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育是对人身心健康进行塑造的教育过程,是对人品德修养进行升华和提高的德育过程;体育所蕴含的德育功能和伦理价值,在培养合格人才的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认识并合理利用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和伦理教育价值,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
程玉华 《中国科技信息》2006,(15):236-236,238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因此,必须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技巧,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和身体健康成长,而且在学生德育方面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趋向及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有机渗透在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杨震海 《科教文汇》2010,(18):157-158
学校教育体系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体育在其中处于什么位置呢?学校体育对周围客观事物产生的作用称为功能。本文主要介绍学校体育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进一步突出学校体育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价值,旨在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要求是全面素质的教育,中学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在运动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健康发展对体育的要求。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美育教育的途径。主要结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重视德育、美育教育,有利于培养高尚情操、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鉴赏美的知识和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品德教育已经是当前教育的首要问题,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当着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体育与德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相推进。体育教育已成为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的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德育的思想,结合体育学科特点,选择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陈永忠 《科教文汇》2007,(5S):120-120
中学体育改革有如百花齐放,争奇斗妍,“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生活体育”等体育价值观念的盛行锐不可当,体育教改目标转向多元化,结构趋向多层次化,教育方法的优化组合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关键还是以人为本,在强身健体这一职能完成的同时,配合进行品德教育,完善学生德育结构,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德智体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才是中学体育的宗旨和根本。为此,本文对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方法的类型与实践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邱伟东 《科教文汇》2008,(7):105-105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不可分割。充分发挥体育的德育功能是加强德育建设的需要。也是增强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璐 《内江科技》2012,(6):55-56
本文介绍了健美操教育价值、健身价值的具体表现,分析了健美操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对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都有重要影响。具体为健美操能够增强体质、导引激情、促进人际交往、提高智力、激发创造力、塑造身体和提高艺术审美能力等。  相似文献   

9.
盛蕾 《科教文汇》2007,(11Z):52-52
任何一种教育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有教育、教学的机制,还要有认同、接受的机制。中国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一脉相承,其德育的内涵各有千秋,在内容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较大差异。借鉴我国传统体育的精髓,充实现代学校体育的德育教育内容,完善德育教育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德育的社会价值,就是德育对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学校德育的社会价值是由教育的社会价值决定的,而衡量教育的价值尺度,是以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标准的,如果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能够为社会做贡献,推动社会的前进和历史的发展,那么教育的社会价值是肯定的,德育社会价值也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教育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体育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处于弱化状态。文章从高校重视程度、体育教师德育观念、体育课教学过程、体育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校园文化建设、榜样引领作用等六个方面探究了高校体育教育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要求是全面素质的教育,中学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在运动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健康发展对体育的要求。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美育教育的途径。主要结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重视德育、美育教育,有利于培养高尚情操、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鉴赏美的知识和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要求是全面素质的教育,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在运动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是当前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健康发展对体育的要求。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体育教学中德育、美育教育的途径。主要结论: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德育、美育教育,有利于培养高尚情操、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鉴赏美的知识和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余菁 《今日科苑》2009,(18):267-267
高职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高素质的培养有赖于良好的德育,体育教学中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如果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结合德育的丝丝渗透,将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定向运动的特点,对定向运动在高校开展的健身价值、益智价值、德育价值和终身体育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陶怡佳  彭建波 《科协论坛》2007,(12):131-132
体育与德育存在一种彼此依存、互相促进的内在关系.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隐机制为物质形态的渗透性;制度形态的非强制性;精神形态的内隐渗透.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充分挖掘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隐机制,实现学校德育的生活化教育,从而提高学校德育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郑星 《科技风》2023,(35):56-58
德育渗透是高校展开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激活体育教学育人功能的重要手段。本文立足于高校体育教学,深入剖析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重要性以及渗透原则,继而提出高校体育教学时期德育渗透的途径策略,希望可以引起相关人员关注,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谭文秀 《科教文汇》2009,(16):37-37
高职体育教育具有学制短、学生专业差别大等特点,高职体育教育的目标应围绕尊重学生的兴趣、重视体育思想的传播、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引导、重视体育文化和德育的渗透等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的永恒话题,我校将体育活动融入综合课程、德育活动课程体系中,并实施了体育特色"我运动、我健康"校本课程。我校进行课程整体构建、德育活动课程化整合,探索以体育发展为载体引领德育工作整体化推进进行了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一、德育在实施全面教育中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其中德育排在首位,那是因为,一个人 还是当一个无视法律、胡作非为的坏人。假设一个人品德高尚,那么其他几育的成就越高,他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反之,假设这个人品质恶劣,那么其他方面成就越高,他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