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出版界遇到了多年罕见的图书订数普遍下降的情况,而教育读物又是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一类图书。这使得不少教育读物的编辑在考虑选题时更加举棋不定。他们不止一次地诉说:全国的中学生数以千万计,而一本中学生的课外读物的征订数仅一二千,就是每所学校的图书室购买一本都不止于此,简直不可思议。真的是那样不可思议吗?多少年来我们图书市场上的教育读物被复习资料、辅导材料、习题集、练习册所充塞。尽管这些读物的内容单调、陈旧,质量较低,然而粉碎“四人帮”以后青年学生的求知欲和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的“文凭热”,  相似文献   

2.
业界博览     
寻找袖珍读物上海市中心一家颇有影响的旧书店于近日供应上百本轻、薄、短、小的袖珍读物,内容是上海人民出版社20多年前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丛书”。上柜不到3天,便有读者(其中不少是学生)将这些跻身于厚书丛中的“小不点”悉数淘走。众多读者在爱不释手之余发出感叹:这样图  相似文献   

3.
所谓编辑的社会本质,其实是指编辑活动或编辑工作的社会本质。不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一物的属性不是由该物同他物的关系产生,而只是在这种关系中表现出来。”既然事物的属性从某种关系中表现出来,那我们不妨从分析编辑的现实关系着手,由此去探究它的社会本质属性。编辑存在着与政治、经济、文化有关的众多的现实关系,我们应该从哪里谈起呢?谁都知道,凡是编辑都从事某种读物的创造,这里所说读物指书籍、刊物、报纸等,至于编辑创造的广播电视节目,一般不称为读物,然而在此与读物有类似的性质。编辑的活动应包括这样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把作者的作品变成读物,二是把这读物转交给社  相似文献   

4.
大约是2000年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订阅报刊杂志时,突然发现了这样一个杂志:《中国地市报人》!我感到很欣慰:呀!这是自己的杂志,作为一名小报的编辑记者,多少年来就盼望着有这样一本刊物,一本属于小报编辑记者的“时代杂志”,今天终于看到了这种读物,她开辟了一个专门属于基层新闻工作者的阵地.  相似文献   

5.
因为长年做编刊工作,我对《书与人》双月刊备感亲切,多年来几乎每期必读,觉得这是一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好刊物,也是一本可供学习和借鉴的业务读物。我从这两个方面都获得不少教益,也就想把这个刊物介绍给读者了。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实行“奥运增光计划”和“全民健身”的体育方针政策,近几届奥运会我国的奖牌数量的不断提升和广场、公园、专业健身场所健身人群的不断增加,这些数据和现象都表明我国无论是在竞技体育还是在全民健身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不论是对国家政府和社会个体都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读书方式正在美国兴起,这就是“听”书。虽然这样美国人看书的时间逐年减少,但“听”书(有声书籍)的时间则有所增加,使有声书籍业呈现一片兴旺,市场逐渐扩大。所谓有声书籍,就是将读物化成言语,用录音带录起来发售。以前,有声书籍少人问津,许多顾客视为“盲人读物”,不屑一顾。然而后来渐渐发觉它的好处,出版商指出,现代城市人生活繁忙,没有时间和精神去阅读书籍,有声书籍只需用耳去听,容易消化,不花精神,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当代报刊史上,有这样一本政治读物,它创刊于1958年,前后走过了8年的战斗历程,最后被“文革”的浪潮所吞没。作为刊物,现已不复存在,而刊物的总编辑也已含冤而逝。对于刊物的历史,有没有回头看一看的必要呢?对于刊物的经验,能否给予总结呢?我带着这样的想法,拜访了曾在这家刊物工作的几位老同志——吴瑞章、许文和李光远,请他们谈了有关《前线》杂志的往事。  相似文献   

9.
“书”字在汉语中有十几种含义,本文只试图探讨一下作为读物或出版物一种的“书”及其同义词“书籍”、“图书”的词源和概念,所知外国有关资料也略为介绍,以便进行比较研究。文字的产生是书籍出现的基本条件,但文字必须书写或用其他方式记录在可携带的载体上供人阅读才能成为书籍。从各国书籍形成的历史,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外书字的来源多与文字及书写文字的行为、工具或材料有联系。  相似文献   

10.
读者之声     
△江苏无锡惠山某部政治处王胜: 我觉得贵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适用。如“新闻写作的语言·技巧”、“当好通讯员浅谈”等栏目里的文章,都是作者在写稿中的切身感受,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体会。二是通俗。娓娓道来,如同谈心,雅俗共赏,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口味。三是自由。熔新闻、信息、知识于一炉,既是一本写作的好教材,又是一本富有趣味性的读物。“读者之声”栏是读者了解刊物关心刊物的窗口,自由流畅。  相似文献   

11.
编辑学的性质、任务和内容编辑是一种工作。编辑学是研究这种工作并以帮助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作好工作为目的的。有多种多样的编辑——书籍编辑、期刊编辑、报纸编辑,广播、电视各种节目的编辑。书有各式各样的书:以读者的年龄阶段分,有儿童少年读物、青年读物、成人读物;以书的内容分,有哲学读物、文学读物、自然科学读物、社会科学读物、应用科学读物、科学普及读物,等等;以书的用途分,有教科书、参考书、工具书,等等;以书所包容的范围分,有专著、选本、丛书、总集,等等;此外还可以有若干别种分法。期刊、报纸也有种种。这里还没说到美术  相似文献   

12.
我从事业余新闻写作已经十五年了,热情很高,然而也有不少忧虑和苦恼。概括地说,有四个“难”和“盼”:一、新闻业务学习难。报社业务学习资料发得少,内部通讯刊物很少收到;在农村书店里发行的新闻业务书籍简直没有,除能订阅公开发行的《新闻业务》、《新闻战线》、《新闻通讯》、《新闻记者》而外,想多读些新闻书刊,真是难得很。  相似文献   

13.
本书译者王东亮在《译后记》中说,“《符号学原理》不是一部经典”,“《符号学原理》是一本符号学入门读物”,其价值就在于“它的启蒙性、入门性”。但是,我想说的是,它虽然是“一本符号学入门读物”,却是一本最值得选择和最值得信赖的“符号学入门读物”。 《符号学原理》用简洁的语言,条理清楚地梳理了源于索绪  相似文献   

14.
德国图书俱乐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俱乐部,是一种由经营者把会员组合在一起的图书零售直销网。图书俱乐部也称“读者俱乐部”或“书友会”,它定期向会员推荐与推销某些经选定的图书、音像制品,为读者从成千上万种新书中筛选出最值得阅读的书籍,然后编印成目录寄发给每个会员,并规定会员每年至少应订购的图书树目图书俱乐部这种面向读者的图书直销方  相似文献   

15.
说“六联”     
北京有6家中央一级出版社的发行部门,建立了一个联合组织,人称“六联”。它们是: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这6家出版社的出书品种,个别看未免单一,集合起来就形成一个“小气候”,从政治理论读物到文学书籍,从青少年读物到知识性读物,从学术著作到大专文科教材,花色品种相当齐全。6社  相似文献   

16.
大毒草     
“大毒草”一词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盛行于“文革”时期,本应用来形容不符合当时主流政治价值观,丑化劳动人民,丑化革命战士,宣扬封建思想,宣扬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电影、歌曲、书籍等文艺作品和读物.事实上,“大毒草”的划分标准受到了左倾思想的影响,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被扣上了“大毒草”的帽子,同时随着“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大...  相似文献   

17.
现在有不少刊物为了吸引读者,在封面上争“奇”斗“艳”。一是把许多图片横七竖八地印在上面,其中有不少是袒胸露背、红头粉面的“美女”。二是把许多文章标题印在上面,看上去密密麻麻一大片。而刊物名称、年、月、期号却隐没其中,很不显眼,有的甚至不印。北京出版的一本刊物,笔者在封面上怎么也找不到它是哪年哪月哪一期,后在内页上才找到。刊物封面主要应突出什么?笔者认为主要应突出刊名、年、月、期号,使读者一目了然。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突出其它,就有些主次颠倒了。当然,封面要有图像,要尽量设计得精美一些,但这并不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最大的数学书籍图书馆设在加拿大卡尔里市大学里。最早收藏这些书籍的是一位爱好趣味数学的荷兰工程师。在他逝世后,卡尔加里大学于1980年购买了这些数学书籍,以及各类小型的数学游戏、娱乐书籍和通俗小册子等出版量很少的数学读物,以及通常人都不收存的各种数学竞赛题。  相似文献   

19.
从期刊的特点谈起任何出版物都要讲两个效益,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也要讲经济效益。书籍是这样,刊物也是这样。刊物和书籍又都是商品,它的销量是以读者的需要为转移的。不管出书出刊宗旨如何,这一点没有什么不同。刊物和书籍比较,又有它的特点:第一,刊物有相对固定的读者。一般刊物都有订阅期,至少半年或者一年,刊物靠这种订阅办法维系了一批固定读者,还有一些是老订户老读者。例如我在北京座谈会听到一位特级教师谈起,她从《语文学习》第一期订起直  相似文献   

20.
“青春读物”这种说法是近年才有的,它们传递和表达青年人尤其是大、中学生的思想、感情,所以约定俗成地才有了这种称呼。近年来,伴随着一大批少年作家的崛起,“青春读物”不但成为时下图书市场的“新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