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琐细小事而大动杀机,突出说明了社会中存在的狂躁情绪。而要从源头上消解暴力,首先要解决分配不公,同时要持续打击腐败,致力于社会公平和法律公正。  相似文献   

2.
罗芳 《新闻前哨》2005,(10):106-108
广告虽说在古代中国早已有之,但现代意义上的广告则是西方工业文明和商业社会的产物。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推动下,广告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活动。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广告事业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日益对现代社会发挥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如今,以日新月异的现代传播技术为支撑,现代广告已经远远超越了商业经济的范畴,成为影响广泛的社会文化事象。  相似文献   

3.
非专业人士对于"档案"的认识和了解,事关档案事业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氛围,并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档案事业的前途和命运.提出这个问题,我是有强烈针对性的,就是我们的一些概念、事业,或者叫做工作,在一些领导层和业内人士看来,其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应该如何做,上升到怎样的高度以及科学的程度,都不为之过,而回到社会和非专业人士的层面,则往往或不知所然,或淡然漠视,或不屑一顾,呈现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势.这种"圈内热"、"圈外冷"的现象,遍地皆是,称怪不怪.  相似文献   

4.
晓方 《新闻前哨》2011,(12):106-106
文化是什么?尽管众说纷纭,各种不同的定义不下百余种,但基本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人们谈论文化,往往与物质相对应,同经济相区别。可是从近年来的一些报道、从最近一些地方对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决定》的解读来看,有不少人对文化是一种经济的解读。解读之一,把文化仅仅看成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相似文献   

5.
在《消费社会》中,波德里亚从"物的形式礼拜仪式""、消费理论"、"大众传媒、性与休闲"三个方面,揭示了消费之神话的产生原因与过程,分析了消费社会的深层结构。笔者读后收获颇丰,在此浅议心得。  相似文献   

6.
马利红 《新闻知识》2013,(1):77-78,89
美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日益受到受众的力捧,尤其是网络的普及更加剧了美剧的跨文化传播。文章从美剧热现象的现状入手,剖析美剧热的内外原因,并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田娇 《出版广角》2018,(1):71-72
VR视频的风靡将人们从传统的语言叙事转向视觉呈现,它所代表的视觉文化着重于人的感官,通过技术手段使人们沉浸在虚拟世界里,并创造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沉浸式传播.以沉浸式传播为主导的视觉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读图文化的升级,它会影响人们理性思维的能力,使人们沉浸在虚拟现实中,失去对真实世界的判断和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佳略 《新闻传播》2009,(8):144-144,146
我们不妨先提出个问题“What is the Coca~Cola”,然后慢慢去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时,为了不陷于广泛的寻求多种解答途径以至于最后的答案各种各样甚至互相抵触,本文将试图以文化帝国主义的视角给出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俞超 《当代传播》2011,(1):35-36,39
本文从网络传播技术的文化分析入手,指出网络传播所具有的"解构-建构"文化身份的技术暴力倾向:网络传播的解构性,不仅表现在对个人传播身份的匿名和消解,还表现在对传统大众传媒"理性"信息传播的反拨、修正和建议,以及其具有多元化、集合性信息合力的议程设置.由网络技术衍伸的传播文化进而导致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使社会文化在多...  相似文献   

10.
解读性报道又称解释性新闻,是一种运用背景材料,分析解释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方式。由于解读性报道与社会现实接近性强、新闻信息含量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其传播力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文章分析了解读性报道出现的原因,总结了解读性报道的类型、做好解读性报道的方法,认为在当今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大众媒体加强解读性报道不仅能够更好地反映和引导舆论,还能够提高新闻报道的品位和水平,增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在今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者当中,让·波德里亚(Jean Baudrilard)特别引人注目。这位上世纪70年代之后崛起于思想界的法国人,以旺盛的斗志,痛快淋漓的笔触,对以大众传媒为重要支撑的当代社会文化进行了本质性的揭示和分析。《消费社会》出版于1970年,在发展阶段上,被认为是波德里亚的早期著作。但相对于他60年代开始形成的关于“物的符号体系”的思想来,此书既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又是将之继续推进的开端。  相似文献   

12.
消费社会的视觉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在这个通常被称之为“消费社会”、“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的文化中,似乎一切特权和区分都被消解了,高雅与通俗、艺术与生活、艺术品与商品、审美与消费,传统的边界断裂了。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已经崛起。视觉愉悦和快感体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陆敏  陈燕 《现代传播》2022,(12):65-69
历史文化纪录片是“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重要视觉影像载体。在全球社交媒体平台的文化混杂空间中,海外观众如何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传递的文化内涵?《如果国宝会说话》《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的YouTube海外观众评论呈现出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共享、文化折扣与解读偏移三种样态。而若要强化文化共享的可能,降低文化折扣与解读偏移的程度,则需要提升纪录片审美意趣、呈现细腻的日常生活、提供清晰的背景知识,这将有助于海外观众超越柏格森所言的“习惯记忆”,唤起人类共同的“纯粹记忆”,促进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4.
周建兰  刘鸿 《新闻窗》2006,(5):107-108
随着媒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图片新闻被越来越多地运用,运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以此来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海量需求。本文拟从新闻图片的视觉文化属性这一角度出发,展示一些理性分析,以此来进一步说明新闻图片在当今媒介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城市宣传片的诞生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加剧有着密切关联.一个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传承、城市文明的新风以及旅游资源都会在影像中展现出来,城市宣传片已经成为记录城市成长、展现城市发展成果的重要传播方式.文章介绍了宣传片中的文化元素,并对文化元素的表现手法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31日,农历三月初三,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的“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一次对中国化的大力弘扬和传播的典范,既有50多家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姓氏宗亲会等组织之间的传播,还有400多家大众媒体进行大量报道,包括CCTV新闻频道和国际频道、河南卫视、郑州电视台等进行的现场直播。媒体的传播,在全球造成了更大的眼球效应。  相似文献   

17.
杜钊 《云南档案》2011,(3):36-37
本文将白族档案植根于白族文化,从档案内容、形态、分布以及文化变迁与档案样态演变四个方面综合考虑民族档案的存在状态,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白族档案研究,以新的观点和视角对民族档案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解读社区与社区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群众化界对社区化的研讨十分热烈,笔也于此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9.
漫谈"粉丝"现象及其文化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中国出现的各种"粉丝"现象可以说成为了一幅值得人们观看的文化风景,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已经扎根于我们现实社会生活当中了.对于这种文化现象,唾骂和追捧都是不正确的;审视它,观察它,掌握它的发展动态,才能更好地引导它成为社会文化的进步力量.本文从"粉丝"症侯和"粉丝"文化两个方面对这一现象展开论述,提出了"粉丝"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特有现象,我们应该以一种平衡的心态来看待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