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知识和理性主义课程现把课程等同于知识,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学生的主体性严重缺失;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现又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个体经验,并表现为纯粹的学生主体的课程,从而造成教师主体与文本主体的缺失。主体间性课程就是基于知识理性主义课程现和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现的困惑而提出的。主体间性课程是主体间性交往的经验。理解是主体间性课程的基础,对话是主体间性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知识论课程现把课程等同于知识,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体性缺失;“经验”论课程观又把课程理解为学生的个体经验,并表现为纯粹的学生主体的课程,从而造成教师主体与文本主体的缺失。主体间性课程就是基于知识论课程现和“经验”论课程现的困惑而提出的。主体问性课程是主体同性交往的经验。交往是主体间性课程的核心,理解是主体间性课程的基础,对话是主体间性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培养完整、自由的人是主体间性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论主体间性课程的建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共主体论教学为主体间性课程的建构提供了契机,主体间性课程强调文本主体、教师主体、学生主体之间的对话,三主体在交往中的互识与共识构筑了主体间性课程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现象学开启了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作为现象学的重要概念,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为我们理解德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主体间性的哲学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对传统的德育观进行了反思,进而揭示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的内涵及特征。  相似文献   

5.
从主体间性视角审视远程教育,可以发现隐藏在现代远程教育观背后的哲学观是主客二元对立论。主体间性提供了一个回归教育本真的哲学路径,教育中师生“主一主”关系的确立,为远程教育的教师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建构主体间性远程教育的着力点有两个:从静态而言,课程建设是“主体间性”思想的静态呈现;从动态而言,教学活动是“主体间性”思想的动态实施。  相似文献   

6.
7.
师生关系:走向身体间性——师生主体间性的本体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身体现象学理论看,师生在教学中的相遇首先是身体的相遇,身体是介入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过程处于身体之中。同时,教学过程也是身体—主体从情感出发,借助于身体的实践,实现身体从自然性向文化性生成的"人化"过程,展现了身体—主体"我—我"的主体间性关系。身体间性的师生关系不是一种理论知识的建构,也不是一种技术知识的塑造,而是一种实践知识的机智表现,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养成反思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从主体间性看后现代课程中的对话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化思潮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后现代教育思潮中,共主体论(intersubjecty)为主体间性课程的建构提供了契机.在21世纪教学理论走向交往与对话的时代中,“对话”成为主体间性课程的重要主题词.主体间性课程强调文本主体、教师主体、学生主体之间的对话,三主体在交往与对话达成的互识与共识中完成了后现代课程对文本的超越和意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主体间性是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把主体间思想应用到教育领域就称为主体间性教育。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概念,在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要摈弃现代主体观的单分子式主体性,主体间的交往对话赋予了生成性课程资源的生命意义,对话中的民主平等是创生课程资源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张扬个性的时代要求教育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然而当不同的"个性"越来越表现出"不和谐"的一面时,人们开始体悟到人与他人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需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教育所追求的"主体性"逐渐转向"主体间性",表现在课程领域,如课程综合化趋势.这种转变要求教师共同合作,并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交往.  相似文献   

11.
整体性课程结构观与优化课程结构的新思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传统课程结构观未能从整体上观照和把握课程结构 ,因而人们在优化课程结构时大多只注重课程结构的形式性改变。整体性课程结构观认为 ,对课程结构应同时从“深度”和“范围”两维去把握 :依前者 ,课程结构可分为“形式结构”和“实质结构” ;循后者 ,课程结构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优化课程结构必须在宏观、中观与微观这三个层次上同时关注形式结构和实质结构的优化 ,而且实质结构的优化是整个课程结构优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课程观转变受一系列因素的制约,除政治经济因素之外,还包括文化、意识形态、教育观的转变、学科的发展、人对课程观的认识理解、知识观的转变、不同类型大学的需求、本国的国情等诸多因素.其转变途径可通过三个层面实现,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定向、评价、调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刘将  周宁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9(2):112-114,132
主体间性是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范畴.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转变.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交往行为,所以其中必然存在着主体间的问题.心理学的主体间性存在于交往之中,表现为主体间的双向度的关系.心理学主体间性的转向就是按照交往理性的要求寻求一种交往关系,要求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研究者之间以及被研究者之间开展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课程标准的理念,要达成并维持有益于终身健康的体能水平,传统的体能教育模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文章提出了基于概念的体能教育课程模式,主要讨论体能教育的意涵,基于概念的体能教育课程的特征、优势,该模式的哲学理念以及它如何与体育课程内容标准相对应。  相似文献   

15.
课程的本质是什么?这是长期困扰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基于传统认识论的课程定义多限于对课程属性的描述,而课程属性的多样性又使得各种定义只能关注某一方面而不能予以系统阐述,由此导致了观点杂陈、语义多歧的局面。本文借鉴当代西方知识论和方法论的新成果,运用谱系学话语分析的方法对课程的概念进行阐释和比较,尝试构建课程的概念谱系,以期提供一种理解课程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6.
课程全纳是全纳教育的最高层次,当前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立足生命的高度关照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蕴涵了丰富的全纳思想。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尊重和关爱一切生命;新课程内容回归生活世界取向,为残、健学生共融于社会生活搭建平台,最低学习要求使特殊需要学生的实质性学习成为可能;新课程实施注重差异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之需,合作学习促成学生差异共存;新课程评价追求学生的多元发展,彰显生命的潜能和丰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变革有必要关注课程知识观的重建。传统知识观的核心信念是表征主义知识观,将知识视为个人对生活世界准确、客观的表征,却深陷知识与世界的表征论、个人与知识的反映论,封闭了课程知识的情境性与知识探究、运用的空间.难以构成核心素养生成的知识基础。生成主义知识观体现了重建表征主义知识观的当代共识,将知识视为个人参与世界过程中创造、生成的过程与产物,进而将课程知识视为探究的对象或运用的工具、资源。生成主义视域下的课程知识观凸显了知识的实践立场,并诠释出素养所蕴含的知识信念,这一取向下课程知识观的重建策略在于学科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知识学习与知识探究的统一、学科知识与意义世界的共生以及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18.
新教学观要求不能把教学只当做“课程”的执行过程,更应视为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它倡导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倡导重结论,更重过程;倡导关注学科,更关注人。  相似文献   

19.
喻春兰 《教育学报》2007,3(3):34-40
概念重构学派和后现代课程范式是在对现代课程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分析近年来发生在以概念重构学派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学者和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现代课程理论学者之间的激烈论争,可以看出现代课程与后现代课程范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有优点也各有其局限性,两种课程研究范式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因而并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