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鱼大观     
《钓鱼》2006,(14):48-48
鲐鱼(鲭科)地方名:鲐巴鱼、青花鱼、油胴鱼、鲭鱼、花池鱼。形态特征:体租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颌等长,各具一行细牙,犁骨和胯骨有牙。体被细小圆鳞,体背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体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有不规  相似文献   

2.
竹筴鱼,学名Trachurusjapouicus,也叫沙丁鱼,俗称巴浪、刺跋、山台鱼、黄、王占、竹签、吹鱼、大目、阔目池、阔 目巴浪、刺巴、黄占、山船丁鱼、麦穗、扁鲫、泽鱼、姑鱼、河尖、沙梭、沙钻、丁头等。隶属鱼纲,科。体延长,稍侧扁,长约40厘米。其背部多呈黑褐色,腹部为银 白色。体被圆鳞,侧线全部由大型梭鳞覆盖。 这种鱼为中上层洄游性鱼类,游泳迅速,喜欢结群聚集,有趋光 特性。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及朝 鲜、日本沿海等水域。 一年四季均可施钓竹筴鱼:夏季钓浅场,秋、冬、春三季钓深场。这类鱼特别喜欢群游…  相似文献   

3.
王书生 《中国钓鱼》2007,(11):12-13
[歺又鱼]鲦,鲤形目鲤科鲌亚科属,又名白条、鲦鱼、青背、青鳞子等。一般长70—140毫米,体侧扁,头后背侧轮廓平直,腹侧自胸鳍基部下方至肛门有皮质腹棱;头尖,略呈三角形,口端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褐菖鲉(鲉科),又名老虎鱼。头部背面具棱棘。眼间隔凹深,较窄,为眼径的一半。眼眶骨下缘无棘;眶前骨下缘有一钝棘。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细齿带。背鳍鳍棘12根;胸鳍鳍条常为18根。体侧有5条暗色不规则横纹。  相似文献   

5.
黑鲷钓法ABC     
柳明 《钓鱼》2007,(7S):48-49
黑鲷俗称有海鲋、青鳞加吉、青郎、乌颊、乌翅、黑加吉、黑立等。其体侧扁,呈长椭圆形,头大,前端钝尖,第一背鳍有硬棘。黑鲷的牙齿细小而锋利,两眼之间与前鳃盖骨后下部无鳞。侧线上鳞6~7枚,体青灰色,侧线起点处有黑斑点,体侧常有黑色横带数条。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7,(24)
黑鲷,俗称有海鲋、青鳞加吉、青郎、乌颊、乌翅、黑加吉、黑立等。其体侧扁,呈长椭圆形。头大,前端钝尖。两眼之间与前鳃盖骨后下部无鳞。侧线上鳞6至7枚,体  相似文献   

7.
海鱼大观     
《钓鱼》2006,(7):46-46
地方名:形态特征产地经济价值加吉鱼、红加吉、铜盆鱼、大头鱼、小红奥与、加腊、赤卿、赤板、红酮、红带鳃、红鳍、红立、王山鱼、过腊、立鱼。体侧扁呈长椭圆形一般体长巧朋厚米体重朋。一10D。克。自头部至背鳍前隆起体被大弱栉鳞头部和胸鳍前鳞细小而紧密腹面和背部鳞较大。头大口小。左右额骨愈合成一块上领前端有犬牙4个,两侧有臼齿2列,前部为颗粒状“后渐增大为臼齿厂下领前端有犬牙6个两侧有颗粒状臼齿2列。前鳃盖骨后半部具鳞。全身呈现淡红色.体侧背部散布着鲜艳的蓝色斑点。尾鳍后缘为墨绿色背鳍基部有白色斑点。分布于印度洋和…  相似文献   

8.
一、鲐鱼的特征。鲐鱼,又叫鲐巴鱼、青花鱼、油胴鱼、青占等。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颚等长,各具一行细牙。体被细小圆鳞,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  相似文献   

9.
海鱼大观     
《钓鱼》2006,(21):50-50
黑鳃梅童鱼(石首鱼科)地方名:梅同、大头仔、丁珠、梅子、大头宝、黄皮、吉头、蒙头。形态特征:体侧扁,前高后渐细,尾柄细长、头大而钝圆,额头突起,头部约占全身三分之一,故俗称“大头宝”。吻部宽圆,口裂大而斜,下颌比上颌长。粘液腔发达。枕骨棘棱显著,有前、后二棘,呈马鞍形,中央颏孔及内侧颏孔成四方形排列。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背鳍棘部与鳍条部间有一凹刻,棘较细弱,尾鳍尖形。体被薄小圆鳞,鳞细小易脱落,体质软、体上部金黄色或灰褐色、下腹侧金黄色、腹部呈白色。我国出产的有棘头梅童鱼和黑鳃梅童鱼两种。前者比后者个大,  相似文献   

10.
海上风雷     
《钓鱼》2006,(24):48-48
地方名:黄盖、沙板、小嘴、田鸡鱼、扁鱼、冷水板、小高眼、沙盖。 形态特征:体呈卵圆形,一般体长15—20厘米,体1200—400克。头小,口小,两侧口裂不等长。两眼小,均长在头右侧。有眼一侧为背面,呈深褐色,被栉鳞。有不规则的斑点:  相似文献   

11.
黑鲷钓法ABC     
《钓鱼》2007,(13)
黑鲷俗称有海鲋、青鳞加吉、青郎、乌颊、乌翅、黑加吉、黑立等。其体侧扁,呈长椭圆形,头大,前端钝尖,第一背鳍有硬棘。黑鲷的牙齿细小而锋利,两眼之间与前鳃盖骨后下部无鳞。侧线上鳞6 ̄7枚,体青灰色,侧线起点处有黑斑点,体侧常有黑色横带数条。  相似文献   

12.
戴频 《钓鱼》2007,(4X):46-46
鲻鱼俗称:肉滚子,又称白眼、属鲻科鱼。口裂上缘由前颌骨组成。鳍有鳍棘,背鳍2个,相互分离,第一背鳍由鳍棘组成,腹鳍腹位或亚胸位体被圆鳞,鳃孔大,鳃盖骨后缘无棘有鳔,但无鳔管,身体延长,有纵列鳞片35~38,前部近似圆桶形,头短平扁,口小,下位,上下颌边缘有绒毛状齿,上颌骨完全被眼眶前骨遮盖,脂眼睑发达,眼间隔平坦,鳃耙细密,无侧线,体色青灰,腹白色,体侧上部有数条喑色纵带。鲻鱼分布较广,沿海均产,是热带、亚热带沿岸性的中上层鱼,也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进入淡水生活的主要是鲻科鱼类。  相似文献   

13.
张锡恩 《钓鱼》2004,(3):52-52
shi鱼其学名叫瑕虎鱼,辽宁沿海渔民称为愣头鱼,有的地方叫大头鱼,此鱼体色清白无鳞,多粘液,头大尾小,嘴巴两侧有两块肉,俗称疙瘩肉。shi鱼属底层小型鱼类,是黄渤海的主要经济鱼类,也是广大垂钓爱好者垂钓的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4.
黄颡钓法     
张世才 《钓鱼》2010,(21):38-39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角角鱼、黄颊鱼、昂刺、盎公鱼、黄骨鱼等。黄颡鱼头扁平,吻圆钝,上下颌均有锋利细齿,触须4对。鱼体腹圆,后部侧扁。呈黄色或黑色、褐色,体黏滑无鳞。胸鳍锐利。  相似文献   

15.
钓黄鳝     
许波  晓玲 《中国钓鱼》2021,(2):30-31
黄鳝俗称长鱼,其体细长,前端圆后端渐侧扁,尾部尖细。体色黄中带黑色小斑点。头尖眼小体滑无鳞,上下颌及口盖骨上有细齿。黄鳝为我国特产,分布于各地湖库河流等自然水域,稻田、沟渠也可看到其身影。  相似文献   

16.
雨后浮钓鲮     
梁富容 《垂钓》2005,5(4):41-41
我们桂中地区的鲮鱼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鲮,叫白鲮(又叫白米鲮和土鲮),体呈梭形、略侧扁,头小,嘴向下,吻较钝,须一对,头部和背部呈青灰色,腹部银白色,尾柄长,尾又深,鳞较小,成年鱼500~750克。是本地重要的养殖鱼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鲐鱼:鲭科,鲐属。地方名鲭鲇鱼、鲐巴鱼、青花鱼、油简鱼。为远洋暖水性中、上层深海鱼类。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头圆锥形、眼大、眼睑发达,口大,上颌与下颌等长,体被细小圆鳞,背为青黑色,有不规则的深蓝色的斑纹、腹部白微带黄色。  相似文献   

18.
张世才 《钓鱼》2007,(7S):43-44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黄角鱼、黄颊鱼、盎斯、黄刺、盎公鱼、黄骨鱼等。黄颡鱼头扁平,吻圆钝,上下颌均有锋利细齿,触须4对,鱼体腹圆,后部侧扁。呈黄色或黑色、褐色,体黏滑无鳞,胸鳍锐利(如图)。全国各水系均有它的踪迹,尤以长江流域产量最丰富,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人们特爱用它来煮汤吃。  相似文献   

19.
李志国 《钓鱼》2004,(10):47-47
褐鲳鲉(鲉科)又名老虎鱼。头部背面有棱棘。眼间隔凹深,较窄,为眼径的一半。眼眶骨下缘无棘.眶前骨下缘有一钝棘。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细齿带。背鳍鳍棘12根.胸鳍鳍条常为18根。体侧有5条暗色不规则横纹。  相似文献   

20.
趣说鱼鳞     
鱼鳞,是指鱼体表面硬而薄的片状组织,乃为大多数鱼的共同特征,如鲢鱼、鱼、鲤鱼、鲫鱼、鳊鱼、鲥鱼和黄鱼等,尽管它们身上的鳞片,说大小讲数量都有差异,其结构与作用倒大致相仿。鱼的鳞片上,也有类似树木一样的纹路,置于显微镜下也能显示出同样的“年轮”,从中可鉴定鱼的年龄,了解鱼的生长情况,对于如何选种进行人工繁殖、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资源,都有着重要意义。鱼鳞根据构造和性质的不同,可分盾鳞。硬鳞和骨鳞三类,前所说的鱼类皆属骨鳞,其鳞上具有同心圆环纹的年轮,盾鳞如板鳃鱼、硬鳞如鲟鱼都是没有年轮图形的。鱼身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