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所设计的金属探测仪主要用于探测食品中微粒金属的含量.根据电磁场中恒速通过金属微粒会引起接收载波信号相角变化这一现象来检测金属微粒.该金属探测仪主要由发射机单元和接收机单元组成.利用鉴相原理设计锁相接收机以提高灵敏度.通过厂家现场长期使用表明该方案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专项三物质构成的奥秘(一)物质的多样性及微粒构成1.(2005广东茂名13)对于Mg2 和Mg两种粒子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电子数相同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粒子2(.2005潍妨8)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微粒群算法。首先提出了三种构造初始微粒群的算法,然后给出了保证微粒在可行域内运动的混合微粒群算法。通过测试函数的对比分析,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微粒群优化算法(PSO)是一种进化计算技术,通过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复杂搜索空间中的最优区域。本文介绍了微粒群算法的产生,标准微粒群算法及流程,算法参数.围绕微粒群算法的改进形式,算法的应用等方面对微粒群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大山 《宁夏教育》2005,(1):37-37
新的军用食品是指采用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基因技术、食品制造技术和药物技术生产的军用食品。比如.微胶囊技术可对食品的核心体进行包裹和固化.使胶囊化后的微粒,避免光、热、氧等环境的影响,而延长食品的储存期;超高压技术可将食品原料充填到塑料等柔软的容器中.  相似文献   

6.
微粒作为一种新型中药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中药微粒制剂的制备技术和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7.
分子和原子的溉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①分子只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它既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也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惟一微粒当物质由分子构成,则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当物质由原子构成,则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相似文献   

8.
鲁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物质微粒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微观的视角认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物质微粒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它的形成对于学生理解和解释宏观的事实和现象,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符号的意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质微粒观的建立,是他们开启化学之门的基础。“物质微粒观”主要包括:(1)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2)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的;(3)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隔;(4)微粒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其核心是微粒作用观,即不同层次的微粒本身是有结构的,微粒结构就是内部微粒间作用的结果;物质变化是微粒间的“强”…  相似文献   

9.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例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惟一微粒 (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但不是“惟一”的微粒。在物质的构成上,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则由原子构成,还有的物质由离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原来物质的分子被破坏,构成分子的原子经过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物质,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正确答案是(C)和(D)。  相似文献   

10.
当物质分散成胶体的微粒时,一方面胶体微粒倾向于聚结成较大的颗粒,发生凝聚作用而从分散剂里沉淀析出;另一方面胶体微粒的表面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从溶液中吸附某种离子,使胶体微粒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由于同一种胶体微粒带有相同的电荷,微粒间相互排斥而不容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能稳定存在。胶体微粒的这两种倾向性是由其本身的结构决定的。利用X射线、电子显微镜对胶体进行微观结构的研究,发现胶体微粒内部是由许多分散质分子或原子构成的胶核。胶核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若溶液中有少量电解质,它就会吸附离子。至于吸附什么离子,这与胶  相似文献   

11.
一、考查三种分散系的比较1.考点归纳注: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胶体微粒直径的大小,胶体微粒直径都在1nm~100 nm之间,它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  相似文献   

12.
从生物学角度出发引入Logistic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Logistic模型的动态群体微粒群算法。该算法中群体增长与生态学规律保持一致,通过适应值较好微粒杂交的方法产生新微粒以提高算法的多样性,当种群规模达到了环境负荷量时会由于资源短缺、疾病等原因造成种内竞争产生优胜劣汰现象,通过删除适应值变化率较小微粒,可提高种群的总体适应度。模拟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DPSO算法比SPSO和MPSO—TVAC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较快的收敛速度,提高了种群微粒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 ,初中化学统考和中考中频现下述有关分子概念的选择题 :选择正确答案(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B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惟一微粒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参考答案中只有选项“D”是对的。该考题是按照 1 995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中给分子所下的定义设计的 ,该书将分子定义为“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 0 0 1年版的《化学》将分子描述为“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两字之改将上述考题的参考答案置于尴尬境地 ,实…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从基本微粒群算法社会行为分析的基础出发,分析了微粒群算法局部最好模型和一种基于邻域思想的微粒群算法与基本微粒群算法的关系。为了改进微粒群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避免算法陷入局部优化,该文通过借鉴使用较为稳定的元胞自动机邻居模型中扩展摩尔型邻域,同时利用了元胞自动机的一些理论,提出了基于邻域思想改进的微粒群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函数优化中能有效地进行全局搜索。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理化》2011,(2):45-45
牛顿和托马斯·杨对光的性质研究得出的结论都不完全正确.光既不是简单的由微粒构成,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波.20世纪初,麦克斯·普克朗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分别指出一种叫光子的东西发出光和吸收光.但是其他实验还是证明光是一种波状物.经过几十年发展的量子学说最终总结了两个矛盾的真理:光子和亚原子微粒(如电子、光子等等)是同时具有两种性质的微粒,物理上称它们:波粒二象性.  相似文献   

16.
第6、11题的解法 [第6题]纳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径以纳米为单位的材料,它不是指一种新物质,(A)错误。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食品,(B)错误。生物固氮是指某些植物通过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作用,(C)错误。光导纤维是指以石英为原料制成的高质量传导光的玻璃纤维,(D)正确。  相似文献   

17.
李恒林 《物理教师》2005,26(9):46-46
离心分离器是利用离心现象促使浑浊液体中所含不溶解于液体的固体微粒加快沉淀的一种器械,那么它为什么会加快微粒沉淀呢?下面就来讨论这一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化学【人教版.选修3】模块中对判断和推断常见的多原子微粒的立体结构,特别是预测ABnm型微粒的空间构型是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总是一大难题。本文就针对这一难题介绍一种较为快速、准确的预测出ABnm型微粒的空间构型的方法——"四步法"。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初中化学考试中有这样一道是非题:“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少同学都认为是正确的,其理由是:质子数相同的同类原子不就是总称为某种元素吗”这里同学们把“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中的“微粒”只视为原子,是错误的.题中的“微粒”应包括分子、原子、离子,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有下列七种可能: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道判断题: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两种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元素。有很多同学对此题都回答是正确的。 此题前提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的两种微粒”,微粒应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根据上述前提,应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两种微粒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如氧原子和氧离子都具有8个质子,钾原子和钾离子都具有19个质子,…,所以是同一种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