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和建设中,制度对学生成长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伤害。班主任需要调整班级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改变班级制度建设的思维方式,要由外控式的班级制度建设转变为由心而生的班级制度。由心而生首先要让制度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其次是让学生充分参与制度的制订,第三是制度还须师生用心呵护。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集中体现。而创新必须以思维方式的创新为前提。制度思维方式是思维方式的创新,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制度思维方式与核心价值体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制度思维方式中不能没有核心价值的支持,核心价值体系也不能没有制度思维方式的维度。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要运用哲学思维,从关系模式中科学把握。大学是学术组织,大学制度建设既要遵循制度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要在规范与自由的相互冲突、相互依存中寻求平衡。现代大学制度在大学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在其建设中.如何处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成为核心问题。由于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两者的性质不同.运用规则不同,权力主体多元、交叉以及校长角色的错位,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去行政化”成为必然选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既要重视制度目标.更要重视制度过程,从解决学校在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整体推进。要处理好大学制度和大学文化的关系,在制度建设中。加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高校制度建设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领导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关系到高校发展的兴与衰,制度建设是高校形成稳定教育教学秩序规范的基础,是充分调动高校教学和管理人员积极性的重要渠道,可以避免许多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尤其是新升本院校,制度建设尤为重要原有的一些制度存在着种种不适应,在制度建设中要“破”“立”统一,批判、继承与借鉴相统一,系统建设与重点推进相统一,这样制度建设才不走弯路  相似文献   

5.
制度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中介,体现着特定的理论和价值标准,约束着特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模式。党的制度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保证,必须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要真正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要充分认识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正确理解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内涵、特征和目标。  相似文献   

6.
封建御史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项政治法律制度。它在维护封建纲纪、巩固中央集权制度和发挥官僚机构的统治效能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从汉代建立之后就备受封建统治者的重视。为了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健全法律监督机制,完善人民检察制度,对于封建御史制度,我们可以批判地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7.
伦理之维是职业教育课程制度的根本之维,也是职业教育课程制度生成的前提、批判的依据和完善的支撑。虽然职业教育课程制度伦理具有公正、人本、和谐、民主、开放等应然性诉求,但在现实中它却存在着"公平"失范、"人本"异化和"民主"式微等实然性特征和伦理缺陷。为此,必须加强对职业教育课程伦理制度的研究及对课程实践的反思,在一定伦理精神的导引和反思下,对职业教育课程制度建设观念、过程和结果持一种现实性的批判精神,以矫正其在建设和运行中出现的伦理偏向。  相似文献   

8.
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新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高校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保证和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实践中也还存在制度的系统性不强、配套性不强、执行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影响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增强制度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理清思路,增强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操作性;进一步拓展思维,增强制度建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9.
课程评价制度创新是指以新的思想和理念为指导,通过调整和变革已有的课程评价规则,制定出新的课程评价规范,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更大化地实现人和课程发展的价值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旨在通过创新课程评价制度,保障和提高课程评价的实践效能,实现课程评价向实践育人的回归。在现实中,预成论的思维方式、传统制度的路径锁定、考试和管理的文化依附等分别形成了课程评价制度创新的思维阻力、制度阻力和文化阻力。我们要实现化解阻力,推动课程评价的制度创新,就需要由预成论思维转向生成论思维,采用自然演化和理性建构并存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并营造适宜制度创新的文化氛围与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0.
课程评价制度创新是指以新的思想和理念为指导,通过调整和变革已有的课程评价规则,制定出新的课程评价规范,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为更大化地实现人和课程发展的价值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旨在通过创新课程评价制度,保障和提高课程评价的实践效能,实现课程评价向实践育人的回归。在现实中,预成论的思维方式、传统制度的路径锁定、考试和管理的文化依附等分别形成了课程评价制度创新的思维阻力、制度阻力和文化阻力。我们要实现化解阻力,推动课程评价的制度创新,就需要由预成论思维转向生成论思维,采用自然演化和理性建构并存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并营造适宜制度创新的文化氛围与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三十多年的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也解放了人、发展了人,但同时也凸现了一些社会矛盾。改革的探索中我们已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在应该由制度改革向制度建设转变。制度建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的改革。相对于制度改革,制度建设有自身不同的特征,有自身演变的规律。用生产力标准、社会正义标准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对制度建设成效进行评判和检视是保证制度建设不断推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政策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素质教育政策的巨大作用,应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重视素质教育政策的制度创新。新时期素质教育政策的主要价值取向应该是:以人为本、公平、和谐、现代化。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定的思路和整体推进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制度变迁是一个非均衡交易的过程,有效交易的形成必须以一定的前提条件为基础,我国股市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交易,因此必须加大产权改革力度,建立平等、自由、公平和诚信的交易环境,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我国股市制度变迁中交易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政策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入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素质教育政策的巨大作用,应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重视素质教育政策的制度创新。新时期素质教育政策的主要价值取向应该是:以人为本、公平、和谐、现代化。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定的思路和整体推进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制度伦理就其内涵而言是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的辩证统一。制度伦理在我国兴起有其社会历史背景,制度伦理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关键和突破口,加强道德建设需要制度伦理和德性伦理建设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在对人的自由发展的实现及其实现的程度起影响的诸多因素中,制度是直接的决定因素。制度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社会工具,因而人的自由发展是可能的。在制度环境中,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制度一定要与人的自由发展的水平和要求相匹配。制度创新则能在最大限度内保证制度与人的自由发展的水平和要求的匹配,使人的自由发展由理想转变为现实,推动人的自由发展向更高层次提升和超越。从中国制度现代化建设的现状来看,我国正进入又一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17.
承隋启宋的唐代科举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通过对唐代科举制度的缘起与特点的分析与归纳,得出唐代科举制度的有功之论:为下层知识分子开辟了广阔的仕途,推动了唐代文学艺术的空前发展,对社会政治和社会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一种公共制度,唐代科举制度对世界政治制度、文教制度与社会心理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校课程具有反映和传承科学技术知识的基本特性。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高校课程的变革。通过对近代科技革命进程中大学课程演变的历史考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分析,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对学校现代化问题进行文化哲学的探讨,是对人、文化与学校现代化三者关系的深层追问,也为目前的学校现代化实践开拓一个崭新的思维空间。在文化哲学看来,学校现代化的核心和最深刻的内涵是人自身的现代化。而人自身的现代化最终体现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生存方式上的根本变革,即学校文化的转型。这就必须立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对现存学校文化的非现代性因素进行反思、批判与重建,实现从与传统农业文明相适应的由经验、常识、情感为内在要素的学校文化模式向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以理性精神和人本精神为核心的现代学校文化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制度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制度正义是对这种稀缺性资源安排、运作和分配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合理性的评价。制度特性是制度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与特征,体现在强制性、有序性、有效性和缺陷性等方面,本文从制度的特性方面探讨制度正义形成与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