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两面镜可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数量和两面镜夹角大小的关系,对两面镜成像的现象感兴趣。2.能认真观察与记录,乐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探索结果。【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已认识镜子,有照单面镜镜子的经验。材料准备:单面镜若干,幼儿人手一个两面镜及记录表、彩色笔等。【活动过程】1.照两面镜,引入活动。师:单面镜能照出一个自己,这里有一个两面镜,小朋友照照看,能看到几个自己?引导幼儿猜想在单面镜和两面镜中可看见的物体像的数  相似文献   

2.
正一、活动案例【活动目标】1.能运用简单的调查与统计的方法,了解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2.尝试积极地参与讨论,大胆地交流摩托车、汽车等给环境带来的污染。3.懂得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的好处,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询问并记录过家人最常选择的出行方式。材料准备:调查表、统计表、故事图片(配相应的视频)、彩笔等。【活动过程】1.出示调查表,引导幼儿以听课教师为  相似文献   

3.
正【活动目标】1.积极地参与海绵的游戏活动,体验探索科学现象的快乐。2.初步学习猜想与验证,在探索游戏中感知发现海绵柔软、有弹性的特点。3.乐于动手操作,尝试大胆表达自己的探索发现与结果。【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初步感知过物体的软硬、轻重;有玩过橡皮泥的经验(搓圆、压扁等);知道海绵的名称。材料准备:梳理图示及课件;裁成比幼儿小手略大的不同形状的海绵、瓶口较小的塑料瓶、猜想记录板、  相似文献   

4.
正【活动目标】1.能积极探索多米诺骨牌的玩法,充分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2.初步感知力的传递现象。3.发展观察、比较,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有玩积木的经验。材料准备:12块长方体的小木块、小篮子、记录表、记录笔人手各一份,梳理图谱两张以及有关生活中力的传递现象的视频。【活动过程】1.玩多米诺骨牌游戏导入活动。(1)引导幼儿观察材料。师:(出示木块)我今天为小朋友带来了一件新玩具,谁认识它?师:这些小木块和我们平时玩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垂直与平行的现象。2.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认识垂直与平行。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空间观念。【教具学具】课件、三角板、直尺、白纸、彩笔、小棒。【教学过程】1.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  相似文献   

6.
正【设计意图】树是幼儿十分熟悉的植物,因为常见,很多幼儿可能熟视无睹,他们摘树枝、摇树干。为了让幼儿了解树与人们的关系,懂得保护树的简单方法,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活动目标】1.知道幼儿园种树的目的,感知树木与人们的关系。2.懂得爱护树木的简单方法,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活动准备】经验准备:了解幼儿园里树的名称和基本特征。材料准备:事先拍摄好的幼儿与树玩游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活动目标】1.感受风的特征,初步感知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知道风的积极与消极作用。2.学习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对自然界的风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9页内容及练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检验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未知。  相似文献   

9.
【适用年级】四、五年级【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邮政编码的作用,探索并发现邮政编码的规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调查收集、分析研究、探究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活动准备】1.查阅有关信件及资料,了解有关地方的邮政编码。2.小组走访邮政局的叔叔、阿姨,了解邮政编码的意义及方法。【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多媒体出示:信封上的邮编、身份证、楼房的编号、餐桌上的号码、街道的门牌号、超市工作人员的胸牌号……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地方都用上了什么?生:都用上了数字。…  相似文献   

10.
正【活动目标】1.懂得眼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知道保护眼睛的主要方法。3.会做眼保健操。【活动准备】材料准备:黑布条,未画上鼻子的人物肖像画若干,幼儿日常记录表格,眼保健操音乐,《每日保护眼睛监督表》(附后)。【活动过程】1.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幼儿集体蒙眼,玩"画鼻子"游戏。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自然界中下雪的原因。2.了解雪花的颜色、大小、形状。3.了解下雪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坏处。4.学会做雪的成因的模拟实验。5.体会到与同学合作探究的乐趣。【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一个八宝粥的空罐、一袋盐、勺子、温度计、冰块、毛巾。教师准备:与雪有关的图片、谚语、视频。【教学过程】一、创设能引发关于雪的科学问题的情景1.提问:进入冬天,同学们都盼望着一件事,那就是下雪了。  相似文献   

12.
陈润展 《考试周刊》2014,(44):95-96
文章选取了"找次品"教学中的4个教学片段:【片断一】实验操作,感知策略;【片断二】引导探究,寻找策略;【片断三】深入探究,验证结论;【片断四】引导观察,寻找规律。4个教学片段环环相扣,一次比一次更深入,一步步将学生引入探究的深层次,从探究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时中出现的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冰花的一些特征,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2.能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冰花千姿百态、晶亮洁白等特征,体会人物情感。【教学准备】1.教前准备:教师本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前准备: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扫除字音障碍。【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1.师:小朋友,你看到过玻璃窗上开花吗?今天咱们要学…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页。【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3.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过程】一、汇报导入,初步感知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通过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一、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1.初步感知。(1)出示天安门、奖杯和飞机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什么物体。(2)引导学生思考并初步发现:这些物体的两边各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2.举例辨识。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级下册第88页"认识角"。【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通过找一找、认一认、做一做、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并感受角的大小的关系。3.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比较角的大小。【教具学具】CAI课件、三角板、角(2个)、圆形纸、连接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写“我喜爱的一种水果”。【教学目标】1.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抓住水果的形、色、味进行描写。2.通过观察、触摸、品尝水果,感悟作文就在生活中,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苹果、橘子、梨、葡萄、香蕉等水果,学生每人准备一种自己喜爱的水果。课外收集有关水果的资料。2.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体验探究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都喜欢吃什么样的水果?请你把喜欢吃的水果拿出来,让同学和老师看一看。(学生拿出自己的水果放在桌面上)师:大家拿来的水果,老师也喜欢,看到这…  相似文献   

18.
【案例背景分析】本案例选自大纲版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教学的定位是在实践中学,在活动中学。以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起点,搭建一个以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知识为“背景”的舞台。【课堂实录及反思】一、认识体积(实验感知体积的概念)1.课前谈话师:观察课桌上的东西,今天上课与以往有什么不同?生:好像自然课。生:有围棋,还有杯子和水。生:有一些石头。……师:今天我们要用实验的方法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4"。【教学目标】1.学习例文,掌握写游记的方法。2.回忆游览过的"尚湖风景区",写出该景区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自学本次习作例文,并尝试自主写作。【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写一篇游记。所谓游记,就是对一次游览的记录,描写在游览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正【活动目标】1.了解擦屁股的基本步骤,懂得擦屁股的方法。2.逐步形成自我服务的意识,提升自理能力。【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已有便后洗手的经验。材料准备:布娃娃若干、卫生纸、步骤梳理图、积木、"丁丁不会擦屁股"及"正确擦屁股"视频等。【活动过程】1.视频引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以谈话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