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瑶 《内江科技》2009,30(11):91-91
本文分析了井下作业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详细介绍了江苏油田在井下作业过程中污染防治的措施及其相关配套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压裂砂卡后,在泵车无法建立有效循环的情况下,利用试油中抽汲结合泵车循环的方法可以建立有效的循环,解除压裂后管柱砂卡的问题。本文根据2008年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两口预探井压裂后砂卡管柱后,在没有采取倒扣、套铣、打捞等措施。利用抽汲排液和泵车循环的措施使压裂砂卡管柱解卡。  相似文献   

8.
质量量化管理法的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军文 《内江科技》2010,31(7):13-13
通过对试油作业质量管理模式的回顾,分析影响试油作业施工质量的因素,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解决现场质量问题的方法,将质量管理体系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与现场施工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产生出质量量化管理法,并进行成功的运行,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了职工的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达到减少油井故障率,延长油井检泵周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试油现场操作支撑式封隔器时,坐封方余的确定始终困扰着我们。方余太小,封隔器加压不够,不能正常坐封,影响密封胶筒密封效果;方余太大,一则加压过大,封隔器卡瓦损坏,造成工具报废,二则井口油管挂难以坐于油管头密封槽内.井口操作不能实现,尤其影响试油抽汲作业。为了避免多次重复坐封操作,甚至整趟作业失败,必须精确计算坐封方余。阐明了什么是方余,应用工程力学和材料力学的理论得出井下管柱的受压变形弯曲的规律,从而推出了理论数学公式,对试油作业中不同管柱的方余进行了近似的计算,对现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带压作业是针对高压油水井维护作业施工难度大而研发的一种新型井下作业工艺技术,并配套完善带压作业设备及相关工具配件.该技术主要解决高压水井、自喷油井,新射孔和压裂井的作业难题,避免油层污染,缩短作业占井时间,节约施工费用,提高了日注水量和产油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并针对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污染防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油田井下作业,抽油杆刮蜡存在的费时费力、安全隐患多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1],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抽油杆刮蜡器。它集刮油、刮蜡、收集为一体,具有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作业安全风险、避免环境污染、节约能源等特点,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李传新  魏进雷 《内江科技》2009,30(5):106-106
在对外石油技术服务中,OMNI阀与LPR-N阀联合进行地层测试,只需周期性的环空加压、放压即可实现不动管柱多次开关井作业。利用OMNI阀不同的功能状态能反复出现的特点,OMNIN与LPR-N阀联合使用的测试管柱,还可以完成酸化替液、气举诱喷等特殊作业。针对不同的井况及试油方案,合理应用OMNI阀和LPR-N阀能有效解决完井测试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浅析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井开发是提高油气井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长庆油田从2004年开始水平井攻关改造技术研究,在水力喷射加砂压裂工艺,液体胶塞封堵隔离等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为了缩短作业周期、减小储层污染、提高井筒隔离效果,引进了大庆油田的机械隔离工具,先后在2口井6层段进行了压裂试验,完成了机械工具分段压裂改造。本文在总结分析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进国外体积压裂的理念,形成了水平井分簇多段压裂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5.
页岩气"井工厂压裂"施工通过工厂化流水线式作业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设备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设备搬迁成本和人工成本,是涪陵页岩气田主要的产能建设模式。"井工厂压裂"的特点是设备多、规模大、多工种交叉作业。涪陵页岩气田地处山区,井场面积狭小,存在设备摆放复杂等难题,压裂设备优化布局是"井工厂压裂"前期准备的重要部分。本文介绍了页岩气"井工厂压裂"的流程和主要设备体系,提出了压裂设备优化布局的原则和方法,形成了涪陵页岩气田压裂施工设备优化布局技术,在焦页A平台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提升压裂施工组织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对丛式井大型井工厂压裂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建平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377-377,359
防喷器是井控装置的关键部分,用于在钻井、修井、试油等作业中控制井口压力,能够有效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施工。但由于防喷器品种、规格较多,整机重量不等,体积庞大,外形复杂,在维修或清洗时需要进行0~180度的人工翻转,费时、费力,安全及可靠性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和制作了防喷器自动翻转系统,使用该系统对防喷器进行翻转时,施工作业简单,速度快,效率高,粗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已经完成了防喷器自动翻转系统的设计和制作,并成功用于生产现场,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杨平  蒲玉国 《内江科技》2012,(4):159-160
据东营凹陷南斜坡丰富的钻探资料与多年勘探实践,系统总结了该区主要含油层段沙三段浊积岩油藏的沉积特征,建立了该层段浊积岩油藏的沉积模式;该模式认为沙三段浊积岩沉积类型可分为深湖环境下的复式浊积模式及半深湖环境下的远岸浊积模式,其中复式浊积模式研究程度较低,应是目前重点勘探的潜力类型。应用该模式,通过对樊142块沉积相、储渗体系等综合地质研究结果,及时开展滚动试油与储层评价等工作,取得了西扇电测解释4层4.6m干层井-樊142-1-5压裂试油初自喷日产油54.8t、电测未解释储层井-樊142-1-x6试油(后压裂)也获工业油流等显著的增储上产效果,探明储量"三级跳"目前达到440万吨,由此高效滚动勘探发现并探明该优质高产浊积油藏。总之,该研究成果对于东营凹陷等我国东部湖相区隐蔽岩性油藏滚动勘探领域的拓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水力压裂高度预测,对试油和储层改造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地层强度参数、地层闭合压力(一般来说是最小水平应力)和岩石破裂特性计算出应力强度因子和岩石韧度来获取地层压力剖面和裂缝高度。同时运用破裂点最小水平应力与加压值之和与预测点最小水平应力相比较的方法来预测射孔层段压裂缝高度。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例中,达到了预期的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内江科技》2015,(4):59-60
考虑油井压裂带压作业前后产量递减规律的情况下,选取Arps递减曲线方法计算措施的增油量,得到了两种指数递减规律的增油量计算曲线。利用油田现场数据进行实例分析,计算出长芦油田板深51断块一口生产井不考虑带压作业在有效期内增油量为49.74 t,考虑带压作业在有效期内增油量为132.98 t。这对于油田油井压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辽宁省抚顺市水系状况,分析了水环境现状,针对近年来水环境污染、水质恶化的趋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