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立伟 《科协论坛》2006,21(10):16-16
福建省漳州市科协从1999年5月开始实施“村会协作”计划,发动和协同市、县两级学会组织与行政村、农户签订协作协议,指导农户依靠科技发展农业生产。至今年6月份,全市科协所属学会共有28个涉农学会与行政村签订协作协议,协作项目600多个,已完成协作项目400多个,直接经济效益达2亿多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安徽省来安县科协始终把“金桥工程”、“厂会(村会)协作”作为科协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品牌工作及实现经济增长、学(协)会实力增强双赢目标,树立科技社团良好社会形象的正确途径紧抓不放。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布置工作有金桥工程和厂会(村会)协作内容,检查指导工作有金桥工程和厂会(村会)协作情况,制订岗位责任制有金桥工程和厂会(村会)协作条款,评比表彰有金桥工程和厂会(村会)协作项目,总结工作有金桥工程和厂会(村会)协作结果。经过努力,共上报完成省级立项金桥工程项目33项、厂会(村会)协作项目8项。截止目前,共有10个项目、38名科技工作者、3个厂会协作项目受到省科协、省金桥工程领导小组的表彰,有力地促进了学会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使科普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金桥工程优秀组织单位4连冠,并先后荣获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农技协工作先进集体,省、市“三三一”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一是民办。永吉村坚持果业强村,建立水果技术协会,聘请县茶果学会专家授课5次,传授栽培优质果先进技术,加强对农户的技术交流和培训,抓好技术、资金、信息的“传、帮、带”工作。组织发动62名农民参加省农函大学玑5个村开展村会协作,编印农村科普资料9800份,开展技术研讨会一次,到农户田间技术指导126次,解决技术问题26个。  相似文献   

4.
刘春玉 《科协论坛》2005,20(6):29-29
近几年来,延安市科协及学会把“厂会协作”作为实施科教兴市、科技兴延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市科协和市经贸委加强协作和领导,出台件,在每年的市科协、经贸委工作会议上,统一安排布置,并分别由一名主管领导具体统筹协调这项工作。把全市32个学、协会进行分类,安排“村会协作”5家,“厂会协作”3家,还有“校会协作”、“区会协作”4家。  相似文献   

5.
廖建文 《科协论坛》2007,(11):19-19
一是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以“村会协作”为媒介,根据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结合地域特点和生产实际,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2003年以采举办各类培训班480期,培训农户达21000多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清流县龙津镇大路口村是“村会协作”源地。近几年来,村“两委”在继续抓好“村会协作”和科技兴村计划、科普惠农计划实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申,不断创新服务农民科技致富新机制。近期他们积极争取县委农办、县电信局等部门的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建成了全县首家农民电子科技阅览室。  相似文献   

7.
谢卫 《学会》2008,(11):41-43
<正>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教兴市"战略,充分发挥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湖州市科协以"千名专家结对服务农户"为契机,着力推进"村会协作"行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山东、江苏、福建、江西、四川五省的648个养猪户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不同垂直协作下,农户的清洁生产关键点及其对农户绩效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在不同的垂直协作下,农户的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行为之间均交互影响;②在市场交易下,农户清洁生产关键点有3个:疾病防疫、粪便及病死猪处理、饲料及添加剂的购买和使用;在参与生产合同、合作社下,农户清洁生产有2个关键点:疾病防疫、粪便及病死猪处理;③在两种情况下,疾病防疫环节的清洁生产行为均与农户利润呈正相关;粪便及病死猪处理环节的清洁生产行为均与利润呈负相关;饲料及添加剂的购买和使用在市场交易下与农户利润呈负相关,但是在生产合同、合作社下与农户利润呈正相关。这一结论对于厘清农户清洁生产的关键防控点,有针对性的对农户生产环节进行管控和优化,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垂直协作视角的农户清洁生产关键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瑞瑶  薛荦绮  周力 《资源科学》2014,36(3):612-619
本文以山东、江苏、福建、江西、四川五省的648个养猪户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不同垂直协作下,农户的清洁生产关键点及其对农户绩效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在不同的垂直协作下,农户的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行为之间均交互影响;②在市场交易下,农户清洁生产关键点有3个:疾病防疫、粪便及病死猪处理、饲料及添加剂的购买和使用;在参与生产合同、合作社下,农户清洁生产有2个关键点:疾病防疫、粪便及病死猪处理;③在两种情况下,疾病防疫环节的清洁生产行为均与农户利润呈正相关;粪便及病死猪处理环节的清洁生产行为均与利润呈负相关;饲料及添加剂的购买和使用在市场交易下与农户利润呈负相关,但是在生产合同、合作社下与农户利润呈正相关。这一结论对于厘清农户清洁生产的关键防控点,有针对性的对农户生产环节进行管控和优化,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邢辉 《科协论坛》2010,(5):13-14
浙江省宁波市"村会结对"工作自2008年的5月启动实施以来,市级21个学会、4所高校科协与26个村结对,县(市、区)75个学会与139村结对,按照市科协"村会结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村会结对"三方协议》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条主线,以强化农业基础、提升农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等为重点,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深入村庄、基地、农户,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农户调查的村域住房投资区位及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家君  祝英丽 《资源科学》2008,30(2):206-212
在河南省2109个乡镇级空间单元分层抽样基础上,选取了能代表不同类型的5个行政村580家农户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调查,从农户微观个体视角对比分析了在村域内部农户对住房资源投资的区位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在广大农区,农户对住房资源的投资区位目前仍以老宅为主;农户经济实力及其变化对住房的建造与修缮有着决定性影响;农户选择宅基地资源的空间有限,这与农户的家庭收入、家庭成员结构、传统思想、投资观念、周围环境、农村宅基地制度等密切有关;农户原有住宅偏小、家庭小型化是农户住房资源投资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农区的农户对住房投资区位有向村庄边缘和交通线迁移的趋势。不同环境条件下农户对住房资源投资区位的差异,可以为村域发展规划与整理,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军波  喻超  戈大专  陈建华 《资源科学》2019,41(9):1690-1702
不同地理环境下农户致贫因素的多尺度探索,对揭示乡村贫困成因规律、提升减贫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分层线性模型和多维贫困数据,从户-村-县三级尺度研究了河南省及其平原、丘陵、山地3种地理环境下农户致贫因素的尺度差异及机理比较。结果表明:①河南省农户致贫因素存在显著的尺度差异特征,农户尺度总体上解释了82.0%的农户致贫方差变异,村和县尺度分别为10.6%和7.4%。平原、丘陵、山地地区农户尺度的致贫方差变异占比分别为85.4%、89.7%和74.7%,村域尺度分别为14.6%、10.3%和25.3%,表明不同地理环境下农户的主要致贫因素均聚集在农户尺度,村级尺度对农户致贫也有一定的作用,而县级尺度因素影响相对较小。②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农户致贫因素显著不同。未成年抚养负担、种植业收入占比高和转移性收入依赖是贫困农户的主要致贫因素,其中平原地区的直接致贫因素是较高医疗支出及未成年人抚养负担,而种植业收入依赖是丘陵和山地地区的关键致贫因素。③县域地形地貌条件及涉农投资是农户致贫的宏观背景,传统农业种植收入依赖及较重的家庭负担是农户致贫的个体因素,村平均高程及人均耕地规模加剧了个体因素的致贫作用。区域减贫政策制定不但要强调县域尺度的区域差异性,更须重视农户及村域尺度的微观特征,发挥农户脱贫主体地位,完善农户需求导向的减贫政策体系,提升减贫政策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13.
村会合作 村兴民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西华 《学会》2002,(1):34-36
近几年来,河南省的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一种科学的经营开发模式--村会合作,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基层科协组织与行业技术协会与农村的生产实行协作,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生产的科学发展与经济的大幅度提高.近来,作者在一些实施村会协作的地区进行了调查,深深地体会到这种模式的强大的生命力,看到了基层科协组织在农业生产上的新的作为.  相似文献   

14.
农地流转按照组织主体的差异可以划分为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流转两种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流转模式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对于指导中国农地流转模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省四个县的农户调研数据,实证考察了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两种类型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相对于自发流转的农户和未流转农户,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劳动力、全要素等农业生产效率;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在农地经营规模、合约稳定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效率。计量研究发现,村集体组织下农户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和农业生产人力资本投资的比例明显较高,成为提高转入户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作用机制。然而,本文并未证实农地自发流转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影响,可能原因是自发流转的小规模和较短的流转期限不利于农户规模经营和长期生产投资,因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绩效。政策启示是,要有效地发挥村集体对农户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引导作用,通过优化转入户土地流转规模、农业生产投资和种植业结构以最大化农户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肖富群 《软科学》2010,24(6):101-105
利用广西418个农户的问卷调查资料,探讨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问题.研究发现:人力资本能明显影响到农户收入,而且不同的人力资本要素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具有差异性,表现出明显的次序性特征.随着农户收入层次由低向高提升,数量性的、低水平的人力资本要素的经济作用会逐渐降低,质量性的、高水平的人力资本要素的经济作用会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罗桂香 《科协论坛》2006,21(10):46-46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农业种植协会是由永清县科协直接组织筹建,并以合作形式共同经营管理,是采取以会养会、面对农村农民低价有偿服务,兼有科技普及推广职能的专业技术组织。协会建成后,立即深入农村、田间地头为农业发展“把脉”。两年多来,他们先后为种植户检测土样10000多份,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40000多亩,覆盖了全县14个乡镇、300多个村街、8000多农户。目前,协会已建立了由24名农业专家科技人员组成的专兼职服务队伍,并发展会员近500人。  相似文献   

17.
土地整治中农民居住方式变化的生态环境行为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会广  李浩华  张耀宇  邹伟 《资源科学》2013,35(10):2067-2074
土地整治带来了农民由分散到集中的居住方式变化,由此也对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本文基于南京市高淳县、溧水县以及六合区18个村183个农户的调研数据,分集中居住(10个村,101个农户样本)与分散居住(8个村,82个农户样本)两个组,并运用描述性分析、对比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对集中居住区与分散居住区农民生态环境行为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 土地整治中农民居住集中化,与此同时其生活方式、生态环境行为方式也出现了与分散居住区农民显著不同的变化.集中居住区农户与分散居住区农户相比,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置方式、能源及户厕使用种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集中居住区农户生活废物废水的处理方式得到好转,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因下水管网建设不完善或缺少处理设施,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大多集中后外排,这种排污模式对社区外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使农民生活排污的外部性影响由社区内转变为社区外.这对今后改进土地整治工作而言,必须考虑到农民居住方式变化的生态环境行为效应.在相应评估基础上的土地整治才能处理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之间的关系,对三生空间格局的优化才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区农户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娟  舒晓波  于秀波 《资源科学》2010,32(4):776-781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不同,农户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影响因子和原因缺少系统的了解和分析.本文采用调查问卷,对湖区3个县12个村的310户农户的基本信息、农业生产、渔业捕捞、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作深入了解,重点调查鄱阳湖区湿地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水质净化和水产品等服务,并利用SPSS进行二元logit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鄱阳湖区农户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认知最充分的是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和水产品;②不同调查区的农户,对在旅游休闲、纤维和燃料、水产品和植物产品等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的认知存在差异;③性别、年龄、职业和总收入是影响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认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从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农户的期望收益及退出后的风险预期两个方面对宅基地退出行为进行分析,构建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分析框架,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农民宅基地退出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建立自愿、有偿的宅基地退出制度提供借鉴。研究结果显示:1农户的年龄、兼业时间、家庭年均收入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宅基地块数对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负向显著影响;2期望收益的影响因素中,补偿金能够全部兑现,会促进农户做出退出宅基地的行为;农户认为补偿合理会推动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宅基地退出后村集体获得的收益比重更小、农户获得的收益比重更大,会推动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3风险预期因素中,退出宅基地后房屋面积减少,农户宅基地的财产性收入功能消失,面临着房屋价值降低的风险,阻碍了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生活成本增加、宅基地退出后工作变得更不稳定,会抑制农户做出退出宅基地的行为。因此:宅基地退出过程中,补偿金能够全部兑现、补偿越合理、期望收益越高,将促进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宅基地退出后面临的风险越高,将阻碍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所以,政府在制定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农户宅基地退出过程中的期望收益和退出后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张婷  张安录  邓松林 《资源科学》2016,38(8):1503-1514
从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农户的期望收益及退出后的风险预期两个方面对宅基地退出行为进行分析,构建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分析框架,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农民宅基地退出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建立自愿、有偿的宅基地退出制度提供借鉴。研究结果显示:①农户的年龄、兼业时间、家庭年均收入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宅基地块数对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负向显著影响;②期望收益的影响因素中,补偿金能够全部兑现,会促进农户做出退出宅基地的行为;农户认为补偿合理会推动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宅基地退出后村集体获得的收益比重更小、农户获得的收益比重更大,会推动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③风险预期因素中,退出宅基地后房屋面积减少,农户宅基地的财产性收入功能消失,面临着房屋价值降低的风险,阻碍了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生活成本增加、宅基地退出后工作变得更不稳定,会抑制农户做出退出宅基地的行为。因此:宅基地退出过程中,补偿金能够全部兑现、补偿越合理、期望收益越高,将促进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宅基地退出后面临的风险越高,将阻碍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所以,政府在制定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农户宅基地退出过程中的期望收益和退出后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