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19所学校的955名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5%的教师感觉幸福;性别、资历、班主任等因素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学段、学科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教师幸福的原因排序为:工作中有乐趣、学生拥戴、人际关系和谐、热爱教师工作、薪酬有保障、有成就感、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满意、个人发展机会多,不幸福的原因排序为:学生难教难管理、工作繁琐机械、工资收入低、对管理与制度不满意、个人发展机会有限、没有成就感、人际关系不和谐、不热爱教师工作。提升教师幸福感的策略排序为:关心和帮助教师,对待教师公平公正,建立合理的考评制度,给予教师物质奖励,改善办公条件,重视教师培训,实行民主管理,给予教师精神奖励。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学校管理和教师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学校的主体构成是老师和学生,创设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必须围绕两大主体展开:首先是教师文化。一方面我们要优化、美化校园的外部环境,为教师提供舒心惬意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让教师感到"家"的温暖,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在教  相似文献   

3.
学校管理中的情感管理是一种与制度管理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应当重视教师积极情感因素作用的发挥,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这是充分发挥学校情感管理作用的必要条件。在情感管理中,管理者应当怀抱一颗真诚的心,关心教师的日常生活,尊重教师的精神诉求,做到以身作则、感染他人。  相似文献   

4.
学校的主体构成是老师和学生,创设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必须围绕两大主体展开:首先是教师文化。一方面我们要优化、美化校园的外部环境,为教师提供舒心惬意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让教师感到“家”的温暖,不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是追求教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自然发展和完美结合的教育,是努力使教师和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如何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使人和自然、社会共同进步和谐发展,达到天人和一境界的教育。人、环境、管理、制度,人是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在学校管理中应该坚持人文思想,实施人文管理,追求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学校的同步协调发展。为此,环境、制度、管理构成了我校人文管理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6.
学校生命化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其基本特征是强调对生命体的尊重、关心教师的全面发展、保障教师民主参与管理权利、引领教师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主要做法体现在管理民主化、制度人性化、人际和谐化、闲暇时尚化。学校旨在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让教师工作着、幸福着,提升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校组织管理的工作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师是学校组织得以发展的决定性的资源。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围绕这一要素,为每一个教师创造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的条件,使其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尽其所能。因此,学校在管理上要坚持以差异管理为指导思想,以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结合为方法论基础,着力构建“民主科学,和谐有序”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学校在注重教给知识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素养的培养。因此,学校要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使教学与管理、教师与学生、环境与与文化等达到和谐统一发展,通过发扬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打造环境学校文化氛围、完善规范制度,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教师的发展和打造学校教育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9.
"全人教育"价值观的核心是尊重人,包括尊重人、尊重人的差异,以及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创建富有吸引力的、富有人文关怀和个性的学校文化,促进师生和谐健康发展.学校的各项工作以促进教师、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发扬传统中铸造新的辉煌.尊重教师,构建和谐的九中文化 "全人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学生的文化差异与个性差异,尊重教师的个性和劳动成果,为学生和教师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以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  相似文献   

10.
学校组织管理的工作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师是学校组织得以发展的决定性的资源.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围绕这一要素,为每一个教师创造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的条件,使其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尽其所能.因此,学校在管理上要坚持以差异管理为指导思想,以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结合为方法论基础,着力构建"民主科学,和谐有序"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现代教育人文精神的构建,要让学生在充满和谐、宽松、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练。体育课堂中教师与学生时刻都处于动态中,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名学生,要让课堂充满和谐、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作为体育教师就得用"心"去做。一、慈母般的爱心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12.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是教师做好工作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的教学管理要以人为本,树立情感、制度、民主、成功管理理念,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基本规律与需要、自主选择权利、发展个性差异、民主平等权利、教学知情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营造学术、文化氛围,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是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内容。在“思政课”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就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热爱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努力提高教师的自我修养及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5.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创造性的环境氛围,主要包括校长的指导思想、学校管理、教师评估、环境布置、师生关系和班级气氛等方面.其中,管理、评估和师生关系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陈平  江安平 《考试周刊》2013,(82):164-165
民主管理是相对于绝对服从绝对权威的管理而言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化,应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学校民主管理长效机制。学校应全面完善并推进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以“公开、民主”为原则,以“透明、透视”为要务,以“效率、效益”为目标,落实“激情师生.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让学生树立梦想与自信.让教师追享事业的激情与快乐,推动学校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金理昌 《宁夏教育》2008,(11):13-14
校园和谐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间关系的和谐、学校与社区间关系的和谐、教师与家庭间关系的和谐等等。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应着力构建学校公平、公正、公开、民主的发展原则,营造依法治校和民主治校的氛围,营造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营造学校和谐的工作氛围,营造诚信友爱的校园风气。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个民主、平等、愉悦的师生关系,能够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对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构建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了开展和谐的教育,学校就要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更新观念、树立新型师生观、热爱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平等相待等方式是营造和谐师生关系中较好的途径,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引用。  相似文献   

19.
民主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学校师生员工既是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学校领导者树立了民主思想和作风,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激发起教工的主人翁意识,树立起事业心,使学校管理的“机器”在团结和谐的运转中达到管理目标,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校长要树立教育民主、教学民主的思想,在学校管理方法和手段上实行民主化,让教师参与管理。同时,还要注意处理好民主管理与校长负责制、制度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传统的科层化管理逐渐隐退,而以人为本、以文化环境创设为核心的柔性管理逐渐趋于主导。校长领导力表现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演化,而制度作为学校管理行为的准则、团队意志的化身,将成为学校校长权力的“替代物”。因此,依靠制度的创新与制度的执行来管理学校各项事务,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促进师生和谐共生,是考量校长和学校管理层政治智慧和领导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审视和反思学校的管理,从制度改革和管理手段人手,提出了以现代人本管理理论为指导的“人文、制度、监督”三者并举学校管理模式,在具有百年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的校园,使新管理机制与“敢为人先,奋发有为”的校园精神相融合。逐步建立了合作、探究、反思的教师群体文化。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导向,营造了有利于学校、教师、学生自主发展的制度环境,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