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人的春节传统风俗习惯中,每家每户大年三十夜餐桌上。必须要有鱼,以预示着年年有余。也就是为了这“年年有鱼(余)”,我和父亲双双走上垂钓之路,演绎出了几段有关“年年有鱼”的酸甜苦辣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潘杨 《钓鱼》2012,(2):65-65
新春佳节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少不了鱼,寓意“洪福延绵,年年有余(鱼)”。但我国幅员广阔,各民族和地区的食鱼各有其习俗。  相似文献   

3.
洪峰 《中国钓鱼》2000,(3):54-54
在我国,每逢新春佳节,千家万户的餐桌上少不了一道带地方风味的鱼菜,寓意“洪福延绵,年年有余(鱼)。”  相似文献   

4.
年年有鱼     
在中国人的春节传统风俗习惯中,每家每户大年三十夜餐桌上,必须要有鱼,以预示着年年有余,也就是为了这年年有鱼(余),我和父亲双双走上垂钓之路,演绎出几段有关年年有鱼的酸甜苦辣的故事。六十年代初,中国人的日子碰到了最艰苦的岁月。官方把那几年叫做“三年困难时期”。1961年10月,我与母亲随军到远在兰州部队的父亲那里。那年春节前夕,父亲和往年一样,早早就张罗买鱼,可是跑遍了大小市场、大街小巷,连个鱼苗也不见。眼看着这年的“年年有鱼”就要泡汤了,多少辈的风俗将在父亲这儿遭到断档,父亲急得坐卧不安。后来听说郊区有一个鱼塘,养着…  相似文献   

5.
钓鱼也疯狂     
黄磊 《钓鱼》2007,(5X):52-53
我今年读初二了。自打我懂事起,家中的餐桌上就从没断过鱼。家里有个钓鱼能“手”,还愁没鱼吃吗?  相似文献   

6.
刘冬 《钓鱼》2005,(2):M002-M002
钓鱼人的生活中,“鱼”几乎是无处不在。嘴里说得最多的是钓鱼,家里墙上挂得最多的是钓鱼照,在餐桌上吃得最多的也是鱼鲜,静下来爬格子,也尽是写鱼文。这么多的“鱼“字围在身边,自然身边的钓友也不少,而且各种各样的钓鱼人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诱饵的力量     
一川 《钓鱼》2007,(8S):1-1
诱饵,是捕捉动物时用来引诱它的食物。 一般的诱饵都不会太大。 钓鱼少不了诱饵,诱饵是决定钓鱼成败的关键,这在许多谚语中都有所体现:“诱饵不奇,难以诱鱼,钓饵不优,鱼难上钩”、“钓饵不对口,进窝也游走,饵食不对路,鱼儿游别处”……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永安市钓友郑乐中来信说,去年“五一”节前,他和几位钓友在长汀涂坊水库钓获两条重2000克的被水库管理员称作“鳕鱼”的鱼,并附来照片一张(图1)。他们不知道这是否叫“鳕鱼”,故来信求答。信中对鱼的特征做了如下描述:体扁平,银白色,靠近头部两侧各有一道蓝色闪光斑,胡须一对,背鳍宽大高耸.尾鳍开叉特别大。答:根据照片和来信所述,我部查阅了鱼类图谱。在淡水鱼类中没有“鳕鱼”,海鱼中有“鳕鱼”,也称“大头鳕”,但不是信中所说的鱼。在淡水鱼类中有一种鱼和你们钓获的鱼极为相似,它就是“鲮鱼”(图2)。鲮…  相似文献   

9.
年年积财     
符中士 《垂钓》2001,(6):74-76
我们家乡以前吃除夕团圆饭,家家户户都有一道名叫“年年积财”的菜。在一个大盘子里,依次整整齐齐摆着两条鲇鱼,一条鲫鱼,一条才鱼。借“鲇鲇鲫才”的谐音,来表达祈求发财的心愿。“年年积财”这道菜几天都不能动,要餐餐摆上桌,一直摆过大年初三,才可以吃。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大鱼网”游戏的方法是:在场地上画一定范围做池塘,由三名学生做捕“鱼”人,其余人分散在池塘里做“鱼”。游戏开始,捕“鱼”人手拉手结成网捕“鱼”,被捕着的“鱼”,立即结在网上,参加捕“鱼”。直到剩最后三条“鱼”为止。这三条“鱼”就作为下次游戏的捕“鱼”人。 规则:1.“鱼”不能跑出池塘,否则算被捕着;2.“鱼网”不能脱开断开,如脱开须重新结好,否则捕着无效。 这个游戏在实际应用中,我发现它存在着几方面的不足: 1.有一定的危险性:游戏中三个捕“鱼”人手拉手,高速奔跑,由…  相似文献   

11.
煮酒论健康     
家人团聚、朋友相传、公关应酬……餐桌上都少不了酒。酒可融洽气氛,增进感情,但也潜藏着祸患,所以酒逢知己也要少喝。  相似文献   

12.
鱼鹰张斌     
邹卫平 《钓鱼》2005,(14):46-46
张斌30多岁,人瘦皮肤黑,眼睛贼亮,说话声音大略有点儿沙哑,衣着没有讲究,不像个城里人。然而张斌却是商城县钓鱼人中有名的鱼鹰。有人用一句俗语戏言他钓鱼是“贼不走空路”。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他钓鱼太在乎鱼,钓不到鱼不罢休。二是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办法钓到鱼。三是他能吃苦,“九天揽月五洋捉鳖”,只要能钓到鱼,什么地儿都能去,什么样的罪都能受。  相似文献   

13.
洋中剑侠     
老海 《垂钓》2001,(10):32-32
剑鱼有“洋中剑侠”之称,是海洋里的一级旅游健将,游速之快令人惊讶,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以上,且耐力极佳,在大洋中可日行千里,故又有“海洋中的千里神驹”之称。剑鱼又是出色的海上“跳高”能手,能将几百千克重的身体跃出水面达8米之高。  相似文献   

14.
村外农夫 《钓鱼》2005,(3):41-41
现在,天寒水冷,不能临池垂钓。浏览网站,也大都是一些回忆文章。我估计可能是因为没有鱼钓,所以无话可说,当然这只是我的估计而已。不能临池垂钓,上网浏览也不能尽兴,那我们干什么呢?马上就要过年了,过年过节时亲朋好友相聚,免不了要推杯换盏撮顿。这撮顿的席面上,总得有鱼不是?图个吉利也得有这道莱,“连年有余”、“吉庆有余”嘛!所以,今天我就来说说吃鱼。  相似文献   

15.
孙书静 《垂钓》2005,5(11):44-44
“渔夫鱼”是我们对以钓鱼为捕食方法的海洋鱼类的统称,包括鹅鱼、和尚鱼、青蛙鱼、蝙蝠鱼等.它们都是“钓鱼高手”,“渔夫鱼”的背部一般都有一根长剌.这就是“钓竿”;长刺的末端长有一块很像蚯蚓的红色肉块,这就是“钓饵”.每当“垂钓”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郅辽 《钓鱼》2005,(15):43-43
尽管有了调性概念,但硬调不硬,三七调的钓竿中了大鱼之后照样挺不起来。以此评价钓竿会引起许多争论,甚至针锋相对、各不相让。然而硬竿跑鱼,软竿也难逃一劫,问题是操作中怎样抓住控鱼中的转机,扬长避短。如果不管硬调、中硬调,提竿后都是“横8宇”遛鱼,就难保成功了。  相似文献   

17.
每到春节,中国老百姓喜爱在居家室中贴上各色各样的年画和吉祥图,以求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地过一个佳节。在年画和吉祥图中,有不少是以鱼为题材的。鱼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人们形成了一些关于鱼的观念,这种观念以各种形式体现在民俗和艺术方面。早在新石器时代在我国的彩陶上就出现了双鱼纹。以后各代有双鱼瓶。双鱼壶等。在我国古代建筑物或家用图饰上,常常可见一种八宝图的图饰,其中一定即为玉鱼(双鱼),寓意吉祥。道教建筑物上八宝中的鱼则为金鱼,表示“坚固活泼,解脱坏劫”。我国民间新婚洞房窗纸上也有双…  相似文献   

18.
对一位钓手来说,你的对象是鱼。但是你若将鱼仅仅当做餐桌上的一盘菜,那你将失去比菜更多的东西。这“菜”,花点钱到高钓池一蹲,一会儿工夫,就可钓上来一大堆。什么叫“高钓池”?就是鱼的密度高,上鱼上得快,还有就是鱼价高。当然,这对工作忙,没有时间钓鱼,但又想过钓瘾的人来说,到这种高钓池甩两竿,也不失为一种解馋的方法。但更多的钓友不愿到这些“双高”的鱼池垂钓,  相似文献   

19.
李根浩 《垂钓》2014,(6):62-70
雪豹鱼,俗称“裸鲤”,也叫高原花斑无鳞鱼,当地人称之为“花鱼”。目前已被探知的花斑无鳞鱼有30多个品种,著名的青海湖裸鲤就是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20.
李学成 《垂钓》2005,5(6):24-24
鱼遛透了,想让它顺利上岸,自然少不了抄网的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