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时下,不少媒体为适应新闻竞争需要,相继开通"新闻热线",这为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新闻信息.但一个城市毕竟新闻资源有限,媒体获得独家新闻变得越来越难.趋同的新闻选题,加上雷同甚至很陈旧的处理手法,使得不少新闻变得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3.
黄宁 《记者摇篮》2009,(2):41-41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如今,由于传输设备的现代化,只需要一部手机,电台记者就可以把把现场报道及时发出去,让听众第一时间获知事件的最新进展。随着大量新闻以进行时、递进式,快速、密集地精彩呈现,可以说,广播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又找到了一枚先声夺人的利器。  相似文献   

4.
任红  郝强 《新闻传播》2005,(2):38-38
新闻实践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不同的新闻记者同去一地采写同一新闻事件,写出的作品却不尽相同,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程度不同。一名优秀记者,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对采访现场发生的事情,自觉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一个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应如何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呢?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黄琳 《记者摇篮》2006,(6):11-11
都市报记者作时政新闻,一个很大的难处是参加不了省市党政高层会议,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要闻。对于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在我做时政新闻记者的这几年,总结出了一个比较好的办法,那就是巧做“二手新闻”。如果简单地把人家报道的内容拿过来,一番文字上的改动,直接“搬”上我们报纸的版面的话,既有“剽窃”嫌疑,又不能真正把这些重大新闻的意义充分展示出来,对于受众来说也“不解渴”。所以,做“二手新闻”,绝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将党报所报道的新闻内容作为新闻源,或者说一个新闻线索,就这个重要的我们感兴趣的新闻线索,重新进行深入的采访和挖掘,…  相似文献   

6.
张东风 《传媒》2000,(4):35-36
当一个新的事物出现时,往往会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这是正常的.然而在新闻界还有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一窝蜂爆炒".  相似文献   

7.
一个新闻记者的业务功底,不仅表现在捕获新闻线索的能力上,还表现在对新闻信息的解析、评判和取舍能力上。在筛选稿件过程中能果断放弃同样需要功底——而且是硬功底。  相似文献   

8.
张晓克 《今传媒》2008,(6):60-61
在我们广播电视节目日益丰富多变的今天,传统的播音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受众听觉审美的变化,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主持风格发生了悄然的变化.相对于其他各类节目而言,新闻播音的表达方式更是近年来业界人士关注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9.
专题新闻摄影报道,通过所拍摄对象的不同时空下不同的瞬间及状态,去全面、深刻、完整地反映、揭示与深化主题的一种深度报道形式.专题新闻摄影报道在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媒体上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10.
11.
组织开展百名新闻工作、百名艺工作“走进基层看安徽”活动.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次具体实践,也是今年内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省委对开展这次活动十分重视。省委书记王太华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生活,是艺的源泉。新闻记、艺工作只有到生活中去.到实  相似文献   

12.
13.
14.
余玉 《青年记者》2007,(18):80-80
新闻评论是新闻工作者的十八般武艺之一,新闻评论如何选题?如何使选题独辟蹊径?这是每一位新闻评论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评论选题雷同,人云亦云,缺乏信息含量,那就失去了新闻评论的意义。本文以《湖北日报》最近推出的围绕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的一组新闻评论和"楚天时评"专栏为文本研究对象,探讨该报是如何进行新闻评论选题的。  相似文献   

15.
无论新闻被冠以什么样的称谓,其是否有报道价值以及如何报道才能引发受众最大的收视兴趣,必须考虑如何显现新闻对受众的有用性,即这个消息是否能给人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连军 《声屏世界》2003,(11):48-48
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除了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有大量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在用笔、用话筒、用摄像机记录下人类抗击SARS病毒的历史,在让公众了解事件真相、掌握这种可怕病毒预防知识的同时,也在粉碎着一个个谎言,稳定着社会秩序……如果说白衣战士是最可爱的人,那么冲在一线的新闻界同行同样是可敬的人。当“非典”突然袭来的时候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不应忘记他们:广东《新快报》的记者王小明。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在对SARS的传播途径尚未弄清的情况下多次冒险零距离拍摄,及时把事件的真相告诉公众,却不幸成为第一例感染“非典…  相似文献   

17.
一、“黑子运动”与信息损耗 对于新闻的定义,最为我们熟悉的是陆定一所给出的,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从信息学角度给出的新闻定义则与此不同,例如宁树藩指出的,所谓“新闻”,乃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由这些定义我们可以推知,所谓“新闻真实”,可以认为是受众通过新闻报道所了解到的关于事实的信息与事件本身的信息是一致的,相符合的。使新闻报道全面、真实地再现新闻事件本身所释放出来的信息,是每个新闻工作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步入信息社会后.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满足受众的需求.从中央到地方,从新闻频率到非新闻频率,大多数广播电台都设置了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的整点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19.
这次抗“非典”报道成效显,意义重大,值得深思和总结。回顾前段时间的报道,确实体现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媒体的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监督社会、普及知识等主要社会功能得以充分体现,领导肯定,群众满意。它表明,媒体的价值取向、传播方式在转变;党和政府部门对新闻宣传的管理理念,管控规则在转型,实践了李长春同志提出的“不断改革创新,使我们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