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配漂与选漂     
北京钓友吉利问:怎样根据不同的钓场和不同的鱼来选用浮漂?选用浮漂时与季节有无关系? 使用手竿垂钓,应根据不同的钓场——如流水静水、水深水浅等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浮漂。垂钓时也应讲究钓什么鱼配置什么钓具,其中也包括浮漂在内。就是在不同的季节,用漂也要有所区别。下面就配漂和选漂等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参考。 配漂。这里所说的配漂,就是在垂钓时选用什么样的浮漂。 流水与静水的区别 钓静水漂子讲究精巧灵敏,而钓流水时由于水有很大的推动力,所以就要加大浮漂的浮力。这就要根据水的流速,配相应的浮漂,不能用一…  相似文献   

2.
孙遥先 《中国钓鱼》2012,(11):25-25
“七星”即是传统的七星浮漂,亦称蜈蚣漂;“双钩”就是高低两只鱼钩。本文对传统七星漂的改进和发展,谈谈使用方法和心得,与钓友们分享。  相似文献   

3.
吴泮声 《中国钓鱼》2012,(12):68-69
从我学习垂钓至今,快有30年之久了,但使用的垂钓方法、工具始终没变过,竿子,我用过竹竿、玻璃钢竿;拴线的方法是一线到底,无主线脑线之分;用的线,照老的说法,用过八磅、六磅和四磅;钩子用过大、中、小;浮漂也是一种,即七星漂。漂质,有鸡(鹅)毛杆、塑料杆等;颜色,先后用过白、黄、红、绿。我乃是一条路走到“黑”,一直没换过装...  相似文献   

4.
随着竞技钓的迅速推广和普及,调漂已成为广大钓鱼爱好者探讨、研究、争论的焦点。特别是实际垂钓中的调漂,显得尤为突出。 “垂直归零”的调漂方法是:双钩半水挂饵,根据所钓鱼种不同,确定鱼饵大小和浮漂的号数,用加减铅皮的办法使浮漂下沉与水平齐,使钓组的重力与浮漂的浮力相等,然后即开始垂钓。一般采用钓两饵的方法。称这种方法为“垂直归零”  相似文献   

5.
本人在几年前一次垂钓中,遇到这样一种情形:浮漂在原地上下蠕动几下,既不浮,又不沉(我称之为“小漂”)。一抖腕,是条500多克重的鲤鱼(钩子钩在咽喉处)。这对我这个总认为“黑漂”才是鲤鱼咬钩的老“钓迷”的确是当头一喝: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改革提竿办法,提高钓技,才能收到更好的垂钓效果。后来,这样的情况又多次出现,引起了我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浮漂及运用     
丁俊 《中国钓鱼》2007,(2):24-24
竞技钓是一种系统化技巧性很强的垂钓活动,它包括钓组的配置、饵料的配制、浮漂的运用及调钓方法。下面就浮漂的运用及调钓方法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诸位钓友批评指正。我认为浮漂可分为两大类:定向型浮漂和综合型浮漂。一、定向型浮漂可分为四种:水皮漂、浅层  相似文献   

7.
本人是个垂钓爱好者,喜欢钓鱼,也喜欢搞些小革新。在垂钓实践中我在浮漂上做了点小文章,如图。 具体做法是在漂头上加铅坠,使漂尾全部出水即成。无论是软体、直体漂,漂的大小都可以这  相似文献   

8.
陈中春 《钓鱼》2009,(18):38-39
手竿野钓,“识漂”和“提竿”这两个环节,是整个垂钓过程中能否中钩获鱼的关键时刻。尤其是提竿的早迟,尽管只有一瞬之差,但完全取决于浮漂的漂相反应。而浮漂的各种不同漂相,又与各种鱼类有不同的摄饵方式相关。所以,为准确把握提竿时间,特别是初学钓鱼者,首先要能识漂辨鱼,以传统“星漂”为例,鱼儿咬钩的漂相信号,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应:  相似文献   

9.
宜昌市长江葛洲坝水库是垂钓的大型自然水域,水库内垂钓的地方很多,鱼的种类也齐全,但美中不足的是船闸过船频繁,关闸开闸使水位时升时降,无论是立漂还是七星漂(有的垂钓者为了少移动浮漂,将漂的节数增多)用起来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特自制了一种既方便又简单的活动蜈蚣漂,现介绍给钓友们参考。 选粗壮的鸡毛梗,用刀片(双面单面均可,勿用剪刀剪),将鸡毛梗切成1~1.5厘米长,一般  相似文献   

10.
一、鲫鱼咬钩与提竿鲫鱼是垂钓中的主要对象鱼之一。因此研究其咬钩及提竿时机显得十分重要。鲫鱼咬钩时漂的通常反应是,开始浮漂轻微抖动(或点动),随即送漂。另外,在浑水、肥水、浅水尤其是流动性水域中,沉漂现象时有发生。现以七星漂为例,就鲫鱼而言,送漂距离多在4—10厘米,大约送出水面1~3漂,此时,迅即提竿获鱼。但大鱼和小鱼在送漂的速度和幅度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小鲫鱼送漂速度快幅度大,大鲫鱼送漂缓而沉稳幅度适中。如何正确区分和掌握大鱼与小鱼咬钩在浮漂上的异同,是把握提竿时机的重要因素。当浮漂沉稳点动、缓慢上浮…  相似文献   

11.
自制大浮漂     
市场上销售的大浮漂,都是空心浮漂,外出垂钓时必须仔细保护,否则容易损坏和变形。下面介绍一种自制大浮漂,其特点是:实心漂体,携带方便,抛投及收线时阻力小,浮力大,瞭望方便,制作简单,经久耐用。  相似文献   

12.
刘兴南 《中国钓鱼》2004,(12):22-23
通常状况下,垂钓时我们最喜欢看到的场面是:立漂漂尾水上目被鱼吸食饵料的力量迅速拉至水面下,也就是浮漂有力地下顿,继而提竿中鱼。然而.从数次的垂钓经历来看,只有多种因素加到一起,才会形成浮漂有力下顿;失去这些因素或有相反因素的出现,或多或少会减小浮漂信号,直至十分微弱难以察觉,  相似文献   

13.
调漂小工具     
悬坠钓由于灵敏度高,也被广大钓友移植到了休闲垂钓之中。当半水悬坠调好需要的目数后,根据水深调漂时,需要在钓钩上挂饵,每移动一次浮漂,就要挂一次饵,反复多次移动浮漂,才能把漂调到钓点的水深位置。作为竞技钓,这是钓前“打窝”的一个技巧。但是,休闲钓时,  相似文献   

14.
七星立漂     
七.星立漂克服了传统立漂漂目细、看不清楚的缺点,把漂豆均匀地排在漂目上,而且颜色都不一样,十分醒目。在矶钓过程中,即使浮漂离人很远,也能很清楚地观察到浮漂微小的动作。七星立漂漂身采用巴尔杉木材质,浮力大,而且浮漂的每个号都与配重铅号相符,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5.
颜恒 《钓鱼》2012,(20):28-30
漂漂是一个很特别的配件,在池塘竞技钓中它简直被捧为神灵,而在休闲钓中它也是钓鱼人比较看重的一个配件。浮漂又叫做浮子,即反映鱼咬时的状态和信息。由于浮漂是手竿垂钓中唯一能指示鱼吮吸钩饵的信号源,因此它被誉为“钓鱼人的眼睛”。  相似文献   

16.
台钓(这里指塘钓)主要特点之一是:鱼咬钩时,浮漂反应灵敏。究其原因,除了使用的钓线比较软和细以外,主要是由于台漂构造比较合理,垂钓的人既重视选漂,又讲究调漂,使钩、坠、饵与浮漂的匹配尽量调整得当。为了取得适当的灵敏度,选漂和调漂是缺一不可的,有了灵敏度高的浮漂,不等于垂钓时反应就灵敏,还要看调漂好坏,调得不好,好的浮漂反应也会不灵敏。 一、台漂构造特点  相似文献   

17.
浮漂 又称为浮子、鱼漂、浮。它在垂钓活动中具有多种用途:在它浮于水面时,通过钓组向垂钓者显示鱼类吞食钩饵的信息;借助浮漂的浮力配合,使入水的钓组中的坠、钩、饵等悬于水体中的某一水层,以垂钓栖息于不同泳层的鱼类,以浮漂的自身重量,尤其是注有重垂层的大型木漂,可起到坠、漂兼有的功能,垂钓者可将其连接的钓组投向钓点。目前通用的浮漂种类主要有:立式浮漂,睡式浮漂,球型浮漂和线浮漂4种。随着钓鱼活动普及与发展,浮漂的材质也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8.
徐锐 《钓鱼》2012,(19):32
一、钓具选择的技巧刚入秋时,天气还是很热,鱼多在深水里活动,此时宜选用海竿垂钓深水的鱼,尤其适宜在水库、湖泊中垂钓;晚秋则宜选用手竿,竿长5.4~6.3米为佳,线长3~4米为宜。浮漂要求轻、灵、流线形。现在常用的浮漂种类很多,形状也多种多样,长短各异。选用浮漂时要根据个人的习惯、钓时、天气、环境而定。秋天垂钓的漂可用小漂、轻漂、蜈蚣漂、带有小弧度的流线形塑料漂或木漂为好。漂坠组合必须配比适当,才能灵敏。漂、坠的比重应等于或接近于  相似文献   

19.
管察 《钓鱼》2009,(1):18-19
“台钓”出现前,我们把穿或系在钓线上,用以表达鱼儿咬钩信息的装置叫“浮子”,书面语“鱼漂”或简称“漂”、“浮”,如“七星漂”、“立漂”等80年代末期起的两岸钓鱼交流使我们见识了“台钓”,看到了另一种浮子上面是一个绘了色格目的标示杆,中间一个浮体,下面一个插脚,于是浮漂又叫做浮标浮出水面,用以提示鱼讯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小浪底垂钓     
金秋国庆小浪底,观光垂钓碧波里,垂钓最好哪里去?济源张岭半岛区。垂钓鲫鱼有特招,找好钓位用浮钓,钓具不必太苛求,得心应手最为好。钩上挂牢红蚯蚓,必引鱼儿随食跑,只要浮漂动两下,提竿收鱼跑不了。来此带把砍柴刀,劈荆斩棘钓位找,流行台钓上鱼少,失钩断线有烦恼。五米四,六米三,齐竿线,七星漂,中小坠,长把钩,浮钓只需一尺半。野生鲫鱼真是好,肚白背金引人笑,我说此地没白跑,明年之后更奇妙。小浪底垂钓@贾兴涛!河南洛阳 @王旭明!河南洛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