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六年制语文第九册在阅读能力的训练中,是关键的一册,因为在这一册的语文阅读中,要训练学生掌握怎样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训练学生从内容中体会思想,进而学会概括中心思想.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课文中心思想,这是语文能力中两个最重要的能力.因此,在这一册的总复习中,就要紧紧抓住这个重点.  相似文献   

2.
这组课文主要由讲读课文《种子的力》、阅读课文《养花》和独立阅读课文《赶花》组成。这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它既是对前面“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发展,又是对“体会文章句子含着的意思”的深入。所以,备课和教学,要紧紧抓住这个训练重点,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  相似文献   

3.
第四单元 本组是读的训练重点,即:“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目的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两篇讲读课文和一篇阅读课文,体现了技能训练的扶放关系。这是备课要考虑的着力点。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重点是通过重点词句,抓住环境描写和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人们的内心。教学方法用抓重点词句阅读法。  相似文献   

4.
正确地理解教材,是备课的首要一步,准确地把握一个学期的读写训练重点,是能否按教材编写意图教学的关键,教学一册书首先要明确这册书的训练重点。八册是中年级最后一册。从这册起安排重点训练项目,对学生进行系统地读写训练。 一、抓住阅读训练的重点,训练掌握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 八册的这个训练重点,是在七册重点进行分段、概括段意的基础上安排的,是五年级概括中心的基础。这一训练重点不仅体现在八册,而且体现在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在以后的阅读实践中还要加强训练,以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读懂一篇课文主要指读后能明确课文主要说的是什么,即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的重点是借助段意,能用一段比较简练、流畅的话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出来。 这册的八组课文在阅读方面都体现了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和步骤,重点配合的是二、五、六、七组课文。教学时要抓住提出这个训练项目的第二组,要通过重点课文《古井》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和步骤。教学这课抓住三点:1.正确理解词语读懂重点句子,可以以课后作业题1.2提示重点,联系课文重点理解比喻句,如,“古井像  相似文献   

5.
“读写例话”是由“例”和“话”两部分组成的.“话”是讲述读写知识,“例”是“例文”,说明“话”的实际例子.在教材中,每一篇“例话”通常侧重于读或写的一个方面、它们是交替穿插在各组课文中的.一篇“例话”就是一个训练重点,教好“例话”是落实课文训练重点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着力于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读写例话”属于三类课文,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课文知识,这就更需要自主学习.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最佳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之牢固掌握各组课文的训练重点,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呢?在教学中一定要以训练为主线,而且要贯穿教学的始终,在训练过程中,教师的导要体现训练的层次,学生的学要收到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认为教时不够用,课堂上学生很少有自读、自写、自思和自说的训练机会。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探索并尝试运用“三点式”教法。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三点式”,即从备课到讲课,始终围绕课文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课后习题”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材设阅读课文,其作用在于逐步提高学生独立看书报的能力和阅读的习惯。阅读课文属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半独立自学性质的课文。学生从讲读课文里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阅读课文里复习巩固。因此,阅读课文的备课应根据“扶放结合,半扶半放”的原则.注意面对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认真思考编辑意图、课文和全册及本单元各课的横向联系,确定语文能力训练的重点和难点,坚持一课一得,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这里结合第三册《锯是怎样发明的》谈谈阅读课文的备课。  相似文献   

8.
《全神贯注》这篇课文思想内涵丰富,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时要凭借语言文字,深入理解思想内容,紧扣训练重点,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教学时可做以下设计: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的主要特点 《捞铁牛》是五年制六册教材第二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的训练重点是“练习给课文分段”,是小语教材中第一个明确出现的训练重点。它是五册教材“读懂自然段”的进一步拓展,又是“归纳段落大意”“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文章层次”的奠基性训练,还与“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断”“按一定顺序写”等训练要求有一定联系。教学本组教材应紧扣这一重点扎实训练,为中高年级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捞铁牛》作为第一篇讲读课文在本组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以前面的学习为起点,在课文理解中向学生渗透给课文分…  相似文献   

10.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付出许多的辛苦。在这里,我不想从理论的高度去阐述,只想丛一个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老师在备课时应该做好的几个细节方面谈一谈。一篇课文,第一个需要阅读的是教师。在学习一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和加深理解,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多方面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做好备课的各个细节,要相信,细节终能铸就完美。  相似文献   

11.
四年级第一学期,是五年制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开始。教师的教学,要从中年级以句和段的训练为重点转到高年级以篇的训练为重点上来,贯彻大纲对高年级篇章教学提出的要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段落和整篇课文的关系,并逐步注意抓表现中心思想的词句和段落,抓整篇课文的层次结构”,“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现行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每篇教读课文和课内自读课文的标题左下方都列有“学习重点”。大部份课文的“学习重点”列两条文字,少部份课文列三条。无疑,所列的学习重点都是要教会学生掌握的。教学时怎样落实一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呢? 首先,要从课文里找准“学习重点”。要找准,先要明确课文前所列的“学习重点”的条文与课文里相应内容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是:“学习重点”的条文是课文里相应内容(含表现手法等)的理性概括,课文里的相应内容(含表现手法等)则是“学习重点”的条文的感知材料。这样,就可得出从课文里找准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叙写战国时楚王侮辱齐国使臣晏子大夫,晏子凭自己的雄才辩智巧妙对付楚王而不辱使命的事例。课文编排在第二组教材里,是继《赤壁之战》的阅读课文,重点训练项目为“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侧重于读的训练。教学难点有二:由于晏子回答楚王的话比较含蓄,具有外交家的气度又不失礼节,故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晏子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一大难点;另外,学生刚学过段意连结法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还须进一步巩固并灵活运用,而课文中对话较多,段意简略,所以抓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备好课就是基础和前提。目前开展的“说课”活动,就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通过“说课”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教学效果会大有改观。“说课”,就是任课教师在备课时,向其他教师述说自己的备课内容和课堂设计情况。那么,“说课”应着重说哪些内容呢?一、说教学目的。教好一篇课文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说清这一点就会使教师不至于在讲课时无目的地讲。一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应是它的德育目的和知识要求的统一,双方不能脱离;同时还应注意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在讲…  相似文献   

15.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前面几篇课文也体现了训练的轨述从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提问,到根据课题质疑,并能在阅读课文中根据人物的表现提出心中的疑问。本课的教学重点则是学习抓住文中看似矛盾之处提问。由于有了前几课的学习,加上新教材从二年级起就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质疑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质疑方法,这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奠定了有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课文的5、6两小节时,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只提示学生注意课文中前后矛盾的地方。对于初学提问的学生来说,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上。解决问题则放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只重点解决“文中前后矛盾的地方”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长课文教学存在着两对矛盾:一、课文长与时间短的矛盾;二、短时间的教学与多方面训练学生能力的矛盾。前一问题是如何“大题小做”,后一问题是如何“小题大做”,一言以蔽之:即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教授一篇长课文而又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较多的训练。下面,以指导学生阅读《在沉痛悼念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17.
每个训练组都有各自的训练重点,但点点相通,大体上形成一个序列。教学中既要把握重点,还应当注意前后联系,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发挥知识的内在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第七册第六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基础是对课文主要内容准确完整的理解,所以在教学本组中的每篇课文时,需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第二组中“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第四组中“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等阅读基本功,通过语言文字逐步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要…  相似文献   

18.
《珊瑚》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含有水文、地质、生物、地理等多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所以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课文的知识重点突出,叙述也很有条理,这又为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学时,我们要抓住知识要点。抓住与知识要点相关联的词句,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获取知识,即“文中求知”。同时,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知识而影响了对课文词句的理解,教师可以介绍有关科学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即“知中求文”。  相似文献   

19.
1.抓关键词语和句子训练思维关键词语和句子是表达作者写作思路的重点,抓住课文的关键词、重点句,能起到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切实进行思维训练的作用。如《寒号鸟》一文中“得过且过”一词是贯穿于全文的关键词,紧紧抓住这一关键词语,可以进行这样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詹天佑》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最后一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与旧教材不同的是,这篇课文没有明确规定阅读训练的重点,是对学生小学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归纳。1.初读课文,抓住中心。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教学这篇课文时,可采用“提取中心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