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智主义"是一种怀疑、反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社会思潮.当代"反智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传统的专制主义是滋生"反智主义"的政治根源;现代革命的民粹主义思潮也具有鲜明的"反智"色彩;"文革"更是"反智主义"登峰造极的混乱时期.新时期知识分子的地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1980年代知识分子物质生活水平的贫困、1990年代全社会世俗化思潮的高涨以及"后现代""反文化"思潮的逐渐流行,都使得"反智主义"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另一方面,知识分子阵营中的"反智主义"与社会上"无知者无畏"心态的交汇对于知识异化、知识分子庸俗化的激烈批判显然具有警世意义.在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年代里,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异化必然导致人文精神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原罪”意识的梳理,展示知识分子的“原罪”意识在不同阶段的起源、发展、变异、流失.力图分析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解放后一次次的思想改造运动中,丧失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又一原因,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雷州民间文学的反智意识与崇智倾向并举,反智意识与中国文化中的反智传统一脉相传,崇智倾向则表现出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特别是民间传说中流露出的崇尚教育的情怀,更体现了当地独特的流人文化印记。  相似文献   

4.
反智主义的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又称作反智论,是一种存在于文化或思想中的态度,而不是一套思想理论。反智主义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知识的反对或怀疑,认为智性或知识对于人生有害而无益。另一种则是对于知识分子的怀疑和鄙视。本文作者通过对反智主义在我国种种表象的深刻剖析,尤其是对后一种反智主义的泛滥抬头,更加值得我们警惕。  相似文献   

5.
反智主义是一种反对或怀疑理智、知识以及知识分子的社会态度或倾向。在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它主要表现为“泛工具化”、“泛兴趣化”、“泛情感化”等形式。其根源在于当代中国社会作为“专业社会”面临着知识权威的失落、作为“市场社会”导致了对实利的过分崇拜、作为“政治社会”呈现出对知识价值的贬抑。要超越反智主义的限制,就需要回归教育本身,以理智自主为根本目的,促使个体真正从自身出发获得对有价值事物内在利益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的思想、创作既是人文主义的又是宗教的.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一种"基督教悲剧",更多地体现了原罪、忏悔和救赎等宗教观念,他四大悲剧作品之一<麦克白>,就很好地阐释了原罪意识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悲剧.  相似文献   

7.
巴金创作的《随想录》,被称为是“一代知识分子觉醒和痛苦思考的结晶”,是一部原罪的大书。巴金原罪意识的形成与家庭出身、少年时代所接受的思想及“文革”经历有关。他的原罪意识对于世人有着重要的借鉴和警醒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原罪意识的讲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西方悲剧意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追溯西方历史,找到西方人信奉上帝、不断忏悔、不断寻求救赎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原罪意识的讲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西方悲剧意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追溯西方历史,找到西方人信奉上帝、不断忏悔、不断寻求救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贵族地主阶级的荒淫、冷酷、不人道,是19世纪俄国社会之原罪,而贵族地主通过自身道德完善、爱人如己,则可赎回自身及本阶级的罪恶,这是托尔斯泰的原罪与赎罪意识,也是他一生痛苦的思想探索和精神内省的结果,并且贯穿其整个创作。原罪意识使他在创作中清醒、真实、不加粉饰地反映俄国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而赎罪意识则是他对消除社会丑恶,实现理想社会的探索,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不可简单地否定。  相似文献   

11.
原罪意识是从基督教的教义中幻化出来的一种罪恶观念.为了探究西方基督文化和原罪意识对曹禺的影响,可以从其早期话剧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入手.曹禺从小便受基督教和圣经文化的熏染,成为其原罪意识的渊源和基础.曹禺对原罪的进一步思考:既然惩罚报应是原罪的必然后果,那么要想从某种意义上摆脱原罪的束缚,复活是唯一的出路.要想复活,必须内心充满罪感和忏悔;要想复活,必须身经或自我赎罪或耶稣救赎.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天辟地的换血作用,女性文学也有了新的风貌,尤其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形象呈现出了鲜明的独立和自信,然而由于传统积淀的深厚,女性的“原罪”意识依然横贯女性文学古今。  相似文献   

13.
小说《教授太太的一天》以强烈的男权思想进行女性性别意识的复苏表达,这本身是极其荒谬的,而评论《戟指精英文化》却对其大加赞赏,这部小说及其评论与近年来一些影视作品一样,存在着蔑视知识、嘲弄知识分子的现象,这种反文化的意识形态倾向有其传统原型意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它借助现代传媒和大众文化的方式,改头换面之后表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对文化、对知识分子的态度,这是与时代发展背道而驰的,对社会发展产生着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反文化的意识形态倾向值得提请人们注意。  相似文献   

14.
“救赎论”是以基督教的“原罪”思想为前提的,原罪的思想即罪感文化,是西方文化中的核心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原罪的思想”———这种观点几乎成了人们的常识、共识。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原罪思想”,这一思想可能就蕴藏在庄子关于“混沌开窍”的寓言之中。各民族关于原罪的思想,可能正是自己真正走向现代化的巨大的精神文化资源。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迫切需要找到属于自己民族的“原罪思想”。  相似文献   

15.
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知识分子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分子”是一个内涵不断变化的历史性、开放性的词语,知识分子与人类社会同在。知识分子意识是知识分子对自己角色、使命、价值追求和生存方式的自我意识,主要有理性批判意识、社会参与意识、非专业化意识。教师有可能成为知识分子,在专业发展中,教师在一定程度和特定意义上可以具备知识分子的某些意识,这有助于解决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角色单面化、过度专业化和崇尚技术化的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需要自觉努力维护、构建课堂的公共性,并致力于将自己和学生培养成具有批判、探索、创新精神的民主型主体。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子身份意识是指在身份定位上具有知识分子角色的自我认知,即对自己的角色行为、角色使命、角色追求和角色生存方式等具有知识分子的自我体认。大学教师具有知识分子的外在形态和成为知识分子的无限可能性。但是,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实然表现与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价值旨趣是根本悖离的,而根源就在于大学教师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的缺失。为此,应该通过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建构"课堂共同体"、提升理性批判意识等策略,唤醒大学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意识。  相似文献   

17.
增强知识分子健康意识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对知识分子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由于受经济基础、社会环境以及人文条件的限制 ,我国知识分子的健身意识总体上不够强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还不多 ,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现象仍较严重。因此 ,强化知识分子的体育意识 ,提高知识分子的健康水平 ,加快全民健身计划在知识分子中的实施 ,是四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解读富兰克林的《自传》,并结合相关历史文献,探讨了富兰克林的宗教观、教育理念、文学观。得出结论是:虽然富兰克林本身是著名的知识分子,也是富有成就的作家,但是对实用主义的过分强调,使其具有初步的反智倾向,为后来美国社会中盛行的反智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中国现代学的父亲,鲁迅小产上有彻底的反传统,反封建主义的主题,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创伤艺术上都充满了强烈的反传统.意识。  相似文献   

20.
因为美国特殊的人口结构,反智主义思想在美国根深蒂固。纳撒尼尔·霍桑身处的19世纪更是美国历史上反智主义风行的时代。当时,不少美国人认为"知识越多越有害",对把持知识的"只动脑不动手"的知识精英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著名作家霍桑正是其中的一名代表。从霍桑在生活及其代表作《红字》中表现出来的对知识和知识人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具有很明显的反智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