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广英 《天中学刊》1999,14(6):112-113
一、人格与人格教育“人格”是一个应用极其广泛的概念。它的内涵较为丰富,往往因应用环境不同而产生差异。即使是在心理学与教育学领域,对人格这一概念的定义也是不同的。我们一般把人格和个性作为同一个概念加以理解,其含义是:由生理遗传与后天经验共同形成的,在适应整个环境的过程中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人格反映了人的最本质的特征,人与人之间最显著的差别就在于此。健全人格的内容包括:一是价值观。价值观就是对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做人应具有的基本精神的价值判断。道德价值判断是做人的基本标准。包括不损…  相似文献   

2.
人性假设问题与教育管理人道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性假设问题与教育管理人道化●葛新斌一、什么是“人性”与“人道”?所谓“人性”,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全部基本属性,它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所获得的人特有且共有的特征和属性的综合体”①。人性是人的多重属性的总和,它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等多...  相似文献   

3.
当代价值冲突的人文生态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只要有人存在,只要人愿意生活下去,价值冲突就在所难免.人是自在自为的存在物.人的这种自在自为性作为其优势,使它成了自己活动的发动者、承担者和责任者.这种优势不应成为滥用其权利破坏自然、人的自然和人的精神的理由,反倒应成为对其行为负责的根据.自由与责任具有不可去掉的必然关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诸多价值冲突,其最为深刻的根源就是做人的理念和做人的方式成了问题,从人性与文化即人文出发解读当代价值冲突是一种必需的维度,重建人文生态是消解当代价值冲突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陈小容 《中国德育》2006,1(3):50-56
通过对中国师生道德价值观总体特征、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现实评价等调查结果发现:(1)师生道德价值判断总体积极,道德现实评价趋于消极;(2)师生道德价值判断与道德现实评价严重错位,出现道德价值理想集中与道德现实评价分散的现象;(3)不同阶段教师、学生等的道德价值观基本没有显著差异; (4)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道德现实评价存在差异,高校学生与中学生、以及不同阶段师生的道德价值判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即人的需要,它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体,具有主体性、实践性、社会性、现实性的内在本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论述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为此,应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为理论基础,以个体的道德需要为出发点,分析德育时机的基本内涵和内在本质,从道德发展、道德认知、道德实践、社会关系方面阐述德育时机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论“人性”     
人性是什么?一般认为:人性,就是人类共同的属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笔者认为:这个基本的看法并没有摆脱抽象的人性论。尽管很多同志反复申述一个正确的观点:我们所说的人性,具有历史具体性。然而,什么是人性的历史具体性?单纯地说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是不能回答这个问题的。笔者的基本看法是:所谓人性,就是在人的实践性的基础上,高度统一的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实践性是人性之首要的和第一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才谈得上具体历史发展的人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也包含着人们价值观的革命。 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把礼义道德当成做人的根本,片面地把人的本质和价值完全归结为礼义道德,并错误地把礼义道德纲常当成凌驾于人之上的、永恒的必然法则,人必须绝对服从,只有按礼义道德纲常去做人,才能具有人的价值而成为人,这就是儒家的道德人格价值观。儒家的道德人格价值观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人格价值观,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为束缚人、压制人的工具,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打破这种旧的人格价值观,树立新的人格价值观。康有为作为中国的第一位资产阶级思想家,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为武器,对旧的儒家道德人格价值观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对于中国近代思  相似文献   

8.
人性论是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命题,古往今来许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人性论观点。通常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思想的提出总是基于一定的人性论,或善或恶,或白板说或多元素说。而一切教育思想在基于人性论的同时,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优质人性的形成,而所谓的优质人性即社会对人道德价值观的要求,教育就是促进主流价值人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生态价值观的兴起与教育的使命--对教育价值观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对教育价值观的普遍认识价值观即价值取向。它是主体对客体需要的关系在主体观念上的反映,也就是主体的价值判断。不同的主体,对客体需要的关系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观。[1]据此认为,教育价值观即是人对于教育活动满足其生存需要的关系,在人的观念上的反映。它既是关于教育问题的最基本的观点,也决定了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对教育方针的制定、对教育功能的选择和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在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学者们围绕教育价值观的问题始终争论不休。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一部分人认为,人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  相似文献   

10.
价值澄清模式是美国纽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路易斯·拉思斯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创建的.该模式认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与个人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指导个体的行为;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中,没有一种适合于任何人、任何情境的绝对的、不变的价值观[1].价值澄清的基本假设是: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不同的价值观相互冲突,个体对自我行动时的价值观认识不清.只要我们坚持"人性向善"的观念,相信每个个体在经由价值澄清的过程之后都能作出合适的道德选择.  相似文献   

11.
荣辱观一直是我们民族传统伦理中最基本的范畴,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荣与辱又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情感.知荣明耻,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做人的道德底线.何为道德底线?就是做人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或曰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和良知,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好与坏的分水岭.底线是临界点,是最低要求,是不可逾越和丢弃的.比如信仰、道德、良知、人格等.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这些东西,就没有了立身之本,就没有了精神支柱和灵魂.守住道德底线,是人们安身立命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人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性包括两个方面: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沈从文认为人性的美好状态应该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和谐统一。《边城》是沈从文表现理想人性的经典性作品。《边城》中的人性美体现在:人的生命的自然健康;人的品格的纯美高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融洽。《边城》中的人性美具有传统文化(儒道)的内涵。作品中的人性美不仅在当时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同时对于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今天依然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它所提供的理想人性范式是我们对人类未来永恒的憧憬。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继续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指教师接受培训和提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的反映 ,是对继续教育价值功用和行为取向的系统认识和基本看法。它是一种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在主体观念上的反映。它因客体 (培训的价值功用 )属性以及主体需要的不同而形成相对的价值观念。1 .教师继续教育价值观的形成。由于教师的培养 (培训 )同时与个人主体 (教师 )、群体主体 (学校 )、社会主体 (政府 )发生关系 ,具有个体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 ,即价值的多样性 ,不同主体对多样价值反映侧重不同 ,形成了价值观的多样性 ,…  相似文献   

14.
一谈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中的“价值”是属于哲学层面的普遍概念。价值是指事物(包括观念形态存在的精神客体)结构、功能、属性在人类社会系统中所具有或所获得的体现人类生命本质或有利于人类或个体生命存在发展的功能、属性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活动必定与外界物相互关联,那么就伴随着价值问题,这就决定了人在反复的与外界物相互联系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即价值观。简单地说,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综合。对价值观的理解,可以从三个层面:一从形式…  相似文献   

15.
道德进步是一个从一种外在要求变成人的内在需要的过程。源于自然威慑的道德、源于社会契约的道德和源于人的内在需要的道德标志着人类道德从外在要求变成人的内在需要这一过程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行为是否遵从既定的道德规范,取决于在他们的价值观天平上,作为道德观念根据的价值与行为本身所带来的价值的比值。社会的道德建设是一个在道德行为方面谋求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通过教化引导人的需要和人性的发展以及通过操作完善规章制度两个基本层面。  相似文献   

16.
刑事司法行为是法官依照法定审判程序行使司法审判权的活动,这一过程体现了法官对刑事案件进行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基本观念的选择,因此,道德为法官公正裁判提供了价值标准,是实现刑事司法行为公平正义的基础,也有利于刑事司法判决更符合人性要求。但是法治社会下法官不能以道德标准代替法律标准,应当注重把握刑事司法中道德影响的合理限度。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是一种教人如何做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人的德性和铸造人的灵魂的精神生产工程,其本体功能是培养人的德性.然而,在现实的道德教育实践中,道德教育表现出一些非道德性的思想和行为.还原道德教育的道德属性,是道德教育的本真归宿.  相似文献   

18.
<正>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之美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质,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拥有人性之美是一个人立于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在写作时,遇到“人性之美”主题,其实就是要具体讴歌爱国、感恩、坚强、宽容、奉献、担当、实干、敬业等优秀的个人品质。  相似文献   

19.
多数人认为,所谓人性就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一般认为,人性由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构成。所谓人的自然属性,就是指人在生物学、生理学方面的特点,即作为自然人的形态、本能等。这是学校教育难以改变的,多数情况下只能顺其自然,为其健康发展创造教育环境。人的社会属性,亦即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包括人的阶级性、人的能动性等。这方面正是学校教育可以大显身手之所在,也是学校教育塑造学生人性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一、人性为本的内涵人性为本是人本思想的一个延伸。人本思想强调的是人的发展,而人性为本强调的是做人思想工作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人性按我的理解应有两方面:一是人的本性,二是人的个性。所谓人的本性也就是人的自然属性,它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具有普遍性。所谓人的个性是指人在一定的成长环境及教育方式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个体的标志及原因。所谓以人性为本的原则也就是指在日常学生思想工作中,分析了解学生行为表现中的本性因素并给予尊重,把它作为思想教育的切入点,以求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