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器乐可以说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是一种无形的财富。但是由于愿意学习民族器乐文化的人越来越少,它们正在面临无人传承的危机。因此各高校开设民族器乐鉴赏课程,帮助民族器乐文化走向大众。而且高校民族器乐鉴赏课程的存在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各民族音乐文化,从而了解到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下面本文将从高校民族器乐鉴赏课程的重要性、当前高校民族器乐鉴赏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民族器乐鉴赏课程改革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年来全国各高校GIS教学单位在GIS教学计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随意性问题,从GIS专业的学科特点出发,经过对比分析、比较论证,提出了构建GIS本科专业标准化骨干课程群的基本思路,并面向国内理科背景高校的GIS本科专业推出了骨干课程群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3.
张勇荣 《地理教育》2013,(11):57-58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融计算机、测绘、遥感、应用数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于一身的综合性信息技术。21世纪随着互联网、3G、数字电视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GIS的涉及面更广、渗透性更强、内容日趋丰富、适用性扩大。目前我国已有500多所高校开设了与GIS相关的专业和课程,200多所高校建立了GIS实验室。本文主要就三年制地理教育专业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必要性、GIS教学存在问题以及教学改革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杨杰 《考试周刊》2012,(85):11-12
连片特困地区急需GIS人才.连片特困地区高校非GIS专业的GIS教学也亟需优化改革。本文针对连片特困地区高校GIS教学存在的弊端.从课程教学的几个方面提出改革措施,以期提高该地区的非GIS专业的GIS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正式课程之外,能使学习者获取非预期、非计划中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活动,即隐性课程。民族高校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方式和基础,是国家以及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民族团结教育涉及学校的各个层面,民族团结教育必须纳入课程建设范畴。民族团结教育隐性课程建设必须突出民族高校民族特征、团结特征、高校特征。根据隐性课程的基本内容,结合民族高校的特点,民族团结隐性课程建设体系应该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6.
针对本校GIS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践环节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在借鉴了省内不同高校GIS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案之后对本校GIS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使本校的GIS专业课程体系更适应我国GIS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6月3日,高校民族理论政策精品资源共享与慕课建设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曾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四门民族理论政策课程,以及正在建设民族理论政策慕课的四所高校,先后介绍了课程建设的成就、经验和艰难、困惑,各地高校民族理论政策教学同行以及爱课程网、高等教育出版社和相关单位代表也都参与了热烈的讨论。初步明确了这门高校课程以精品资源慕课化为导向的改革发展思路。会议开幕式由广西民大民族学与社会学学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课程具备“体用双练”的技能习训与体育育人的双重效能。为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融合式教学实践,应坚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针,创设课程思政与学校教育“三全育人”格局,充分发挥体育课程思政融合式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于民族地区高校的体育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开发以及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GIS学科特点的分析,结合在师范类高校地理科学专业GIS课程教学经验,总结出地方性师范院校GIS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为地理科学专业GIS课程更好开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网络调查的方式对民族心理学课程在各大高校的开设现状进行了解,深入探讨了目前我国高校在开设民族心理学这门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民族高校的特性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性。在民族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自身的特性,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结合民族高校历史学学科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教学目标以及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考核方式的一致性。第二,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教学方法上应具有灵活性。第三,配合民族高校的历史学学科建设,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地理信息技术设计与应用课程为例,尝试引入分层混合教学模式,考虑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需求来实现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的融合,探索改革GIS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提升GIS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试图为高校GIS课程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红水河流域地方院校现阶段存在美术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育内容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地方院校美术课程的特色缺乏和文化特质的缺失又会引起专业的低社会认知度以及专业核心竞争力减弱等系列问题。红水河流域地方高校从提高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率、提升美术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而言,课程改革迫在眉睫。红水河流域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审视、梳理本土优秀民族文化和当前美术课程及育人模式,通过对民族文化梳理、整合,促进美术类课程教学创新改革;通过高校美术课程与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整合融通、协同联动,凸显地方高校区位特色优势,有效解决校地衔接不顺、学生本土文化认同低、艺术人才创新培养等难题。  相似文献   

15.
为使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数据结构课程更加专业化,文章在数据结构课程的专业定位和理论侧重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指出应该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数据结构课程理论知识与GIS知识的紧密耦合以及数据结构实践课程内容以GIS应用和开发为培养目标三个方面进行数据结构课程的GIS专业化改革.对GIS专业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及数据结构知识与GIS开发知识更紧密的结合,和GIS课程体系的一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代高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需要整合学校教育的各种资源,探索并实践各种有效的教育途径。新时期高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课程教育途径、活动教育途径以及传播教育途径等。  相似文献   

17.
杨霞  蓝贵文  殷敏 《地理教育》2014,(11):57-58
论文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地理学基础理论相关课程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高校GIS专业《地理学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的特点和培养GIS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在宁夏大学GIS专业中少数民族学生、民族预科学生比例较大的情况下,提出基于地方特色专题应用的GIS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在GIS专业选修课Arc GIS软件应用课程中应用该方法组织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对教学组织,考核等进行教学实践环节探索研究,设计凸显地方特色的退耕还林还草规划、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侵蚀沟道分析等综合专题,强调实例对GIS空间分析功能的整合,连贯性。通过GIS专业2009级、2010级、2011级三个班级Arc GIS软件应用课程的的实践教学改革,学生在专题中学习Arc GIS的应用模块,理解GIS原理;通过综合实例的环节,设计分析有趣的空间问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参与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本专业学生成长为专业技术人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课程国际化是民族高校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维护各民族团结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高民族高校国际声誉及保证国际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民族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必须立足民族高校学生的特殊性这一现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制订课程培养目标,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师资队伍,重视教材的选用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得到广泛的普及,人才市场对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GIS专业新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在增长,而现有的高校GIS专业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还不能满足社会对GIS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由此,对高校GIS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分析我国高校GIS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现状和问题为基础,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