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里存的一种“急功近利”式厌学现象,与国家的高等教育目的相悖,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2.
厌学探源     
王得后 《教育》2006,(4):17-17
媒体最近接连报道从小学到大学,从普通学校到职业学校,都出现“厌学”现象。据说,在北京是普遍的现象,有的学校厌学人数高达30%。太可怕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中专学生“厌学”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章试从中专学生“厌学”现象的产生原因入手,分析得出解决“厌学”问题的四个对策:1,改进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2、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齐抓共管,从严治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4、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对前途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体。“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不仅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更要注重研究学生怎样学。著名教育学家瓦尔德曾经说过:“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好的教师讲课,优异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因而,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变“厌学”为“乐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行之路。  相似文献   

5.
笔最近对扫盲教师和扫盲对象作了调查,发现教师厌教和学员厌学是扫盲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孙侃 《家教指南》2003,(5):36-37
邻家男童张苞,自幼聪慧,发育正常,人见人爱。不料,上学之后,该男童时常逃学,见书就烦,成绩一塌糊涂,反反复复地教育始终未见成效。孩子的”厌学”原因甚多,有的是因环境欠佳,无法静心读书才转而玩耍;有的则因尚未养成良好的求学习惯,沉溺于偷懒玩乐;还有极个别的是由于智力欠缺而厌弃学习。然而,像张苞这样智力正常、也无外界负面影响的孩子,究竟为何也“厌学”呢?从心理角度来探究,这些孩子的厌学很可能是一种学习困难。所谓学习困难,是指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儿童学习成绩明显落后的现象,通常表现为阅读迟滞、拼写困难、数…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辍学不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当前,厌学是学生辍学的导火索。部分教师的从教热情不高、教育理念不正确、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不够等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要解决学生厌学问题,教师就必须保持积极的从教热情、增强教育智慧、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小学生厌学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且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厌学势头更加严重。这些学生在学校里经常感到心情不畅、悲观、失落、孤独,甚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厌学或者辍学,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面对这样的厌学问题,教师们都感到头痛。有的教师无计可施,只好听之任之;有的教师虽绞尽脑汁,由于方法不当,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高校学生对厌学“两课”问题入手建立了一个一般性的解释模型,运用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对厌学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这一问题的根源为价值冲突,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松权 《文教资料》2011,(19):114-115
儿童学习乐器的热潮持续升温,但在乐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琴童都不能坚持下去,甚至出现厌学现象。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误区。只有摈弃传统器乐教学中以技能教学为中心的思想,代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作为一种音乐教育理念来指导儿童乐器教学,相信这一困惑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1.
刘世娟 《现代教育》2003,(12):24-24
纵观中学教育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难看到,依然普遍存在着摇摆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现实。学生在沉重的课业负担重压下,学习动力不足,失去学习兴趣;老师感叹对学生厌学无回天之力。如果这种现状和这种厌学情绪任其滋长、蔓延的话,将会对人才培养构成潜在的威胁,“长此以往,势必导致中华民族灾难性的后果”。本人在从事教育教学的管理与实践中,对学生产生的厌学观象进行多层面的跟踪调查和“个案”分析,从中找出了些共性的问题。在此,主要从学校、家庭、教师及学生本身几个方面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2.
刘雪  杨圣利 《师道》2008,(5):48-49
一、学会合作 一撇一捺构成“人”字,如果拆开便不成字了。这个“人”字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完全分开,我们要学会合作。尤其是作为教师,更应该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童艳华 《成才之路》2010,(25):10-11
中职教育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中职学校的学生现状令人堪忧,厌学心理是目前中职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其表现和根源,从中寻求解决对策,遏制学生厌学情绪的蔓延,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日前,北京大学课题组对24所在京高校部分师生调查发现,近四成受访学生对高校课程设置"不感冒",另有1/3以上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引起舆论关注。这一调查结果验证了我们的一个普遍感觉:不少大学生缺乏学习热情,通常被称为"厌学"现象。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继续教育中“厌学”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通过研究发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从表面来看是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问题,深层的是学校缺乏创新化和教师缺乏积极奋斗的人生态度。建议:1、加强师德教育,促使教师形成奋斗的人生态度;2、把实践性知识放在培训中的核心地位;3、鼓励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的参与合作,开创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厌学现象及成因的分析,提出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建立基于专业兴趣的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并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角度给出了改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联合进行的一项大型调查表明。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占8.4%,这说明了相当部分的学生是有厌学情绪的。一、学生的厌学现象分析1.兴趣和态度方面。表现在对数学知识理解不透,感到数学抽象,枯燥乏味,压抑了求知的欲望。2.情绪和情感方面。表现在因无法完成学习任务时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高职学院存在的厌学现象及其产生原因,探讨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师三境界     
王国维说做学问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依我当教师十多年的经历以及同行们闲聊时所道出的体验,我发现,当教师往往也要经历三层境界,才能渐入佳态。第一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之热情如火境。刚毕业,身份地位发生180度大转变,由长年累月端坐于讲台下虚心静听的学生,一跃而上,成为独立讲台能登高俯视指点诸生的老师,积压于心底的活力,隐藏于角落的叛逆,沉淀于灵府的幻想,纷纷摆脱束缚,走…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厌学数学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农村及一些贫困山区,这一现象更为严重,成为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数学厌学现象表现在学生身上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学习没有目标,感觉不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学习没有兴趣,把数学学习当成一种枯燥无味的事来做;学习没有方法,只抓点而不求面;学习没有信念,没有感觉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