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revoke废除rampant猖獗的motorcade车队agitation骚动drenched湿透的泰国武装部队于周二(9月19日)发动政变,未发一弹夺取了政权,解散了总理他信的政府,废除了现行宪法,并许诺在政治改革之后迅速恢复民主。颂提上将在没有政府头衔的情况下执掌政权,他是泰国这个以佛教徒为主的国家的首位穆斯林陆军总司令。政变军方的一位发言人说驱逐他信是为了解决长达近一年的政治僵局和制止“猖獗的腐败行为”。起先他信还试图阻止政变,他从纽约打电话给泰国的一家电视台,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他信的电视演讲持续了10分钟后突然中断。但他的发言人声称…  相似文献   

2.
案例:  阿潮在大学二年级时给曾教过他的中小学老师写了一封内容相似的信,信中讲了他对现在学校生活的不适应。也表达了对自己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双差”给老师带来麻烦的歉意和反思。通过对老师的走访,确认阿潮讲的都是事实,老师对他的“双差”表现出了共识。综观其在校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案例”ABC     
最近,巢湖市一位初中教师在给我们的来信中反映.经常在一些教育报刊杂志上看到有关案例教学的文章,但由于身处基层学校,手头掌握的相关资料有限,对案例教学和如何撰写案例等并不十分清楚,因而在学写案例时不免东抄西凑。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他在信  相似文献   

4.
【案例片段】 我初次执教《就荚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后,再让学生看“火烧圆明园”录相,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极其光辉灿烂的一页.长征途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激励我们奋勇前进.《草地晚餐》这篇革命回忆录,就是通过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顿晚餐的叙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朱总司令乐观坚定、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平易近人、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同时也表现了红军战士无比爱戴总司令的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作者  相似文献   

6.
[实践案例]《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片段片段一:师:欣赏着儿子种下的花,高尔基激动地写了一封信给儿子。下面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读高尔基的信。(指名一位学生读,然后全班自由读。)师:高尔基想告诉儿子什么?生1:告诉儿子要懂得奉献。生2:告诉儿子要帮助别人。生3:要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事情。师:信中两次提到"美好的东西",分别指什么?……片段二:师:帮助他人,奉献他人……  相似文献   

7.
交代目标循法自学──《总司令换房子》教学设计黑龙江孟昭关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第五册《总司令换房子》是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朱德总司令率领部队来到太行山区一个小村宿营,警卫员为总司令安排了较好的住房。当总司令了解了这件事后,主动让警...  相似文献   

8.
把出丑变成出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次,英国陆军在前线吃了大败仗,士气受到重挫,身为陆军总司令的丘吉尔来到前线视察并给士兵鼓劲。丘吉尔在临时搭起的演讲台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相似文献   

9.
我想把信写在雪地上又怕太阳给擦掉了我想把信写在树叶上又怕风儿给弄丢了我想把信写在大熊的梦里又怕他一醒来就给搞忘了  相似文献   

10.
1957年春节期间,朱德总司令和夫人康克清回四川,由四川省省委书记李井泉陪同到重庆视察。朱总司令住在潘家坪招待所,服务员为总司令盛了一大盆洗脸水,请总司令刷牙洗脸。总司令当即叫服务员来。  相似文献   

11.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谁没有见过“信”吗?(板书:信) 好,大家都见过信。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封信是春秋时代郑国的大夫郑子家给晋臣赵宣子的信,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了。现在大家看到“信”,已经极其平常了。  相似文献   

12.
严冬月 《考试周刊》2009,(24):50-51
本文作者通过案例分析了《致女儿的信》,并对这一教学活动进行了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某私立中学一位老教师给《钱江晚报》写信,信中说到:“有一次双休日,我坐校车回家人多车挤,有的中学生没有座位,刚上车就听到学校领导大喊:所有的老师站起来,给学生让座!钱老师一下子愣住了。因为在我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只有中学生给老师让座,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老师要给学生让座的印象。或许是我的观念旧了,真的“落伍”了;或许自己是孤陋寡闻,因为这种现象在公立学校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4.
《总司令换房子》教学建议吉林省教育学院李莉《总司令换房子》是一篇阅读课文,写了这样一件事:在抗日战争时期,朱德总司令率领部队在太行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宿营,他坚决不去住警卫员和村长为他安排好的宽敞明亮的正房,而主动要求换成一间窗户小、光线差、存放农具的简...  相似文献   

15.
《总司令换房子》(第五册)是一篇新入选的阅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抗战时期朱德总司令在太行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宿营时主动换房的感人故事,充分体现了朱德总司令时刻为人民利益着想的高贵品质。 本文是阅读课文,文章文字朴实,内容浅显,因此  相似文献   

16.
谁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一种说法是陈独秀,一种说法是李大钊。从广义的五四运动来看,陈独秀、李大钊二人都是总司令。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引领着那个时代的发展,引领着当时全国一大批先进的知识青年,也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主要的阵地。1915年9月至1918年6月这个时间段的总司令是陈独秀。在1918年7月至1919年4月间,陈独秀的思想落后于李大钊,这期间的李大钊应该是总司令。  相似文献   

17.
罗玲 《教育与职业》2006,(16):108-111
徐特立名字曾令亿万人尊敬。这不仅因为他曾是毛泽东的恩师,更在于这位老战士本身就有非凡的传奇经历。中共中央在致徐特立70岁诞辰的信中,称他的道路“代表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最优秀传统”,毛主席为他题词“坚强的老战士”,朱总司令的题词则是“当今一圣人”。新中国首任长沙市委书记曹瑛曾写诗盛赞徐特立:平凡伟大马列真,一代师表启后昆。道德文章垂万世,堪称革命一完人。  相似文献   

18.
给父母及长辈信称:金安、钧安、崇安、颐安。给夫妇信称:双安。给女戚信称:坤安、壶安。给病人信称:痊安。给旅人信称:旅安。给士人信称:道安、文安、善安、撰安。给教师信称:铎安。给朋友信称:(随  相似文献   

19.
更正     
一天早上,我和孩子们正准备到户外活动,意外地收到一封信。我很纳闷,孩子们也好奇地围了过来:“老师,这是谁的信,快打开看看。”我给小朋友读了信,才知道信是一个月前在我们班实习的赵老师写来的。她在信中说很想念小朋友们,问孩子们是不是长高了、懂事了,还说她有时间会再来看孩子们,希望孩子们给她写信。孩子们激动起来,都催着我给赵老师回信。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后来到美国西部,想当一名新闻记者,但由于人生地不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他想起了大作家马克·吐温,并给他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马克·吐温接到信后,给年轻人回了信,信上说:"如果你能按照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