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岁朝图"本是世俗化绘画题材,却在清中后期江南地区成为文人画盛行的题材类型.通过探讨"岁朝图"折射出的清中后期江南地区文人画的表现形态和美学精神,对清中后期江南地区文人画的雅俗观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文人画是中国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现象,构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的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精神。“新文人画”的产生有它的社会必然性,但“新文人画”承袭了入世遁世的思想.这就使得新文人画家也同旧文人画家一样抛开活生生的社会客观,逍遥避世,“采取了自性解脱的态度,在笔墨中寻求着一个理想的世界,自得其乐”。故“新文人画”应强调道德人格精神,重构艺术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在一定程度上关注重大历史题材与当代文化问题,这样才能使“新文人画”真正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文人画。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是时代的反映,清中后期,随着科举制度的日益衰落和重商思想的兴起,小说中反映书生生活的题材逐渐为反映商贾生活的题材所代替,如果说清中叶以前的传奇小说是书生构建的世界,那么此后的小说则是商贾遍布的天下.  相似文献   

4.
<正>在文人气象发展至顶峰的宋朝,以自然风光、花鸟山水为主要题材的文人画大量涌现,成为最能代表当时绘画技艺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一种展现文人精神诉求的载体,文人画讲究在画作中体现出诗意,即“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文人画勾连了画家和诗人,诗画相融,便是意境,诗画相并,即为“题画诗”。诗人创作题画诗,既能展示才华,又能体现文化修养和人格风范,故而题画诗至宋代蔚然大观。  相似文献   

5.
清代江南地区的粮食市场及其商品粮流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江南地区粮食市场中的商品粮流通,是江南地区商品市场流通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意在分析清代江南地区粮食市场主要功能、商品粮的基本流向(包括江南地区内部的调剂及跨区域流通)和其对江南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粮食是清代江南地区商品市场流通的一大宗,大量市镇的涌现,非生产性城居人口的增多及日益广泛的经济作物的种植,使粮食需求量大增。明后期特别是清代以后,饶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江南地区,粮食危机日趋严重,出现了众多的缺粮区:如太仓州“岁资外条以给二运”(1);嘉定县,“县不产米,仰食四…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自宋代以后,文人画就一直占统治位置。文人画作为一种绘画风格,就必须有它品评的标准。“逸品”一方面是文人画家在人格上的逸,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就是一种图式的逸,图式也就是相应地要求题材,造型,章法,构图,形神,笔墨等具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从墨竹这一中国文人画中最常见的绘画题材入手,简要论述了竹画的产生、发展与确立,展示了竹子从绘画形象转化为绘画符号并且最终还原为审美对象的过程。进而以墨竹为媒介探完了诗歌题材中带有自然性与原生态的审美,儒家思想中人伦道德的审美与文人画中淡逸抒情的审美之间的关系与流变。最后.以墨竹与中国文人画审美的暗合为突破口,揭示了墨竹题材产生的内因,阐释了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笔者十数年前在研究明代中后期区域社会变迁时发现,江南地区在天顺、成化年间即发生变化,较之其他区域早六七十年的时间.及至正德、嘉靖时期,江南之外的其他大多地区也开始发生类似变化,而在这同一阶段,江南地区又步入了迅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9.
破解晚期良渚文化人从江南神秘失踪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我国江南地区良渚文化如何消失的问题,一直是一个未解的千古之谜。本文结合相关学术研究的新观点,试对此作一探讨。分析认为,江南地区良渚文化的消失原因,应为发生严重的海水倒灌造成淡水资源缺乏,晚期良渚文化人整体迁出“江南地区”所致。这主要表现在,良渚文化晚期“江南地区”具有发生海侵或海水倒灌的气候条件;“江南地区”多数良渚文化晚期遗址的考古未曾发现海侵遗迹;史籍有关于我国在良渚文化晚期时发生海水倒灌的记载;“江南地区”良渚文化晚期遗址的考古资料中有淡水资源缺乏的显示。  相似文献   

10.
吴昌硕“画气不画形”的绘画美学思想虽然突破了明清复古派文人画柔媚的审美趣味,但同时剥落和舍弃了文人画“韵”、“逸”等审美品格,将文人画的审美取向导向显露和霸悍。  相似文献   

11.
向荣 《今日中学生》2010,(11):19-19
我国南宋时,著名文学家周密在《癸辛杂识》中写道:“节序多贺之礼,门投帖,也有帖到人不到者,不能亲至者,再以束刺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著名画家李嵩作的《岁朝图》,描绘的就是新年时主人在院内迎客饮酒,童子接帖迎客的喜庆景象。  相似文献   

12.
汪曾祺与中国文人画结下不解之缘 ,文人画对汪曾祺的小说有着不可估量的间接和直接的影响。汪曾祺深受儒家“温柔敦厚”精神和道家“冲淡旷达”思想的濡染 ,他的小说在气度上接近于文人画 ,尤其是宋元文人画。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国画的笔墨趣味和意象性的诗化特征 ,营造了一种平淡天真、柔慧雅逸的独特意境。汪曾祺的小说可称为“画境小说”。  相似文献   

13.
山水画选题的重复性自古有之,而“旅人”在山水画的发展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文章以个案分析与图像分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将“旅人”题材作为首要切入点,研究它所产生的重复性,以及引发此现象于绘画史中一再重现、无法断绝的原因。重点分析其中自古有之的“仿古”传统与明代中后期新兴的艺术作品“市场化”对山水画产生重复性的影响,以此探究山水画选题的重复性在山水画家革新下的表现形态与艺术意义。继而可知,山水画家从不排斥选题的重复性,反而十分热衷于选取重复性下的“旧题材”,而“旧题材”事实上并不“旧”,它能在新的岁月、新的画家笔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元代文人画的领袖人物,赵孟頫明确提出“书画同源”的理论,为文人画强调用笔找到了理论根据,另外还提出“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的口号,以画寄意,深化了绘画的内在功能,并将这些理论贯穿于实践中,推进了文人画的进程,在文人画的发展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董源的山水画对“文人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尊为南宗“文人画”图式创造的宗师。尽管囿于时代局限,他的山水画并未选出隋唐以来再现自然的要求,并与后世成熟的文人画在价值观上无本质的内在联系。但他所创造的山水图式从视觉效果上契合了文人画对自然山水的观照态度和感觉方式,为以写意、表现为特征的“文人画”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
明清鼎革之际,江南地区战乱频仍,女性的生存状况急剧恶化。面对战乱,江南地区出现女性为保全贞节而大量自杀的现象。明遗民恪守民族意识和忠于明朝的理念,其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遗民心态表露无遗,并成为其精神寄托与价值取向。他们通过对大量的江南地区女性死亡事件的记述,利用江南地区殉节女性的事迹,以“天地正义仅见于妇女”为论调,借女德以讽士,折射了亡国之际对于“节”与“忠”的思考,其最终目的是维持其政治伦理与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宣讲”是清朝统治者为了规范百姓思想行为而实行的重要政教措施,作为宣讲活动辅助材料的宣讲小说在清中后期广泛传播。目前发现改编自《聊斋志异》故事的宣讲小说有116篇。聊斋宣讲小说既是《聊斋志异》传播史上的重要内容,也是政教宣传的有机组成部分。《聊斋志异》在改编为宣讲小说的过程中重人伦关系的题材选择,注重以适应宣讲小说独特的艺术形式强化其道德规范,同时以灵活的情节设置增强道德教化的指导性,有着鲜明的教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漫谈中国文人画的尚简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的不断发展,简约疏淡的风格逐渐成为大多数画家的共同追求,“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在元人山水画中,倪瓒将简,淡,雅,拙融为一体,风格最为突出。随着竹木格册水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绘画的主要题材,简率淡远的风格也成为文人画中具有代表性的,体现“士气”的一种风格。  相似文献   

19.
尚简,历来被认为是文人画最突出的审美趣味。倪瓒的画以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特点,被后人称为文人画的“第一逸品”,把中国文人画发展到空前的完美。从形式与构成方面亦可尽览其“简”与“澹”而至“逸”的风格特征。通过元代社会和云林本人的精神状态的共同铸造,构建起了一个只属于倪瓒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20.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文人一种特殊精神活动的特殊产物。有人认为,元代以后的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文人画的发展历程,文人画代表着中国画发展的主流。文人写意结合江南固有的写意传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开拓了艺术新境。绘画题材方面,唐代以后,由于大量失意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