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 体会作品中诗意的漫想、诗性的意境、诗化的语言和诗人的气质。 教学过程 一、初识诗人,感受雨意1.读人:余光中——“乡愁”——乡愁诗人2.读题:  相似文献   

2.
<正>师:“红烛”这一核心意象与“诗人”的形象有什么关联?请大家结合诗歌内容等来谈一谈你的看法。生:诗歌的第一节把诗人的心与红烛的红进行对比,诗人希望自己的心也能像红烛一样红。师:怎么能看见诗人的心呢?生:“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要把心“吐”出来。  相似文献   

3.
常绍云 《考试周刊》2009,(24):27-28
严羽说:“诗者,吟咏性情也。”叶燮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艾青说:“诗的情感的真挚是诗人对于读者的尊敬与信任。”“诗与伪善是绝缘的,诗人一接触到伪善,他的诗就失败了。”可见,情感是诗人进行创作的源头活水。诗人情动于衷,才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诉诸笔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因此,在诗歌的艺术形象上,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人物形象,把握情感。 教学难点: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分析。  相似文献   

5.
境界说在我国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到清朝王国维时趋于成熟。他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夫境界之呈于外物者,皆须臾之须臾之物。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之言,此大诗人之秘妙也。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  相似文献   

6.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十一册“战争”单元 一、了解诗人。解读诗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诗。(板书:唐)说到唐诗,你会想起哪些诗人?  相似文献   

7.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十一册“战争”单元 一、了解诗人。解读诗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诗。(板书:唐)说到唐诗,你会想起哪些诗人?  相似文献   

8.
谁不是妈妈生的(诱诗兴)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四季的脚步》这首诗,都会背了吗?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背背以前学过的诗,并说说诗的作者。(学生背诗,说诗人)师:你们知道诗人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愕然无语)诗人,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是……生:妈妈生下来的……师:对,诗人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来的。(学生笑)在座的同学有没有不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生:有!师:(扫视)谁,不是妈妈生的?(学生大笑)师:(停一会儿)看来,同学们都是诗人的料子。这节课,老师要让同学们尝尝做诗人的滋味。【评:…  相似文献   

9.
诗人顾城曾这样感慨前辈杜甫:笔下铺金玉,无以换冷羹。这一句可谓道尽了诗人的尴尬处境:创作上很辉煌,现实中却无法维持生存。其实,何止诗人,自古以来还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画家,死后虽有无数人靠他们生活,生前却困窘不堪,如卢梭、凡·高等。  相似文献   

10.
师:2013年11月25日,第四届中坤国际诗歌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一位已经封笔四十多年的台湾诗人获得了本届诗歌奖。我们不禁要问,这位诗人的作品具有怎样的魅力,以至于人们称他为“一日诗人,一世诗人”呢?  相似文献   

11.
一、课堂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属于文学范畴。我对文学和诗的感受是:文学是人学,诗学是情学(板书)。文要写出人来,诗要写出情来;无人不成文学,无情不成诗学。因此,表达诗人的感情是诗歌的核心内容。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一下鉴赏古诗怎样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怎样去把握呢?我的观点是:意象传出诗人情(板书课题),即通过意象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唐诗鸡蛋宴     
《家教世界》2011,(12):49-49
从前,有两个人是要好的朋友,一个是喜欢吟诗的厨师,一位是爱好数学的诗人。这一天,厨师到诗人家里串门。诗人拿出两个鸡蛋,说:“交给你啦,做一桌菜,看你的杰作!”厨师答道:“没问题,还要配诗一首!”一会儿,厨师端上来一只小碟子,里面装的是两只煮熟的蛋黄,一面走一面高声朗诵:  相似文献   

13.
近日,《南都周刊》选出新诗90年十大诗人,他们是:穆旦,北岛,卞之琳,多多,艾青,冯至,海子,昌耀,肖开愚,郭沫若。以1917年2月1日《新青年》杂志刊发胡适”白话”诗歌8首为起点计,新诗的发展历经了90个年头。推出新诗十大诗人评选,一方面是对在喧嚣的市声下默默洗涤语言的诗人表达敬意:另一方面,也希望评选能促进诗人们更好地认识他们自己,  相似文献   

14.
作文与模仿     
李阳波 《初中生》2010,(7):30-30
有一个人问一位知名的诗人:“怎样才能把诗写好呢?”这位诗人反问他:“那你读过几本诗集了呢?”  相似文献   

15.
李贺是中唐一位风格独特的诗人,其作品色彩绚烂、奇幻瑰丽。在诸多色彩中.“绿”色和其它色彩一起渲染环境.创造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意境。诗人着意选用这一意象的原因有二:一是诗人专致“师心”的结果:二和诗人匠心独运、求新求奇的艺术追求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对于诗歌,我一直是心存敬意的。在文学边缘化的时代,诗歌更是处于了文学的边缘。第三代诗人代表人物之一的陈东东为我们描述了近年诗歌与诗人的处境:“诗人们是自己来操办一切的,诗人既是诗篇的作者,又是编者和出版者……又是热心和够格的读者,当代诗人还是自己诗歌的批评者,而且充任过几回自己诗歌的批评者……”。“现在,诗歌看起来就像是一门只有诗人才真正关心,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苏珊·朗格说:“当人们称诗为艺术时,很明显是要把诗的语言同普通的会话语言区别开来。”基于此,学习古代诗词必须重视对语言的品味。当然,重视诗歌语言绝不是仅仅去掌握语言的字面意义。康德说:“语言词汇往往是诗人精神的直接体现,与诗人的个性和内心世界有关。”重视语言,就是我们要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去感知诗人内心世界,触摸诗人灵魂,从而实现人文精神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8.
讲两个有趣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诗人海涅办了个诗刊。有一回,他收到了一份诗稿。作者写道:“编辑先生:我这个人不大拘于小节。只写了诗,标点请您给我补上。”诗人海涅马上给他回信:“亲爱的先生:以后你要写诗的时候,只需寄些标点来即可,诗我们会写。”  相似文献   

19.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脍炙人口的绝句为唐代诗人张继所作,它不仅一千二百多年来为国人所传唱,而且流传至日本,妇稚皆习诵之。诗人对诗中事件景物的描述是一种倒叙结构:先写所见之景,后写夜泊,而不是写先到客船再写所见之景。诗人运用的是“倒拈”这一艺术手法,为了突出一夜愁眠,诗人将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的次序,重新作了安排:  相似文献   

20.
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他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写着:“自幼失明。”有一天,一位诗人路过,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那牌子上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他又碰到那位诗人,他很奇怪地问:“你给我写了什么呢?”诗人笑笑,念牌子上他所写的句子:“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这便是诗歌的妙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