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礼貌原则是促使言语交际顺利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之一.委婉语是人们交往过程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它是为了在交际过程中照顾听话人的利益,而采用含蓄、温和、婉转的语言来代替直言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
礼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命题,不同的社会文化中,礼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和理解。本文旨在探讨里奇提出的若干礼貌原则和汉文化中传统礼貌原则之间的异同,并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角度阐述这些异同产生的深层次根源,对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语用失误,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继Grice提出合作原则之后,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该理论是对Leech的理论扩展和补充,即人们的会话行为有时属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其中具体包括六条准则:慷慨、同情、赞誉、得体、一致和谦逊。从Leech的理论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言语交往活动的复杂性。该文将从礼貌的概念出发,浅析礼貌原则的内容,目的是理清其中的头绪,澄清一些误解或片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继Grice提出合作原则之后,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该理论是对Leech的理论扩展和补充,即人们的会话行为有时属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其中具体包括六条准则:慷慨、同情、赞誉、得体、一致和谦逊。从Leech的理论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言语交往活动的复杂性。该文将从礼貌的概念出发,浅析礼貌原则的内容,目的是理清其中的头绪,澄清一些误解或片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称呼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日常交际有着重要影响,称呼语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跨文化规约中使用称呼语必须遵循不同的民族礼貌规范,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加强对称呼体系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的了解,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失误,这对培养人们得体的称呼语使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交际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飞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3,(5):130-134,147
礼貌是一种语用交际策略,它是话语交际双方为了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既定的交际目的而彼此表达切适的态度和情感的方式。话语礼貌的本质是话语对交际双方之间语用亲密度的一种\"切适性\",也就是礼貌的\"度\"。决定礼貌\"切适性\"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说话人的话语内容和表达方式,另一个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语用距离。交际者应当根据特定的语用距离来选择最恰当得体的表达方式以完成交际任务,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7.
礼貌准则一经创立就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因为礼貌通常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宣言。并且礼貌在人类交际活动中也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手段。职场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类一大部分的交际活动。如何在职场中处理好良好的人际关系因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该文将从顾曰国所提出的五条礼貌准则展开,继而对中国的职场文化进行探讨分析,提出适合职场的语用礼貌规则,为如何在职场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礼貌准则一经创立就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因为礼貌通常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宣言。并且礼貌在人类交际活动中也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手段。职场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类一大部分的交际活动。如何在职场中处理好良好的人际关系因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该文将从顾曰国所提出的五条礼貌准则展开,继而对中国的职场文化进行探讨分析,提出适合职场的语用礼貌规则,为如何在职场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交际中运用语言表示礼貌。传统观点认为,语言的礼貌级别由交际双方社会地位的差异决定。而本文认为社会距离和语言礼貌级别是交互作用的,其关系与语言和社会的交互作用关系相同,具有辩证统一性。社会距离对人际的言语形式有相当的决定作用,但这种作用力不是单向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随着交往的深入,会对其语言形式进行调整进而有意识的影响双方的社会距离。 相似文献
10.
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原则之一。本文拟就礼貌原则在一些语用领域的使用进行分析,指出礼貌是人类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语言活动同样也受到这条准绳的约束,即遵守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11.
象似性理论是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和补充。象似性研究从最初的语音、词汇及句法研究发展到现在与其它学科交叉的研究。文章拟从距离象似性的角度对话语的礼貌程度进行探讨并提出,社会距离增大,语符增多,话语的礼貌程度就高,语言符号与社会距离存在象似关系。 相似文献
12.
礼貌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话语礼貌与社会距离存在象似关系,社会距离增大,语符增多,话语礼貌程度相对较高,但这只是不考虑语境生成的作用,静止地从语言形式本身来判断礼貌的程度,因而在语言的具体使用过程中,要动态地考虑交际生成语境。文章主要从顺应性的认知视角来研究距离象似性与话语的礼貌程度。 相似文献
13.
话语是交际双方特定语用距离的反映 ;语言礼貌在话语层面上是否礼貌取决于它是否切适于交际双方的语用距离。语用距离是在交际过程中推断和确定的 ,它随着交际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交际者可以凭借一定的语言手段来维持或改变现有的语用距离。因而 ,话语礼貌具有动态性和可洽商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陈林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4):11-12
本文主要从学习心理障碍的机制、表现、影响因素这几个方面对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心理障碍情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帮助学习者克服心理障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静玲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2(4):30-32
在对中西礼貌语言的比较分析中,阐明了中西方言语行为中礼貌原则在本质上的相通之处,以及二者在各自语言文化中的不同侧重点。提出了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以期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语言使用者遵守彼此的礼貌原则达到相互沟通,从而获得交际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6.
指示语和心理距离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伟霞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2):56-59
本文通过联系Levinson的指示中心和Yule的心理距离,分析了心理距离对指示语选择的影响。不稳定的心理距离时指示语的选择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指示语也起着调节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作用。在交流中,人们应适时调整与对方的心理距离,并根据心理距离来选择合适的指示语;在理解对方的话语时,也应考虑到心理距离的作用,以达到顺利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euphemism is a lubricant, whereas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is a norm of moderating linguistic behavior.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euphemism and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show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uphemism and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order to help people know how to behave in the daily communication and make their talk more effective. 相似文献
18.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euphemism is a lubricant, whereas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 is a norm of moderating lin?guistic behavior.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euphemism and the politeness princip... 相似文献
19.
20.
由于其固有的特性,模糊词、语成为言语交际中帮助人们修饰话语、恪守礼貌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模糊礼貌词、语的理据及其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模糊礼貌词、语的构建原则和构建方法,认为在一定的语境中巧用模糊词、语,不仅可以显文雅、表礼貌,而且还有利于我们更多、更好地了解英语文化,有利于我们增强和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和言语修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