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同学们都叫我"吃货大王"。每次他们这么叫我的时候,我都拍拍胸脯,自豪地说:"你们说的就是童年的我。"麻辣,舌尖上的快乐放学了,我的超级三人组——我、孙苗苗、李亚军——来到了前面的小店。远远地就闻到了一股食物的香味,鼻子带着我们走到了香味的发源地,眼睛里顿时发出了绿光——麻辣烫!我们点了一份,大家迫不  相似文献   

2.
打气筒     
<正>一村子里的孩子都喜欢看大人们干活。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知道铁匠怎么点火,怎么锻造锄头;裁缝怎么转动缝纫机,怎么缝围裙的口袋……看起来他们似乎比那些手艺人还要在行。要是让他们顶替那些手艺人干活,一定会得心应手,连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3.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之时,我正埋头于书山题海之间。听到有关它的好评,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将整部纪录片看了一遍。当那些朴实而又让人垂涎的食物出现在我眼前时,它们不仅引起了我味蕾的反应,还让我回想起那个炊烟袅袅的小山村。那份熟悉的童年的味道。  相似文献   

4.
清扬 《新作文》2013,(Z1):4-7
我们中国是个讲究"吃"的国度,英国人一见面就谈天气,而我们打招呼则是问:"您吃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舌尖上的这些美味吧。尤其是童年记忆里那舌尖上的美味,不管长到多大个子多高的时候,都会印象深刻,永远难忘呢。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哦。我们中国是个讲究"吃"的国度英国人见面就谈天气而我们打招呼则是问"您吃了  相似文献   

5.
我生活在闽南的漳州。漳州的美食可以说应有尽有,数不胜数。童年的味蕾是最单纯的,童年时品尝过的家乡美食的味道,长久地萦绕在我的舌尖。  相似文献   

6.
天下有贼     
<正>寒假第三天,我和爸爸一起去乡下奶奶家。傍晚五点左右,我们坐上了返程的客车。行程走了不到一半,车窗外已是黑暗一片,车里大部分乘客都睡着了。我偷  相似文献   

7.
雷申宁 《红领巾》2014,(12):40-40
“草莓用水泡了再吃”“苹果怎么没削皮”“垃圾食品不要吃了”……妈妈整天对我这个“吃货”唠叨不停。我有些不耐烦,就说:“你小时候,外婆也这样要求你?”妈妈听了,竟然饶有兴趣地讲起她小时候“吃”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正我家住在黄河岸边一个绿树掩映的小村庄,几个小村子毗邻而居,相依相傍。年纪渐长,颇有了些怀旧心理。蓦然回首时,童年岁月即似那熟悉的小村庄上空飘荡的炊烟,丝丝缕缕,袅袅渺渺,穿越时光,清晰呈现在眼前:上世纪七十年代,正值计划经济时期,物质极端匮乏。副食品短缺,粮票、布票、油票、糖票、肉票……好多商品皆凭票定量供应。欲望低,也就易满足。但,小孩子都是嘴馋的。凡是能吃到嘴里  相似文献   

9.
我生活在闽南的漳州。漳州的美食可以说应有尽有,数不胜数。童年的味蕾是最单纯的,童年时品尝过的家乡美食的味道,长久地萦绕在我的舌尖。我永远忘不了的是爷爷做的煎豆腐。这是漳州每一个家庭餐桌上都会有的菜,但我固执地认为爷爷做的最好。一大早,奶奶就到菜市场上买菜,其中必有豆腐和葱,一拿到家,爷爷就开始煎豆腐了。爷爷总是把豆腐切成三角形,再将它们放进  相似文献   

10.
"宝贝地球村"真是宝贝们体验生活的乐园,我曾经在那里过了一把当"警察"的瘾!暑假里,我和好友倪子珅在"宝贝地球村"里玩了最惊险的"警察抓小偷"游戏。一名穿警服的工作人员让我们俩穿上警服,并且告诉我们:"我和你们都是警察,我负责开  相似文献   

11.
由于有孕妇的特殊身份,我每次出门,总能得到陌生人的帮助。有一天,我走进地铁车厢,扶着门口的立柱站着。门口第一个座位,坐着一个年轻、高大的男人,也许别人会觉得,他那个座位应该是我的,但他似乎没有看见我。眼看车快到站,他旁边的一位女士,可能担心上下车的人挤到我,就站起来,让我坐了她的座位。我刚坐下,从站台上进来一个背着孩子的妈妈,站在我刚开始站的那个位置。  相似文献   

12.
13.
正4月4日晴张衡是一个无人不晓的天文学家。在月球上,还有一个被命名为"张衡"的环形山呢。"张衡"这个名字真是家喻户晓啊!我们班也有一个名叫"张衡"的人,但与古代"张衡"差远了。古代的张衡无论在文学上,长相上可都是一表人才。可是我们班的张衡长得胖胖的,剃着一个小平头,眼睛小小的,还戴着600度的"窗户"。现代"张衡"十分怕运动,特别是长跑。一次,800米长跑训练,张衡刚开始跑得挺快的,暂时跑在前面。一圈下来他慢慢落后了,第四圈时,张衡支持不住了,慢慢成了走路。过了一会,好像有点力气了,又开始速  相似文献   

14.
童年·童诗     
正教学流程:一以诗入题师:上课之前,我想先请大家欣赏一首诗。(课件出示:蒲公英的羽毛/好久没有见过你/不经意地飘落在我的掌心/轻轻地把你捧起/吹落满地。你呀/又随风而去。/用不能飞翔的翅膀/在天空中飘荡/像断了线的风筝/喜欢长途旅行/又回到我的身边。我轻轻地把你吹向天际/等待不远处那边的回音)(教师捧书诵读)师: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呢?生:张子恒。师:你们能猜一猜他是谁吗?生:一个诗人。生:一位作家。生:一位很有诗意的作家。  相似文献   

15.
成长仪式     
父亲问:"准备好了吗,小子?"杰里米立马点头,戴着连指手套的手笨拙地拿起枪。父亲推开门,两人一起走进黎明的严寒中——留下身后舒适安全的小屋、温暖的煤油炉,还有诱人的熏肉和咖啡的香气。他们在屋前站了一会儿,空气冷飕飕的,嘴里呼出的气变得如白雾一般。前方的沼泽一望无际,水天相接。平常日子,杰里米为照相忙得团团转时,他会让呼唤他  相似文献   

16.
我的妈妈     
正4月15日晴说起我的妈妈,我既喜欢又"讨厌"。每天清晨,只要听到闹钟铃响,妈妈都会起床做早饭,为我上学做准备。在上学的路上,我的手冰冷冰冷的,妈妈就用那双大手紧握着我的小手,慢慢地我的手暖和起来,她又帮我暖另一只手。我们边走边背着《古诗文》和《日有所诵》,不知不觉到了学校的大门,我感到很温暖。放学了,妈妈来接我。一路上就听到妈妈唠唠叨叨的,回到家见我写字慢,她就更没完没了,我感到很烦。但是我还是最喜欢妈妈,我真的希望妈妈每天都开开心  相似文献   

17.
正那一年的冬天,寒冷似乎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也更猛烈些。初升的太阳孤独地挂在天空,清冷的天空显得比以往更高远,更空旷。母亲照例早起,钻出被窝,挺着大肚子,生火、打扫家。屋外冷得刺骨,母亲裹紧衣服,到柴堆处抱了些柴火赶紧跑回家烧火做饭。火刚生着,母亲便感觉有些肚子痛,又有想吐的感觉,而且这感觉一阵比一阵猛烈。她忍着痛,拖着沉重的身子向炕边挪动,刚碰到炕沿,忽感身子一轻,孩子出生了,没有任何声响,不哭也不闹。这个女孩儿就是我。  相似文献   

18.
时至今日,我还是觉得,童年时母亲所做的饭菜,天下为最,无与伦比。那时,家景贫寒,天天吃的,基本上是俗食,就是说,都是从黑土地里长出来的养命植物。家乡人,平日吃的都是小米、高梁、苞谷和荞麦。养麦产量低,因此稀贵,吃荞面饴铬和荞面饺子,算是改善了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于给一般人的刚硬的军人印象,父亲对待家人特别温柔,有空就会写诗作画送给母亲。某个夏天和家人度假时,父亲在车上画了志晚的素描,当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这是志晚的后脑勺,怎么样?是不是挺像的?" 全家人看了那幅画后哈哈大笑。年纪最小的志晚是我们全家的宝贝,从小聪明又乖巧,很喜欢笑。在青瓦台(韩国总统官邸)拘束沉闷的生活中,小志晚扮演了为我们带来活力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正>书名:《童年的消逝》作者:〔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6月在此书里,作者波兹曼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论题,即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