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的教师角色已经越来越不仅局限于信息的传递者,借助维果茨基和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从全新的视角探索外语教师的课堂角色,调查研究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实施中介作用的情况,并对如何有效中介,促进学习者的多方面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为基础,论述了外语教师在课堂上的中介作用的重要性及其在多媒体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教师应在多媒体外语教学实践中充当中介者的角色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和有效思考者.  相似文献   

3.
费厄斯坦中介理论的解读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鸿耀 《教育与职业》2007,(26):113-115
费厄斯坦的中介理论是建立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育理论基础上的.这一理论自成体系,揭示了学习过程中教师中介作用的12个特征,阐述了在儿童以及成人学习过程中中介者与学习者的互动关系.深入研究中介理论、探讨中介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对于语言教师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传统静态测验存在的问题,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费厄斯坦认知结构可塑性理论为基础,提出的动态评估方法贯穿整个化学课堂,可发现学生认知缺陷,挖掘学生潜能,响应新课改的评价要求,体现化学课堂开展动态评估的意义,并初步建立化学课堂动态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5.
以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为指导,通过在课堂内外教学任务中实施中介的实践,发现它对教学有诸多益处: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教学相长;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为满足以色列儿童心理成长和能力促进的实际需要,以弗厄斯坦为代表的以色列教育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了中介学习经验理论并将之应用于教育实践。该理论从教授者与学习者间交互作用的视角看待学习者的认知发展与学习,主张个体的认知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授者在中介学习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有益的中介策略指导和训练儿童,以促进他们认知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结构的改善,并推动其学习潜能的实现。该理论的实践应用包括:1)构建学习潜能评估工具,用它评价个体认知能力的改变,诊断个体的认知缺陷;2)设立工具强化程序并施之于教学中以巩固儿童已改变的认知结构。中介学习经验理论对于在测评和教学中动态把握和促进巩固儿童的潜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助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从选用合适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胜任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归属感、帮助学生了解共同意图和学习的长远意义等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蕾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2):107-111
多元智力理论模型产生的背景:一是传统智力理论受到挑战;二是认知心理学发展的必然;三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能力的新要求。并对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发展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1.多元智力理论主张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研究智力符合现代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2.多元智力理论主张智力是人脑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并且对智力的内部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大大丰富了认知(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多元智力理论主张必须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对智力进行总体把握,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要求,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互动理论最早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在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下,通过同化(assimilation) 和顺应(accommodation) 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从而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即图式(schema),并在平衡——打破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发展。互动理论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后来,维果茨基(Vygot-sky)、费厄斯坦(R. Feuerstern)、奥苏贝尔(…  相似文献   

10.
外语教师在课堂上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为基础,论述了外语教师在课堂上的中介作用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这些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所产生的效果远远超出了知识的传授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协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有利于学习者之间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形成和个体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学习者形成较高级的认知能力。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将“协同论”的理论与方法引入教学领域;提出了学习者之间协同作用的“相互强化”理论。这些理论的引入,为协作型辅助教学系统的实际运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者采用的用于提高完成认知任务的效率的方法,是关于认知的技巧,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也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对输入信息的直接加工和解码,与具体的学习任务密切相关。而阅读认知策略是指学生能根据阅读教学的要求,学会信息储存和检索的方法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是衡量学生吸收和理解言语材料所载信息能力的尺度。  相似文献   

13.
陈观瑜 《文教资料》2005,(17):100-101
元学习理论相信学习者是积极主动的机体,他能够计划未来,监视现在,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具有元学习意识的自觉学习既不是依赖某种智力,也不是仰仗某种学习技能的学习,而是一个认知行为自我训练、自我约束的过程。对改善学习活动和提高学习质量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费厄斯坦的中介学习理论为语言学习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在善学者作为积极学习介入者带动和鼓励小组成员的理论假设下,本文力图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合作式课外阅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认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系统中的过程可以组成四个范畴:(1)贮存与提取;(2)信息加工;(3)输入与输出;(4)知识运用。这些心理过程是对知识领域中的知识进行操作。这就是说,贮存与提取过程向学习者提供了访问已经贮存在永久记忆中的知识和贮存新的知识的路径,以便学生将来可以使用;信息加工功能是对已经贮存的知识进行操作以便能在具体的任务中运用;输入与输出过程是运用知识理解沟通和产生沟通;运用知识过程是用知识来完成具体的任务。本文将讨论认知系统中各个过程的每一个范畴。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学习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媒体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取决于学习者与多媒体表征方式以及教学设计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多媒体信息的呈现形式、信息的真实性程度、互动程度以及各种信息形式之间的关系必须适于学习者的先前知识经验、视觉空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水平以及学习任务的目标等。只有这些方面的因素相互匹配,才能产生实质性的媒体功效。从学习者建构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来说,如果某种外在的信息表征形式有利于学习者以最少的无关认知负荷和最大的生成认知负荷来建构内部心理表征时,这种媒体表征方式对学习者就是最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听力理解中的心理认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力理解一直是困扰大学英语学习者的主要问题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是英语教师在不断探索的课题。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对新输入信息进行解码和编码,编码必须与大脑中的图式网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本文试图阐明如何将认知心理学理论应用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上,优化听力教学模式,并提出具体建议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词汇知识,是词汇教学的第一步。认知加工层次理论认为认知加工有两个层次,即形式和语义,前者是浅层次加工,后者是深层次加工。学习者对新信息的加工层次越深,保持效果越好。该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进而作者提出词汇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途径以现代语言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主张语言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它所关注的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否是从“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是否为学习者设计了交际任务。它要求学习者主动参与真实的交际活动,运用目的语完成活动任务,通过活动的开展和任务的完成,发展认知能力,形成语言能力。应用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途径,对于当前我国外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学习;重语言形式、轻语言内容;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能力等弊端,具有较强的反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认知心理学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认知心理学和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启发了外语教学,为外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检验标准。现代认知心理学着重于认知主体是怎样来认知客体信息的研究, 其理论由认知结构论、信息加工论发展到建构主义。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二语习得是一个不断通过运用策略来理解和输出二语的心理过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意义,即语言输入与学习者语言知识之间的关系、学习者二语知识的表征以及学习者的二语知识与其语言输出之间的关系。从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出发,我们在教材编写和外语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同样重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重视自动化加工、培养学生重新建构的能力及重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