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初中语文第五册当代女作家叶文玲写的一篇散文,《我的“长生果”》,内容无可非议,的确是一篇情文并茂的好文章。但笔者认为文章以“我的‘长生果’”为题,把“书”比作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是值得商榷的。《现代汉语词典》对“长生果”的解释是:〈方〉落花生。《现代汉语词典》对“落花生”的解释是:①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  相似文献   

2.
《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先生。许地山,祖籍台湾省,父亲是爱国者。当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时,他们全家搬到大陆。他在燕京大学求学期间,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以后和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文学研究会,发表和出版了《空山灵雨》、《缀网捞珠》等散文和小说集。《落花生》选自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许地山喜爱落花生,赞颂落花生,他的笔名就叫做落花生。落花生也可以说是许地山人格的写照。在现实生活中,花团锦簇是一种美,清淡素雅也是一种美,后者虽然没有前者那样强烈,可是往往因为自然天成、意味幽深而更能给人以另一种美的享受。许地山…  相似文献   

3.
许地山的《落花生》是语文教材里的经典名篇,同时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大多数人对它耳熟能详。然而,近期的《文学报》上发表了梁建华先生的一篇文章,指出这篇文章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材料与主旨不统一,即借  相似文献   

4.
近读平时最喜爱的《小学语文教学·会刊》,一篇名为《我看〈落花生〉的写作失误》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要知道,《落花生》这篇课文我刚上过,很喜欢这篇课文,也被文中父亲"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精神所感动。而这篇文章的标题却  相似文献   

5.
读过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我很有感触。许地山本人就很喜欢落花生,他曾以“落花生”为笔名,发表过许多文章。《落花生》也是我喜欢的文章之一。的确,落花生是值得赞美的。它外表平凡,易种易收,不用经常浇水、施肥,照样生长,不像娇花贵木,不浇水就蔫,不施肥就枯。它的果实埋在地下,不张扬,不炫耀,不追求名声,默默无闻,内心美好。它不但果实喷香,壳可以造纸,就连看似毫无用处的茎叶,也能做牛羊的饲料。由此,我联想到现实中有一批大学生,他们放弃了本可以在城市工作生活的优越条件,自愿到缺少教师、贫穷落后的边远山沟去…  相似文献   

6.
近日,听了江老师执教的《落花生》公开课。《落花生》是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一篇经典之作,真实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落花生》借物喻人,以质朴的笔触从父亲对落花生的评价娓娓道来,对作者和读者都是一种心灵的启迪:“做人,就要做有用的人,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笔者在参加暑期培训时,一位教授和一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不约而同地提到小学语文课文《落花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5课,北师大版第七册第4组)已经不适应时代潮流,不该再编入教材。说是一位教师执教许地山的《落花生》一课时,设计了一场课堂辩论。老师说:大家明白了文中的父亲要"我"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之后,请你们再思考如果"落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两者只能择其一,按现在的社会要  相似文献   

9.
许地山的《落花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课文。读着这篇课文,想到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现象,我总觉得《落花生》不光是写给孩子们看的,也是写给我们老师看的。  相似文献   

10.
沈大安 《教师》2010,(21):1-1
许地山的《落花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课文。读着这篇课文,想到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现象,我总觉得《落花生》不光是写给孩子们看的,也是写给我们老师看的。  相似文献   

11.
《落花生》教学浅议河北武安市白茹叶《落花生》一课选自《许地山选集》,作者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十分喜爱花生的品格,生动曾以“落花生”为笔名发表文章。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切,借物喻人,结构严谨合理,详细颂扬了落花生精神,阐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张玉栋老师执教的《落花生》(人教版五年级)在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荣获特等奖。赏析《落花生》的教学,笔者以为顺学而导是其最大的特色,也是本课教学的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3.
《白杨》是一篇适合儿童阅读的清新明丽的课文 ,文章借用白杨这种美丽挺拔而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树木 ,比喻边疆建设者艰苦卓绝的劳动生活。但这种比喻没有像《落花生》那样由人物直抒胸臆 ,没有像《种子的力》那样由作者点明衷曲 ,也没有像《彩色的翅膀》《金色的鱼钩》那样进行直接的象征 ,而是话到嘴边 ,引而不发 ,留有余地 ,让读者用心领悟。因此 ,教学这篇课文就必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认识白杨和边疆建设者二者之间的内在类比关系上 ,这是全文的一个难点 ,但也是关键。要突破这一难点 ,就必须完成对两个问题的深入钻研 :白杨的特点和边疆建…  相似文献   

14.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在检查上小学四年级孩子的语文作业时,发现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落花生》一文与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落花生》在遣词造句方面不尽相同。经考察,发现北师大版的《落花生》对原文仅做了个别改动,  相似文献   

15.
<正>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落花生》是一篇散文,作者许地山以朴实的语言,借助花生向学生讲述了“人不能光看外表,要富有真才实学”的道理。教学《落花生》一文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即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描写人的一种品格,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运用借物喻人写法时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6.
《落花生》是作家许地山先生的一篇有名的散文,语言浅近,但含意颇深.龙墀同志设计的这个板书,巧妙地把文中内在的含意"点"出来了,文章的重点是摆在"议花生"上.板书设计正是紧扣这一重点,突出作者一家对"落花生"的"外表"和"好处"的一番耐人寻味的议论.  相似文献   

17.
一次,我教读写例话《分清文章的主次》,当我讲清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主要事情和次要事情的概念后,列举了《落花生》、《给颜黎民的信》等例子进行教学。为了巩固所学  相似文献   

18.
在《落花生》一文中,作者借落花生的特点教育人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1.分清课文主次;2.理解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中两句话的含义。一、理清顺序,分清主次《落花生》一课所在的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是“分清课文...  相似文献   

19.
点滴录     
省编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第十册,将《落花生》和《挑山工》编在同一组里,以《落花生》为首。这样编排给我们  相似文献   

20.
《落花生》教学指要凤城市凤凰区城东小学何凤仙一、释题1.“落花生”是什么?(花生)2.本文为什么用“落花生”作课题?(1)作者是围绕落花生记事说理的。(2)提供资料:落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椭圆,有长柄,黄色花。花落了,类似细根的柄伸入土里才长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