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书籍的装帧从竹简木牍、皮编卷册起源,中途经历纸的发明和雕版、活字印刷,直到今天激光照排,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已经从单纯的把由书籍封面、扉页、前言、目录、正文、封底等必备因素简单装订成册,演变成需要吸收东西方美术理论中的平面构成、空间分割、色彩选择、图形设计、字体应用等一系列设计理念,从而达到平衡感性与理性,表达文字之外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意境,同时,也给读者以丰富的遐想空间。  相似文献   

2.
3.
陈凌 《中国传媒科技》2012,(10):230-231
书籍装帧设计指的是书籍造型整体设计。衡量优秀装帧设计的四个准则——天时、地气、工巧、材美。书是时代精神文化的记录载体,做为书籍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必须要具有时代精神,体现出书籍的本土性、民族性和传统特色。巧妙设计构思创意配合恰当的材质应用,才能成就一本美的书。  相似文献   

4.
一 近几年来,中国书籍设计艺术的进步和发展引人瞩目.设计师们从单一的装帧走向书籍整体设计概念的转换,在观念上是极具实质意义的进步.人们意识到书籍艺术本身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试论创造书卷之美的编辑艺术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对一部书稿的策划、筛选,到加工、设计,直至出版成书,其实就是编辑协同作者一起打造一件文化艺术产品的过程.编辑的职能不仅仅是对书稿的文字加工,还要在深刻认识图书的视觉文化艺术性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创造书卷之美的艺术素养,充分发挥编辑在整体策划和整体设计中的主导作用,坚持以主题为本,在有限的空间里,积极、活跃、不拘一格地进行艺术体验,研究和针对读者对美、对艺术的需求及市场的流行趋势,创作出鲜活的富有生命力和观赏价值、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现代书籍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对象,具备多种维度的美。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对书籍的文质、技艺、时空、互动、生态、气韵、意境之美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使我们能够从更立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现代书籍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析书籍装帧设计的造境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出版科学》2013,21(1):39-41
以阐述"造境"的含义入手,分析"以形造境"、"以材造境"和"以文造境"三种书籍装帧的造境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书籍装帧设计中的造境之美。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资源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印刷书籍正苦苦寻找出路,如何让油墨飘香的印刷书籍在电子书籍的冲击下,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是印刷出版行业值得思考的问题。印刷书籍与电子书籍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存在感远胜于电子书的虚无缥缈,这也是众多书籍爱好者对印刷书籍情有独钟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如何让印刷书籍获得读者的青睐,除了书本内容精彩,书籍装帧设计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源于象形文字的汉字艺术别具一格,独具魅力,几千年来不断演变发展,仍保持着原始的风貌和神韵。汉字艺术本身就具备了美的要素和审美价值。它是诗一般的文字,追求韵味的文字,充满想象力的文字,富有情趣的文字。汉字艺术的审美价值对装帧设计影响和启发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印刷品除其承载的图文信息以外,其本身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设计美学视角下,印刷品的材料蕴涵人们微妙而丰富的情感信息,作为重要的设计语言具有独特的质感之美、技术之美和功能之美。  相似文献   

11.
姚俊 《出版广角》2016,(2):62-63
书籍装帧是塑造书籍有意味形式的一种活动。本文讨论了美学形式设计在书籍装帧中的必要性,认为书籍装帧美学设计只有完成内容与形式、艺术与技术、商业与品位、理性与感性的统一,才能最大程度反映图书内容,传达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2.
高坚 《编辑之友》2018,(3):100-102,112
数字技术的入侵导致书籍装帧艺术创作观念、手段和效率的革命性变化,但技术的过度参与,让书籍装帧艺术的人文精神日渐缺失.数字化时代,技术和书籍装帧艺术的高度融合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因此有必要对书籍装帧艺术的未来进行更为深入的美学思考.在融合中提升书籍装帧的审美维度,在融合中实现书籍装帧的美学回归,借此回应数字技术革命给书籍装帧艺术创作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胡苨 《出版广角》2021,(7):61-63
书籍装帧设计属于设计艺术的一种,是艺术思维、设计创意和工艺手段相结合的艺术.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各种艺术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改变包括但不限于艺术呈现、受众对象、设计手段等.因此,有必要对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书籍装帧设计的审美以及设计美学上的创新进行讨论,探究数字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冲击,以及两者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4.
书籍装帧之人性化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群 《科技与出版》2007,(12):51-52
作为视觉艺术的书籍装帧设计在审美标准上不具有确定性和唯一性。从"人性化设计"的视域重新审视书籍形态,从人的心理和生理诉求角度探求书籍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相应产生的书籍美感,以期为书籍装帧的设计者和读者的审美欣赏提供一个可行的判断标尺。  相似文献   

15.
三联书店在85年的发展史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书籍装帧设计风格,不仅在封面、版式、插图等视觉语言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而且在形式、个性和整体上形成了鲜明美学特色,对新时代的图书装帧设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涛  王晓华  林崇华 《编辑之友》2012,(7):108-109,114
书籍作为传播载体,一方面要完成内容上的阅读传播功能,另一方面要完成形式上的视觉传达审美功能,而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形式上的视觉传达虽服务于书籍中的内容关系,但又不从属于内容关系,于是,书籍装帧设计便具有了新的诠释.今天,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大的艺术思潮的引领下,应充分挖掘本土的传统本源哲学观与美学观,借助书籍这一载体,通过艺术装帧的处理形式来把本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同时也折射出书籍装帧设计的本源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今天,父母们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进行以思为名的教育,人人都感受得到"思"的重要。可是我们真的理解思考、善于思考吗?《若有所思》让我意识到:思想已经迷失在思考能力的训练中了,也许时至今日,我们也不明白"思考"意味  相似文献   

18.
灾难无疑是一幕幕令人扼腕垂泪的悲剧:“9·11”中世贸大楼在瞬间夷为平地;印度洋海啸夺走了20多万个鲜活的生命,无数家庭家破人亡……对灾难的及时报道是满足受众知情权的需要,但由于灾难本身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再加之目前的灾难报道常常走入贩卖悲伤、渲染恐怖等误区,灾难新闻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杀伤力。笔者认为,灾难本身蕴涵着深刻的审美价值,如果按照美学的理念来报道灾难新闻,有利于降低破坏性,挖掘其内在品质。悲剧是美学上重要的审美形态之一,这种审美对象具有普遍性的悲剧矛盾和悲剧冲突。亚里士多德最早针对戏剧艺术提出了悲…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如何有效地控制出书成本,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效益,把过去图书装帧单纯为图书做嫁衣的传统观念转移到市场运作的观念上来,设计出适应市场需要、读者喜爱、具有竞争力的好作品,早已成为出版经营者和图书设计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要解决好这一难题,除了众所周知的加强内部管理,减少损耗,以及合理控制稿酬和版税等措施外,美术编辑更新设计思路,树立并强化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成本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黄恩彤是晚清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在日渐没落的清朝后期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怀抱修齐治平的理想,一生手不释卷,不仅勤奋读书,而且大量著书,家中藏书万卷。读书、著书和藏书,构成了黄恩彤的书卷人生。他的读书和著书本着经世致用的明确目的,与其职守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内容涉及文学、史学、律学、农学、兵学、制义、方志、族谱、传记等多个门类,其本人也成为著作等身的学者。考察黄恩彤的读书、著书和藏书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传统社会里读书人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