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一、语文教学由知识化向生活化、实践化转变,树立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程标准对生活所蕴涵的语文教育价值和学生生活经验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和关注,深刻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想。语文学习从根本上来讲是与生活相联系的,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不可能也无法把语文学习封闭在课堂内,切断它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地沟通校内校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语文”,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生活。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我们只有以课堂教学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沟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让教学贴近生活。因此,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生活进行细心观察、独创思考,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从生活中寻找语文资源。  相似文献   

3.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要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语文学习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4.
沙延秋 《新疆教育》2012,(20):14-14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为了让智障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立足于社会,语文教学应依据自身学科的特点与智障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生活化场景等教学环节,寓教于乐,让智障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适应生活的经验,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曾小平 《新疆教育》2012,(18):189-190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创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进语文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一、走进生活,激发学习情趣情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  相似文献   

7.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他还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尝试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让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从而活化语文学习。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一、课前走入生活,激起学习兴趣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将语文课堂变为生活大讲堂,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入生活元素、布置生活化作业,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感悟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习生活化,是课改的要求之一。目前还是有不少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索然无味”地学着语文,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的一线教师,笔者不禁要问: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了?语文教学如何在学生心中打开一扇窗,让他们懂得欣赏人生路上的美好风景,学会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笔者认为,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最重要的是体现出语文学习生活化。其实语文学科的外延就是生活,多彩的生活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时政、关注人心最便捷的窗口,将语文学习同窗口风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语文教学一定会很精彩。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以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学生作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一员,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生活世界,语文学习更是和生活息息相通。实现语文课程生活化的关键,要求教师要用生活化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将这种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一、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把握语文与生活的交融教材源于生活,生活是教学的源头,语文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发掘生活的源头,开沟挖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说:“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充分反映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新课标也指出:“(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教材选文要)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需要有强烈的语文资源生活化的意识,即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12.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13.
<正>如今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在不断改进,教育部门要求小学语文更加有内涵、更有意思,这就要求语文课堂的生活化,所谓生活化的小学语文课堂就是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完美地衔接在一起,激发学生主动地去进行语文学习,化被动为主动。教师要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到语文知识,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适应生活,让自身的发展更加全面。一、作文素材生活化语文作文是小学语文学习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一部分,所以,  相似文献   

14.
罗雪莲 《甘肃教育》2014,(16):47-47
正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一本鲜活而厚重的书,语文学习是一项充满体验和情趣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大脑感受大千世界,打开生活这本书,是语文学习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真实地看待这个世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做到以下几点,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新课程关注的教学,是要在知识和实践之间建构起沟通的桥梁,把教学过程和学生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实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要把与教学  相似文献   

15.
记得有位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曾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身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生活化教学能凭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因此,我们可以用生活理念来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交流一下。一、在生活中识字学词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也…  相似文献   

16.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了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而忽略了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忽略了学生的生活。我们认为课堂系统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固然重要,但融听说读写为一体的课外阅读的体验。则是走向生活的第一步。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最有利于将语文学习与生活沟通。让学习更贴近生活,便于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这种生活的体验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使学生真正受到启迪。开发生活化校本课程不但丰富了学校课程,使学校课程多元化,还为学生体验自然、体验家庭生活、体验社会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平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可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美国教育家华特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不无道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  相似文献   

18.
《宁夏教育》2011,(10):80-80
“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并磨砺人生。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教师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课文的意义;才能…  相似文献   

20.
白霞 《甘肃教育》2014,(20):54-54
正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更应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让语文教学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