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呀作文,你姓什么? 你姓甜吗?是呀,是够甜的。元旦前突发奇想,给《学作文》主讲老师写了一封信,告诉老师我写作有小窍门,还寄去了五篇“儿时趣事”的小作文。老师在《学作文》节目里表扬了我,说我写得真,写出了真情实感,并邀请我到电台当“小嘉宾”,还点评了我的《我和小爸爸》、《小师傅?傻师傅!》两篇作文。我心里美滋滋的,从心里甜到嘴上,又从嘴上甜到心里。那一个甜,什么蜜都比不上!  相似文献   

2.
吴玫 《考试周刊》2012,(27):51-52
作文,本应是学生内心情感最真实的写照,是对生活最本真的表达,是激情生命最绚丽的绽放。然而,纵观今天学生们的写作,却总是显得那么苍白而贫乏,令无数老师们头痛不已,费尽移山心力却又收效甚微。于是,感叹连连:如今的孩子怎么了,如今的作文怎么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3.
袁宾 《快乐阅读》2013,(27):124
总是听到许多家长和学生这样抱怨:写作文太难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每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里总是有一些遗憾,在我十几年的教学生命中,我的感受是:虽然写好作文并不容易,但是让学生爱写作文也不难。关键是要看教师怎样引导学生,怎样让孩子爱上作文!一、培养习作兴趣是爱上作文的第一步一提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人一下子会想到这个话题是老生常谈。虽然培养兴趣是个老话题,但是,它确实是做好一件事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毋庸置疑。写好作文,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很关键。首先,从读书中培养写作情趣。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从小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从低年级短小、浅显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作文素质是由情感、意志、兴趣、习惯等因素构成,其中,兴趣是学习和其它活动的动力来源。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可通过以读导写、创设情境、推荐发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5.
黄瑛 《教学随笔》2014,(10):20162+162
现行教育之下的作文写作成为了老师和学生共同头痛的问题,老师如何放手,学生如何自主解决,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3,(A5):51-52
<正>作文命题的题型主要有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也叫"新材料作文"或"命意作文")、话题作文三种。从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情况看,材料作文很受追捧,2010年和2011年的"材料作文"占50%至60%;而2012年,全国17道作文题中有16道是"材料作文"(只有江苏卷以"忧与爱"为题写作是命题作文);2013年,全国17道作文题中有16道是"材料作  相似文献   

7.
“作文难写,难写作文”几乎成了学生的口头禅,这简单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是学生们对作文的普遍心态;“作文难教,难教作文”近乎成了教师的心病,这简单的话语中暴露出的是教师们对作文教学的畏难情绪。为了解开师生前言畏惧作文的情结,让学生能够写好作文,树创作文的美好形象。两年前,我在所教班级开展了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探索如何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作文,寻求作文教学的改革之路。实验之初,恰逢《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我的探索吹来了强劲的东风,“课标”对作文的精当阐释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两年多的探索实验是否让学生改变了对作文…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 ,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的孩子已经阅历很多 ,懂得很多。大至世界和社会 ,小至学校和家庭 ,其中发生的许多事情 ,都会叩击他们的心弦 ,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一个时而变幻色彩 ,时而涌起波澜的、天真烂漫的生活领域 ,其中有很多可以取作写作材料。宝库就在身边 ,他们却视而不见 ,这是因为他们误以为面包和盐既然不是精金美玉 ,就不值得拾取和宝藏的缘故。一旦换一个角度看周围的一切 ,他们就会如同骑在神鸟的背上降落在神奇的山谷 ,忽然发现身边有数不清的宝贝。写作教学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打开身边宝库的大门 ,让他们…  相似文献   

9.
师:作文贵在创新,话题作文的“三自”,为作文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有必要说一下,虽然2005年高考作文题有的不再使用话题作文的提法,但实际上其命题思想同样体现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特征,其价值取向也继续保持鼓励创新的意图。本节课我们来探讨考场作文的“立意自定”,让我们在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作文分值的提高,许多人都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但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写出成功的文章,绝非易事,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学生来说,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一方面要不断阅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头脑;另一方面还需要多观察、多思考、勤练笔.除此之外,恐怕不可能找不到什么终南捷径.作为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到以上这些,喜欢上作文尼?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人们表情达意和书面交际不可缺少的手段。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所着力培养的现代社会人人用得着的重要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教学的收效仍不如人意。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曾常常困惑于作文教学时的无计可施,困惑于学生们写作水平的低下,困惑于自己无法让学生爱上作文,那种无奈,那种茫然,曾令我寝食难安。为此,我也曾苦心钻研作文教法,但不知为何,不管我在课堂上如何费尽心思,却总是收效甚微,因此,有段时间我非常怕上作文课,怕和学生谈作文没想到教学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让我顿悟,要让学生爱上作文原来也很容易。记得有一次布置学生回家写《难忘的一个人》时,学生们叫苦不迭,于是,我就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写人作文的写作方法。没想到还没等我讲完,居然有一位学生在底下嘀咕道:“说得容易,老…  相似文献   

13.
高玉安 《阅读与鉴赏》2010,(5):51-51,13
每次面对着如山的作文本,心里老是打怵;每改一本作文,搜肠刮肚,总找不到合适的评语。总认为学生作文水平太低.把改作文变成挑刺、找“毛病”:写起评语来也总是带着几分情绪,作文本发下来,学生看了也不高兴,渐渐地,  相似文献   

14.
多年的中考作文阅卷,笔者发现有这样一些问题需要考生注意:(一)无题或题目不合要求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靓丽的文题一下子就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引起关注。然而笔者在阅卷过程中,发现有的考生的作文没有标  相似文献   

15.
一、排比起兴法例1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半;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就几乎一贫如洗了。  相似文献   

16.
可以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任何技能训练,要想成效显著,都必须有系列的套路引路,不能零打碎敲。这样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高效的方法,取得最好的成绩。把握好让作文亮起来的思路,再教给学生一些套路和方法,授之以渔,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一路耕耘,一路丰收。根据教育规律和教学实践,我认为套路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考在即,假如在考试中再遇到话题作文,考生应如何面对呢? 请先看这样一道作文题:大自然的色彩是绚丽的,红的花,绿的叶,蓝色的天空与海洋……生活的色  相似文献   

18.
[案例]毕业班的一次作文考试,文章的主题要求学生反映父母对他们的关爱。结果全校将近400名的学生,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描写了雨夜自己生病,父母连夜冒雨背自己去医院的情景。趴在父(母)的肩上,自己深深地被感动了,强烈地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反思]在批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描写的故事情节如出一辙,大同小异。这让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父母的爱仅仅只有在孩子生病时才表现出来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孩子的选材为什么会如此相似?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的思维仅仅局限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呢?我想,学生把这个材料作为首选,固然与平时看的作文选…  相似文献   

19.
20.
一、感悟自然大自然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虫蚁,都会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思索与启迪。“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引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东流之水引发时光飞逝、生命短暂的感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给人以启示:客观事物是个多面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看到不同的景象,得出不同的结论。再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再如“岁寒,然后知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