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生态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有着最原始、最生动的文化印记。作为壮族原生态民族文化标志之一的“打榔舞”,由壮族人民劳作之余的一种简单的自娱性舞蹈,发展到现在成为广西天等远近闻名、能够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文化熏陶、社会反响的文化品牌,其发展之路是一个文化品牌的建设之路,也是一个原生态民族文化的活态保护之路,更是一个文化与经济的良性发展、互动双赢之路。它的良好发展对于当前少数民族文化实现自我突破、求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如何促进民族文化建设、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也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黄春颖 《体育科研》2015,(2):98-103
本文以上海市金山地区的体育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打莲湘为个案,采用实地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梳理了打莲湘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其休闲特性与价值,总结了其在休闲旅游开发背景下,传承与发展的经验、不足及面临的挑战。研究发现休闲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不仅为休闲旅游增添了文化底蕴和观光亮点,也使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得以提高,形式内容更为丰富。但是,在休闲旅游开发中将文化作为摆设,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等问题,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韦霞  刘朝猛 《体育科技》2015,(1):17-18,21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的宝贵遗产,有着最原始、最生动的文化印记。"打榔舞"是广西壮族人民稻作文化的缩影,是壮族人民庆祝丰收、祈求风调雨顺的一种简单舞蹈。如今它已经发展成为远近闻名、能够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文化熏陶、社会反响的文化品牌。其良好的发展现状给它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也给其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湖北体育科技》2019,(9):769-772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灭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打榔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壮族打榔舞,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对壮族打榔舞的历史背景、文化特征、表现形态进行了相应回顾,对其生存环境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分析,并结合政府支持、产业结合、群众参与、特色建设、文物博览、市场介入、人才引进机构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发展困境,提出了保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打榔舞文化的相应建议及加强传承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和保护进行研究,认为,广西所拥有的众多民族特色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旅游开发和保护提供了机遇,应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符合当地民族与生态特色的旅游发展规划,打造一批具有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旅游产品,完善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加强对旅游服务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多种途径和模式宣传旅游产业,促进体育非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阳壮族舞狮的历史起源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邬凤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1):112-113,12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雷州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民族传统体育特有的社会文化特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使其能跟当前的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这对于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雷州半岛特有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阐述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数字化保护理念的发展理路,试图从立档保护的操作路径与活态传承的文化思路2个维度,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进行学理层面分析与发展路径解读。在少数民族体育的"祛魅"与"返魅"过程中,对数字化保护进行深层次探讨,以期为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理论借鉴与支撑。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体育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世界性的热门话题。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章从国家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手,阐述和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体育文化,从中不难发现,传统体育文化处境堪忧。  相似文献   

10.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结合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的自身特点,构建了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取了5项典型的国家级传统体育类和传统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科学地进行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是有效合理开发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传统武术作为中国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巨大挑战。文章旨在通过对传统武术"扬弃"的探讨,来实现传统武术在当今社会更好的发展,提升传统武术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创造力与核心价值,更好地对传统武术进行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野调查法,从新农村建设与开发休闲型乡村体育旅游的视角,以贵州省安顺市乡村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个案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开发乡村休闲体育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开发过程中更应重视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注重乡村历史文脉的继承,以促进乡村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分析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区域旅游的意义、瓶颈及其路径,认为广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区域旅游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扩大区域乡村旅游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扩散效用。瓶颈体现在广西体育非遗市场化有待开发,应拓宽消费者的消费视野;提高相关部门对非遗文化完善保障力度,加大对非遗活态传承与旅游市场的融合力度。相应对策为:紧密结合当下广西节庆体育,推动区域体育非遗走向旅游产业化;创新体育非遗与旅游的营销方式,推广区域体育非遗文化旅游;加大对体育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力度,提高体育非遗传承人的业务素养。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新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开发模式并提出提升路径。新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资源类型丰富多元、市场经济效益显著、活化利用初见成效。开发模式:以乌鲁木齐为核心区的民族体育产业开发模式,以喀什为核心区的节庆演出、民俗旅游村开发模式,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核心区的民间表演、体育竞赛开发模式。提升路径:健全非遗保障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扩大专业人才供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体育非遗旅游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民间武术开发的重要性及其目前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对民间武术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开发对策有培植民间武术传人,开发民间武术文化表现形式及文化空间活动,开展民间武术在学校中的教育,积极利用媒体传播力量。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纷繁灿烂的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为世界人民所仰慕.气功养生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强身健体之瑰宝.当下,健身气功是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从中华民族悠久的五千年传统文化中走出来的产物,它是气功的一种,是传统气功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项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世界体育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文章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研究健身气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加有条不紊地展开,本文就目前体育非遗保护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为切入点,从博物馆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合理化解决措施。体育非遗保护面临的共性问题包括"人去艺绝"之危机、"后继无人"之困境、文化空间之破坏和文化认同之缺失。解决措施有,发挥技术优势,打造体育非遗数字博物馆;开展普查工作,完善体育非遗档案;设计活态展示空间,建立体育非遗传习所;深化馆校合作,增添体育非遗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社会资本视域下对少数民族体育非遗传承价值、动力机制、困境,并提出传承路径。价值:弘扬传统体育文化的制度规范,塑造身体文化认同的信任机制,建构生活实践参与的关系网络。动力机制:制度规范是仪式秩序塑造的保障,组织框架是文化网络链接的基础,文化根基是情感认同形成的关键,实践参与是文化脉络延续的标识。困境:制度保障不完善,互惠规范体系不足;组织框架不健全,网络节点协同不畅;价值挖掘不深入,理念认同逐渐松动;实践参与不广泛,文化内涵感悟不强。路径:完善制度规范,建构传统文化保障体系;健全组织框架,搭建文化生态融合模式;深挖文化内涵,凝聚理念价值认同意识;拓展实践参与,实现文化底蕴具身感悟。  相似文献   

19.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武术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的内涵,指出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武术文化面临的危机,从日本、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得到启示,探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武术保护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